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年危机”:瑞幸等强敌环伺,它还有哪些底牌?

乐活   2025-02-02 08:16   重庆  

击上方蓝字 碧瑶菲菲 >  右上角 ··· > 设为星标 ⭐️

今天聊聊咖啡界的扛把子——星巴克。


想当年,那可是风光无限,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它的身影,上班族人手一杯,仿佛成了精致生活的标配。


可如今呢,这巨头竟也陷入了“中年危机”,着实让人唏嘘。


节节败退:星巴克遭遇四面楚歌


2024 年的财报数据一出来,可把大伙吓了一跳。


全球业绩连续三季度下滑,第四季度营收 90.7 亿美元,同比下滑 3.2%,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 25.5% 。


中国市场这边情况更糟,同店销售额下滑 14%,这数据简直扎心。


再看 2024 财年全年净利润 37.61 亿美元,同比下降 8.82% 。


单拎出中国市场第四季度,净收入约 7.8 亿美元,下滑 7% ,同店销售额、可比交易量、客单价就像坐滑梯一样,全线下跌。


为啥会这样呢?


瞅瞅它的竞争对手就明白了。瑞幸这几年那叫一个势如破竹,2024 年三季度总净收入 102 亿元,同比增长 41% ,净利润 13 亿元,同比增长 32% ,门店数量更是远超星巴克。


瑞幸还特别会搞联名营销,像和茅台联名推出的酱香拿铁,直接卖爆,一杯难求,酱香拿铁首日销量就突破 542 万杯,销售额超 1 亿元。


这联名不仅赚足了眼球,还狠狠赚了一笔。


除了瑞幸,茶饮界的霸王茶姬、喜茶这些“狠角色”,下午时段也来分一杯羹,疯狂分流顾客。


星巴克就像一艘在风暴中摇摇欲坠的大船,四面楚歌,形势相当严峻。


背水一战:星巴克的求生兵法


精简菜单,轻装上阵。


星巴克新任 CEO 尼科尔上台后,快刀斩乱麻,果断对菜单进行大调整。


像饱受争议的 Oleato 产品,逐步被请下菜单,11 月 7 日橄榄油浸咖啡系列正式下架


这一招就是为了清理那些不讨好的产品,把精力集中在更受欢迎的产品上。


同时,大力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新品,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咖啡,比如推出茶咖系列饮品,试图用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抓住消费者的胃。


升级体验,重铸“第三空间”。


尼科尔对美国门店有大改造计划,要增加舒适座位,给顾客提供陶瓷马克杯,打造咖啡调味吧,还立志把顾客等待时间缩短到四分钟以内。


在中国,星巴克同样积极探索“第三空间”的升级改造,力求为消费者带来独特且沉浸式的体验。


以秦皇岛的一家星巴克门店为例,其围绕“一棵树”进行了别具匠心的改造。


门店巧妙地将店内空间与这棵自然之树融合,以树为中心,打造出层次丰富的空间布局。


木质的桌椅环绕四周,营造出温馨且贴近自然的氛围。


店内的灯光设计也独具巧思,暖黄色的光线从不同角度洒落,凸显出树木的生机与店内的静谧,让人仿佛置身于森林中的惬意角落。


这种设计不仅为顾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憩环境,更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交场景,吸引人们在此停留、交流。


此外,星巴克还打造了各种主题门店,像融入当地文化特色的城市主题店,还有结合环保理念的绿色门店,通过这些多样化的“第三空间”塑造,让品牌更具特色与吸引力,试图唤回消费者的心。


数字化转型,拥抱智能浪潮。


星巴克借助移动 app 推出积分服务,靠着云计算打造“数字飞轮”战略。


AI 技术也安排上了,虚拟助理“我的咖啡师”能根据不同场景给顾客推送贴心消息。


比如下雨天,它会提醒顾客注意安全,还推荐适合雨天喝的暖身咖啡饮品。通过这种科技手段,提升消费者的互动体验。


下沉市场,开拓新战场。


星巴克加速向低线城市和新县级市场进发,2024 财年成功打入 166 个县级市场,一半新增门店都在低线城市。


此外,还和阿里巴巴等合作,通过饿了么等平台拓展外卖业务,努力拓展线下流量入口。


迷雾重重:星巴克未来何去何从


高端定位与价格亲民的艰难平衡。


一直以来,星巴克走的是高端路线。


但如今市场竞争激烈,低价咖啡遍地开花。


尼科尔表示不再提高无乳制品饮料价格,还打算减少折扣,创新节奏也放缓。


可这策略,消费者买账吗?高端品牌形象要保住,又得让价格有吸引力,这平衡木可不好走。


毕竟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性价比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竞争白热化,突围难度升级。


咖啡市场早已不是星巴克一家独大。瑞幸势头正猛,奶茶品牌跨界抢食,便利店咖啡也来分一杯羹,小众精品咖啡店还在不断冒头。


星巴克想突出重围,就得不断创新,找到独有的竞争优势。


但目前来看,它的创新速度似乎有点跟不上竞争对手。比如在联名营销上,就没有像瑞幸和茅台那样的爆款联名。


摸不透的消费者,变化太快。


消费者的喜好变得比翻书还快,对咖啡口味、消费场景、购买方式要求越来越高。


个性化、便捷性、性价比,样样都得满足。星巴克得时刻盯着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策略,不然很容易被甩下。


比如现在消费者喜欢即买即走的便捷消费方式,星巴克在这方面的服务优化可能还不够到位。


写在最后


星巴克的这场“危机”,给所有企业都敲响了警钟。


市场风云变幻,曾经的巨头也可能陷入困境。企业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得时刻保持敏锐,紧跟消费者需求。


本土化运营得重视,不能水土不服。创新更不能停,不然很容易被对手超越。


咱也期待星巴克能尽快找准方向,重拾辉煌。


接下来,星巴克或许可以在联名营销上多下功夫,找一些有话题性的品牌合作,推出像瑞幸酱香拿铁那样的爆款产品。


在价格策略上,不妨推出更多价格亲民的产品系列,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同时,继续优化服务,提升消费者的便捷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


图片来源网络,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最后,希望我们永远保持热爱,勇敢追梦。

愿您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点个【关注】+【在看】,谢谢您的支持!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精彩!

↓↓↓





碧瑶菲菲
热爱生活的90后,职场宝妈🐦‍🔥专注分享职场成长/旅游攻略及见闻/育儿及生活经验/自媒体干货🪸🪴🍀愿共同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