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初,邓小平复出恢复职务,江青对此是怎样的态度呢
文摘
历史
2024-11-01 19:55
云南
写这种题材的文章,我向来是很谨慎,尽量的克制自己不去做主观的评价,而是以各种不同的资料作为引子,引出历史内容。至于山的全貌,那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了,不同文化学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从各自的角度出发,看到的风景也是截然不同的。杨银禄,是江青的第二任秘书,1968年1月,她的第一任秘书阎长贵,被其以“坐探”的名义送去了秦城监狱后,杨银禄也正式成为了江青的第二任秘书。这篇文章,我们就从杨银禄的角度,回到70年代初,去看看当时邓公即将复出时,江青是个什么态度。
1972年的8月22号,江青来到了广州,住在广州的珠岛宾馆,她这次来广州是为了会见一名叫维特克的美国女作家。这个女作家的全名叫洛克珊·维特克,当时是美国纽约州宾翰顿大学的副教授,她于1972年7月19日来到中国,一直待到9月1号才回去,她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访问一些中国妇女革命方面的历史。8月25号下午的四点整,江青约见了维特克夫人,两人在广州郊区老虎洞的一栋别墅会谈,这栋别墅还是原来林彪的。两人的会谈从25日开始,一直谈了七天,总计会谈了六十多个小时。这次广州之行,作为秘书的杨银禄也一同前往,会谈期间,有一天,江青找来杨银禄,扔给他一份文件,要他仔细看。
杨银禄拿起文件仔细翻阅,这原来是邓小平于8月3号写给伟人的一封信。信里有伟人作出的批示,内容有些长,概括起来大致是这么两点:2、当年也有战功,进入北京后,也是做过一些好事的。“我今天违反了保密纪律,叫你看了这样重要的文件。让你看,主要是想听听你对主席批示的看法,你说说”
这个实在是为难杨银禄了,设身处地的想想,倘若换作是你,哪敢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伟人的批示已经明明白白的表明了态度,这已经意味着邓公是要复出了。杨银禄起初表示自己怕说错了,不敢发表言论,这话自然惹来了领导的不悦,她既然让你看了,自然是想听听杨银禄的看法。果然,江青呵斥他,让他不要胆子小,即使说错了也不会定什么罪 。事已至此,杨银禄这才在脑子里整理了一下逻辑思绪,简短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邓小平同志要复出工作了。我们来看看江青是怎么回复的,她的回复其实也摆出了自己对这事的一个态度:无奈。“我看主席已经下定了决心,要重新使用他......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有服从了,下级服从上级嘛”
由这句话其实就可以看出,对于邓公的复出,江青阻止不了,更多的是剩下无奈。
1973年的2月,组织上正式通知了邓公,让他一家人回北京开展工作。对于邓公复出后重新主持工作,1973年3月,江青同杨银禄的谈话当中,不仅显示出“无奈”,还夹杂着一丝对未来的“惶恐”吧。“(他)官复原职呀!以后还不知道怎么使用呢!我了解(伟人),疑则不用,用则不疑,将来很有可能叫他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
对于她的这个态度,我就不做个人的主观评价了,毕竟我没接触也没经历过,我们就来看看杨银禄本人当时的看法吧。“从她的表情和语调,她口头上拥护决定,但是,从她的骨子里很不愿意邓小平出来工作,很害怕他出来工作,表里很不一致。”
随后不久,邓公恢复了副总理的职务,江青也难以再掩饰内心的情绪,用杨银禄的话来形容,就是变得越发的不高兴,也显得烦躁不安。邓公恢复职务后不久,江青把他叫到了钓鱼台11号楼,这是江青的住处,也是她工作的地方。她之所以把邓公叫过来,其实就是为了敲打,根据杨银禄的记述,当时既没有把邓公请到办公室,也没有把他安排在客厅。只是让他待在门厅,也没有说让他坐下什么的。邓公就这么一直站着,江青就坐在椅子上,说话的内容大意是让他要不计前嫌,一边工作一边改造错误。两人的对话时间很短,末了,邓公表示,感谢江青同志的提醒,两人之间的对话也结束了。从杨银禄先生的描述来看,仅我个人而言,对于邓公的复出,江青的态度变化大致上是这样的:无奈—不安—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