【建院65周年•科室风采展】青大附院中西医结合科

健康   2024-11-14 17:11   青海  

【编者按】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根基,是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学科的建设发展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惠及人民健康的核心所在。一直以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科学规划、明确方向、重点突破,走出了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更好地护佑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此,在青大附院建院65周年到来之际,医院宣传部将在医院微信公众平台开设“附院65周年科室风采展”专栏,让广大患者更便捷、全面地了解医院各学科团队。

科室简介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成立于1978年,2009年被青海省卫生健康委挂牌为“中西医结合科”,2019年获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是青海省重点中医脾胃病专科。科室设床位51张。现有医师17人,护士21人,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4名;具有博士学位者2名、硕士学位者12名,国家中医临床优秀人才2名,教育部中西医结合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国家中医药青年创新人才1名,青海省名中医2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名,拔尖人才2名,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名,教学名师1名。

中西医结合科多年来秉承“中医为体,西医为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中医辨证论治”的理念,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中西医综合治疗“消化、心肺、肿瘤、治未病”为主的特色学科。现有床位51张,年均门诊量2万余人次,年均收治患者量1600余人次。团队承担教学、科研课题共20余项,开展三新技术20余项,获得科技成果7项,撰写专著及教材类著作11部,获得专利2项。

学科建设及诊疗特色


特色一: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为青海省特色中医脾胃专科,多年来对胃癌前病变、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慢性腹泻、反流性食管炎、溃疡性结肠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运用中医特色综合疗法治疗,效果确切(如慢萎颗粒、调气降脂方等)。

●中药口服、灌肠治疗肠梗阻、胃肠术后并发症。



特色二: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倡导“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理念,对冠心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缺血性脑病、脑梗塞、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好临床疗效(流感1号方、2号方;活血化浊方;咳喘合剂等)。



特色三: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运用中医药配合放、化疗治疗各种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肿瘤患者放化疗的骨髓抑制,减毒增效,预防肿瘤的复发转移(中药益气合剂等)。

●运用中药内服及外用联合治疗癌痛,减轻吗啡类镇痛剂的服用量及副作用(如益气养阴通腑方防治吗啡类镇痛药引起的便秘)。

●晚期肿瘤应用中医药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尤其是缓解期的特色中医疗法,对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复发具有良好的效果。



特色四: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针对亚健康人群,制定个体化的养生及防治方法。

●针对各种慢性疾病,结合每个人自身体质特点,制定中医综合调养,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妇科慢性疾病: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附件炎、不孕不育症、肥胖症、更年期综合症、面部色斑等:中药内服与外治。

●针对小儿免疫力低下、慢性咳嗽、慢性鼻炎、脾胃失调等中医药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中西医结合科专家简介





01
杨如意 主任医师 教授

杨如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海省名中医,青海大学教学名师。倡导"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理念,针药并用,开展三新技术多项,主持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专著及参编著作11部。

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青海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青海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中医药防治脾胃、心肺、妇儿疾病、肿瘤及疑难杂症。




02
曹昌霞  主任医师 教授

曹昌霞: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教研室副主任,医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四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青海省名中医。

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理事、青海省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脾胃学说应用与创新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全科医学与养生分会常务委员、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持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专著及参编著作3部。

专业特长: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妇儿疾病多种疑难杂病。




03
郭占芳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郭占芳: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副教授。主持完成课题2项,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完成三新10余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跟师全国名中医朴炳奎教授。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会员、中国肿瘤传统医学专委会委员、青海省抗癌协会委员、青海省中医药协会委员、青海省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青海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家族性遗传肿瘤专委会会员。

专业特长:中医药治疗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亚健康疾病。



04
孙兆 主任医师


孙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副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年,曾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学习,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课题1项,完成三新10余项,参与编撰专著一部,现任肿瘤传统医学专委会会员,CSCO会员,青海省抗癌协会会员,青海省中医学会会员。

专业特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系统疾病,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肿瘤等疾病。



05
刘永萍 主任医师

刘永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九三学社社员,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副教授,现为青海省癌康康复协会特约专家,九三学社医学专家库成员。

主持及参与课题20余项,完成三新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撰专著二部,现任肿瘤传统医学专委会会员,CSCO会员,青海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分会会员,青海省中医学会委员。多年来从事中西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不断钻研中医理论知识并结合临床经验诊治,融会众家,用四诊合一辨别病症。

 专业特长:针灸,应运五行学说,开展五色、五音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诊治脾胃,肿瘤,神经,妇儿科等系统疾病。




06
徐海珍:中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徐海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中医学博士,青海省拔尖人才。参与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0余年。主持课题1项,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多项,完成三新10余项,参与编撰专著一部,现任肿瘤传统医学专委会会员,CSCO会员,青海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委员,青海省中医学会会员,青海省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委员代表。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  

专业特长:常见内科系统病证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尤其擅长脾胃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及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对身心疾病也有涉猎。




07
赵文玲 副主任医师

赵文玲,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15年余,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及参与科研、三新项目多项。现任青海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委员、青海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委员会委员、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脾胃消化委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系统疾病。

专业特长:中医治疗各种结节类疾病、内分泌、脾胃、呼吸、心血管等系统疾病。




08
王君  副主任医师

王君: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12年。精研中医经典并灵活运用于临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及参与课题多项,国内核心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专业特长:擅长呼吸、消化、心脑血管、肿瘤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09
张长荣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张长荣: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青海省拔尖人才。中医学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广东省名中医刘凤斌教授,并先后跟随国医大师伍炳彩、全国名老中医姚梅龄学习。深研伤寒论,熟读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主张“寒温一统”。

专业特长:擅长以纯中医手段高效退热、高效治愈外感病为特色,并擅长脾胃病、儿科常见病、妇科常见病。


中西医结合科特色诊疗设备
01
经络检测仪

中医经络检测仪:将人体经穴物理、生物电指数等信息通过感应采集器采集、计算、量化,在通过处理器传至电脑数据库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归纳与分类。将结果以数字、图形、报告的形式、返回检测端,从而检测出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状态。

02
铺灸

铺灸是在督脉穴位上隔姜施灸,通过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和姜的药性作用刺激穴位,达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等作用的疗法。

适应症:

各种虚寒性疾病和慢性病。

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风湿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

阳虚体质、免疫力低下、疲劳综合症等。


03
葫芦灸

葫芦灸:又名“福禄灸”。

葫芦灸,是一种温热中医外治疗法,其独特的外形结构使得艾温循环,以纯阳灸力,引火入元,通过葫芦灸的热效应把艾灸的能量散发出来,从而改善人体各系统功能,再利用艾的气化后的高密度能量聚于要调理的病灶部位,药乘艾之功,艾借药之效,达到调和人体阴阳平衡。

适应症:

坤灸:妇科及胃肠道疾病、女性痛经、宫寒、宫颈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胃炎、便秘、腹泻等

经脉灸: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等风湿病及骨关节病。

04
脐箱灸

脐箱灸,又称脐疗:通过在肚脐(中医称为神阙穴)上放置药物,并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适应症:

脐灸可增强脾胃机能,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满、呕吐、泄泻等。脐灸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具有补脾肾,益精气,抗老驻颜之功。用于虚劳诸疾,神经衰弱和预防保健,回春延年。


05
莲花座箱灸

莲花座箱灸是通过特制的莲花座箱装置,将艾绒等灸材燃烧产生的温热效应作用于人体特定穴位或部位,以达到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调理气血等目的。



适应症:

多种因寒湿、气滞血瘀等引起的疾病和不适症状。如痛经、月经不调、妇科疾病、腰肌劳损等等。

对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等也有显著效果。


06
火龙罐

火龙罐综合灸技术手法结合揉、碾、推、按、点、摇、闪、震、熨、烫十种手法兼以艾灸的近红外光辐射的电磁波和光电作用,完全避免了刮痧及负压走罐的疼痛感,以及传统火罐造成血淤栓塞的负作用,即刮即化即消,几乎无痛的一种治疗性和舒适性并存,且无副作用的新疗法。

适应症:

1、脊柱软伤类病症,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

2、腰背部肌肉损伤,如:上背痛,急性腰扭伤,局部肌肉拉伤

3、胃肠类疾病,如:便秘,便溏,腹胀,消化不良。

4、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

5、中医的风,寒,湿所致的痹症。

6、外伤骨折后的水肿,中风后遗症,糖尿病微循环障碍所致的酸、 麻、胀、痛。

火龙罐临床运用特点:  01面部温灸、02肩颈滋养、03背部调理、04脏腑排毒、05腰骶补肾、06整体康养


07
水罐

中药竹罐起源历史悠久,该疗法将竹子制成竹罐作为给药工具,利用竹子本身清热解毒、散风除湿的功效,与配方药物合力以达到最佳疗效。并通过高温、高压使药液充分注入、贮于竹罐体;利用拔罐时产生的负压,使药液有效渗入人体,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技术。

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的痛症(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炎等);

2.肢体功能障碍病症(中风偏瘫、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挫伤引起的行动不便等);

3.胃肠功能性病症(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

4.女性宫寒性病症(原发性痛经、月经不调等);

5.亚健康调理。


08
耳部铜砭刮痧

耳部铜砭刮痧: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及耳部全息生物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铜砭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耳部及其周围进行刮痧,疏通脏腑经络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实现治疗目的。 

适应症:失眠、便秘、头晕、痛证、神经衰弱等;


09
手部三角雀刮痧

手部刮痧疗法是借助特制器具,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相应的手法在手部进行刮拭,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法。

功效

【调行气血,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内病外治】

【清除营养吸收障碍,调整胃肠功能,改善营养吸收功能】

【排毒解毒,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自愈力】

手掌刮痧: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手部疲劳和肌肉酸痛。

手背刮痧:促进手部经络的畅通和血液循环。

手指刮痧:缓解手部关节周围的不适,促进手指 的灵活性和血液循环。

应用范围

化疗患者因化疗药沉积末梢导致的手部麻木          

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的手部肿胀疼痛晨僵

改善颈椎病等导致双手麻木


10
拨筋

棍针拨筋疗法是使用一种设计巧妙 、省时省力,用于推拨病筋的组合型棍针,对骨骼肌、筋膜等骨骼附着处结缔组织的松解术,以达到以痛为腧,以外治内,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

作用:

疏通经络、软筋散结、活血化 ,促进血液循环、除湿逐寒、通利关节

适应症:

头部:头晕、头痛、颈椎病、面神经疾病 

胸腹:胸腹肌疼痛、乳腺增生、胃痛 

腰背:坐骨神经痛、腰背痛、慢性盆腔痛 

四肢:偏瘫病 、肘、膝关节炎、肌无力、肩 周炎、四肢伤口辅助治疗


11
中药熏蒸(熏蒸床)

中药熏蒸治疗体系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内病外治,由表透里,舒筋通络,发汗而不伤营卫的一种中医外治治疗体系。

适应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脊柱炎、骨关节疼痛、骨刺引起的疼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急慢性软骨组织损伤、骨伤后期功能恢复等方面。



12
中药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将膏药或用各种液体调和药末而成的糊状制剂,直接贴敷于穴位上,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功效: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健脾和胃,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

青大附院中医科特色穴位贴敷的应用

1、咳喘贴:用于咳嗽、上呼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阻肺等。

2、小儿咳喘贴:用于小儿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

3、便秘贴:用于便秘、腹胀等。

4、健脾贴:用于脾胃虚弱、厌食、食积等。

5、祛湿贴: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风寒感冒等痰湿体质者。

6、止吐贴:用于呕吐患者。

7、补肾贴:用于肾虚、慢性肾病、腰酸的患者。

8、失眠安神贴:用于失眠患者。

9、止汗贴:用于各种汗证,如盗汗、自汗、更年期综合征出汗等。

10、止痛贴:用于各种骨科疼痛、关节痛、腰腿痛等。

11、鼻炎贴:用于过敏性鼻炎、体虚易感冒等。

12、减肥贴:用于肥胖患者。

13、中暑贴:用于痧证患者。

14、暖宫贴:用于宫寒、痛经、月经失调、闭经、产后体虚等。

15、水肿贴:各种疾病的消肿、胸腹水等



13
耳穴压丸治疗


【什么是耳穴压豆】

通过将药豆或中药王不留行籽贴在耳穴处,然后给予适当的揉、按、捏、压的刺激,以达到治疗目的。

【耳穴压豆适应症】

治疗范围遍及人体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等,如下:

1、多种疼痛性疾病

(1)外伤性疼痛:扭伤、控伤等等;

(2)神经性疼痛:头痛、偏头痛、三双神经痛等。

2 多种炎症性疼痛

急性结膜炎、腮腺炎、乳腺炎、阑尾炎等。

3、过敏反应疾病及皮肤组织疾病

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味喘等.

4、内分逆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单纯性甲状腺肿,急性甲状腺炎,肥胖症等。

5、功能性疾病

眩晕症、高血压、月经不调,内分泌素乱等。

6、多种慢性疾病

腰腿疼,肩颈疼、肩周炎、慢性胃炎等。

传染性疾病

流感、百日咳等等

7、其他

晕车,晕船、美容、减肥、抗衰老等。



供稿:中西医结合科

编辑:郭占昊

审核:高晓伟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为公众展现医院动态、医疗信息、健康知识,提供预约挂号、在线支付、就医指南、检查单查寻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