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先知:戚本禹回忆录里面,存在着这些不实的内容

文摘   历史   2024-10-26 23:05   云南  

戚本禹的回忆录出版没多久,逄先知等人就他的回忆录,特意举办了一次座谈会。这次座谈会的目的,就是针对书里的一些不实之处,进行商讨。参与这次座谈会的人,有逄先知、吕澄、沈栋年、王象乾、李公绰等人,大多都是曾经在秘书室和戚本禹共事过的人。
其中,李公绰因为年龄大了,身体不好,这次座谈会,他就没有到现场,而是以电话的形式进行参与。
这篇文章我就和你聊聊,戚本禹为伟人读报、摘报的来龙去脉。

在读报组工作

戚本禹曾在田家英所管理的秘书室,当过一段时间的见习秘书,逄先知是1950年3月2号进入秘书室的,参与座谈会的其他几个主要人员,进入秘书室的时间如下:

吕澄,1949年8月9日。

沈栋年,1950年5月6日。

王象乾,1950年3月2日。

李公绰,1949年5月。

其中,李公绰是几个人当中最早进入秘书室的人,也是第一个在田家英身边工作,帮他处理群众来信的人,资历也是最老的一个。

在几个老人看来,戚本禹的书里存在着一些不实之处,而他之所以会这么记述,其目的是自吹自擂,为自己叫屈。简单的说来,戚本禹之所以会写回忆录,就一个目的:自己如何能干,同事们如何不行,为自己叫屈翻案。

几个老人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在还原事实真相的时候,也不只是凭借着自己的记忆,而是对照着一些档案材料,很多事都是有迹可循,有资料可查的,以此以正视听,就更具有说服性。

1950年的5月份,秘书室的工作主要分为两个组开展,一个是信访组,另外一个是读报组。

信访组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处理从各地寄来的群众信件,田家英也是主要在抓这个组的工作;读报组的工作,顾名思义,就是读报摘报,然后把自己所摘取的报纸内容送呈领导批阅。

戚本禹刚到秘书室工作的时候,被分配在读报组,组长是吕澄,组员有韩瑞定、戚本禹、张冠俦、马芷荪、逄先知等人。这读报组的成员们,除了戚本禹和逄先知两个人之外,其余人都是大学生。这大学生在当时那个教育匮乏的年代,是真正的人中龙凤了。

为了解每个省的情况,因此,每个省份的主要报纸都订阅了一份,然后按照地区分发给组员。每个组员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看分给自己的报纸,一般一个人会分到两到三个省份的报纸。

组员们把当天报纸中的重要内容摘抄出来,再交给组长吕澄汇总。

当时,彭达彰负责分管读报组,可以说是吕澄的直属领导,吕澄每天都会把组员们汇总过来的读报摘要,经过整理后再送呈彭达彰;最后,由彭达彰进行选择、汇总、整理、定稿后,形成一份《读报摘要》,再由王象乾打字出来后,送呈伟人。

这是读报组每天的一个基本工作流程。

戚本禹当时只是读报组里的一个普通组员,在其回忆录里,专门用了一个章节的内容,对自己在读报组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不过,这些内容描写,在吕澄这些知情人看来,就是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了。

大家读到戚所说的这些,觉得十分可笑,戚本禹竟能如此厚着脸皮说谎话,编故事,把自己吹到天上,把别人贬得一钱不值。

那么,我们来看看戚本禹在书里是怎么描写的。

在回忆录里,戚本禹记述自己当时在读报组,被分到的地区是华北,主要是阅读和摘录《石家庄日报》、《河北日报》、《山西日报》。

我这个中学生搞的报告,划圈最多,有的还批示转发下去,而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搞出的东西(伟人)看也不看。这个情形引起了副主任彭达彰的注意,田家英开始重视我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而且,更让他们奇怪的是,不光是这类重要事我送上去就划圈,而且别人送上去的一些名人轶事(伟人)不看,而我送上去的一些趣闻、轶事,却又喜欢看。田家英也奇怪,说我运气怎么这么好啊。他真没搞明白其中的道理,干脆我送的东西都不压,立即送上去。

吕澄、逄先知当时都是读报组的人,在他们这些当事人看来,戚本禹书里的这些内容,就是编故事,把别人贬得一文不值。

书里把读报组的工作描述成,就他一个人能干事,其他人都是吃干饭的。

而且,吕澄、逄先知表示,报送上去的《读报摘要》都不会退回,即使领导对他们的内容有什么批示,他们也是从来没见到过的。

工 作 调 动

在戚本禹的书里,有这么一段描述:

当我看到《山西日报》上一篇关于山西省农民合作化的报道后,就把它送给(伟人)了。这篇报道划得满篇都黑了。这份报纸应该不会销毁的,虽然没批话,但满篇有划道,有划圈,要能找出来,那就是一份很重要、很珍贵的历史文件。

书里的这段内容,说的是直接把报纸送了上去,但这在王象乾等人看来,是完全和当时的事实不符,也和当时的工作流程不符。

王象乾,当时主管打字和文件的收发工作,一切上报的文件材料,和伟人批下来的材料,都要经过他的手。王象乾把汇总定稿后的《读报摘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出来后,送给伟人,是不会直接送报纸的。

读报组所办理的《读报摘要》,寿命只有几个月,就直接被伟人给叫停了。这《读报摘要》被叫停,意味着读报组每天就没有必要,在读报做摘要了。

而至于被叫停的原因很简单,读报组弄的《读报摘要》并没有满足领导的要求,最后,领导还是得自己看报纸,那这《读报摘要》也就没有必要在搞了。

这《读报摘要》不搞了,秘书室的“读报组”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在逄先知、吕澄等人的记忆里,宣布撤销读报组的那天,他们印象十分深刻。

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场自信上的打击,工作没搞好,导致“项目组”被撤销,于谁而言,都是职场上的一次挫折,一次大跟头。

师哲,当时是秘书室的主任,他宣布撤销读报组这个决定的时候,言语上就很不客气了,甚至显得有些尖锐。

我本来以为你们是钢筋水泥,实际是火柴杆,撑不起来!

这个“你们”里面,自然也包括戚本禹在内。

而这也是戚本禹对于读报组被撤销这事,讳莫如深,不愿在书里说实话的原因。

我们来看看戚本禹在书里,是怎么描述读报组被撤销的原因。

新华社知道了(伟人)经常要看报摘,就说他们掌握的情况更多、更全面,应该由他们来搞报摘。彭达彰一听就说,那好啊,你们能弄那最好了。我们人手不够,你们弄了,我们给你们送。这之后就诞生了新华社的《内部参考》,秘书室读报的工作就停下来了。

其他的我不知道,也不敢多言,但就这一段内容,当我读到的时候,首先的反映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这个《内部参考》的创办来由,我还是知晓一二的,和《读报摘要》的停办,完全是没关联的两码事。

“内参”的作用,从创办那天开始,其立意和目的,和《读报摘要》就是两码事,两者的功能就不同。

《读报摘要》只是呈给伟人看的,而“内参”是省部级领导及其以上,都可以查阅,其功能也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报纸摘要”。

所以,当我看到戚本禹把两本不同功能和性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心里的天平,就开始倾向于逄先知等人了。而为何他要在书里,避开读报组被撤销的真实原因呢?

逄先知等人的解释,我个人而言,也是赞同的。

如果实话实说,他吹的那些牛皮就会炸开了。

结 束 语

有过写日记经验的朋友,就知道日记里记述的东西,其实水分很大,并不都是真实可信的。毕竟,谁能真正坦然面对,内心里那个略显肮脏丑陋的另一面呢。

我后来之所以不写日记了,就是因为,既然都不能,和不敢面对自己黑暗的另一面,在日记里还要刻意地美化一下,那这日记真没存在的必要了。如果,我只是说如果,倘若戚本禹先生的回忆录,真如逄先知等人所言如是。

一方面,我对此表示理解,就把这回忆录当作日记来看,一个道理;另一方面,我写日记,蒙蔽的只是自己,而回忆录,特别是如戚本禹先生,身上有着一个时代烙印的历史人物,那就显得有些不负责了。

然而,这历史不就是这样,像雾像雨又像风,真是有趣。

贱议你读史
八零后老腊肉为你说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