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的无名墓碑,刻有24个字

文摘   历史   2024-10-31 20:57   云南  

李先念是一名多面手,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不管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他都游刃有余,是一个难得的帅才。
1992年的6月21日,83岁的李先念病逝,国家失去了一个国士无双的人才。
他病逝之前,对自己的身后事做了简单的两个安排。

01

无名墓碑

李先念的部分骨灰被安葬在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里面,他的墓碑上面没有刻上自己的名字,也没有留下自己这一生的介绍。这一方尺寸不大的墓碑之上,只刻有这么24个字:

先天下之忧而忧,与天地同在,念人间之乐而乐,共日月齐光。

对于老一辈人的家国情怀,每每触及的时候,我总是不由得佩服,以至于感动得难以自制。他们是真的做到了“大公无私”,这四个字写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真的很难很难。

出生于湖北黄安一个贫苦农人家庭的李先念,在大革命失败之后,他就坚定的选择加入了党。在战争年代,李先念将自己的军事才华尽情的挥洒在战场上,建国之后,他长期担任副总理职务,一干就是26年。

他分管的工作主要涉及财政、金融和贸易这三个方面,对于当时百废俱兴,尤其是在经济领域,更是一片废墟的情况下,能干好这份工作的人,能力必定是很强的。李先念用了26年的时间,给我国的经济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

具体说来,他为确立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结构体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独立”,甭说是在那个年代了,即使是在当下,仍旧有不少国家的经济体系和结构,仍旧没有完完全全的做到“独立自主”。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李先念的功劳更是难以磨灭,他不仅看到了未来几十年中国和世界发展的轮廓,而且更看到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必定会滋生的腐败行为。

说实话,之前我对李先念的了解程度,仅仅局限于名字而已。最近一段时间,我无意中翻阅到讲述和他有关的一些书籍,越读越难以自拔,越深入品读下去,我越是佩服。一直都想好好找个点来写,但苦于了解得还是太片面,等我了解深入后,再开文来写。

1983年,这一年,李先念当选为主席,这一年,他74岁。

从这一年开始,他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在这个位置上,一言一行都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一个小小的政策,经过体制内的放大后,倘若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李先念经常奔赴一线考察指导工作,但是,因为他早年间负过伤,年纪大了还经常在一线工作,这就导致他的身体状况越发的糟糕。他的身体变得糟糕了,但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步一步奔向了光明。

1992年,去世之前的李先念,向组织提出了自己的两个遗愿:

1、自己的墓碑上不要刻名字和生平简绍。

2、将自己的一部分骨灰撒在他当年战斗过的地方。

02

空山战役

1933年,24岁的李先念在四川巴中的通江县指挥空山战役,获得了胜利。这个小县城就是李先念当年战斗过的地方,而且这巴中还是川陕的革命根据地,当时在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担任政委李先念,对这个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因此,在他去世之前,才在自己的遗嘱中,要求将自己的部分骨灰撒在这个地方。在如今巴中市的通江县空山乡的中坝村黄杨沟,矗立着一块明显的石碑,上面刻有八个字:李先念骨灰撒放区。

这就是李先念指挥的空山战役遗址,当年的这场战役打得很惨烈,即使过去了几十年,如今还能在空山乡看到战斗留下的痕迹。尤其是那绵延数十米的战壕,即使如今长满了野草,也掩盖不住当年的烽火狼烟。

当时,李先念率领的第十一师就战斗在这条战壕里,那对面的山头上就是敌人。在距离战壕的不远处,大约五百米的地方,是一个名叫刘家寨的山头。

当年,在这山头附近成立了一个临时的指挥所,李先念就在这里指挥着这场战斗。在指挥所不远处有一个洞子,如今叫“红军洞”,当年部分战士就把这个洞子当作是宿营地,晚上就睡在洞子里。

结束语

这就是李先念,一个生前不图名,死后也不图名的人;一个活着纯粹,死后依旧纯粹的人。

晚辈才华有限,谨以此文缅怀先辈!

贱议你读史
八零后老腊肉为你说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