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上方蓝字 碧瑶菲菲 > 右上角 ··· > 设为星标 ⭐️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够凭借独特眼光和不懈努力闯出一片天地的创业者,尤为令人钦佩。
海南小伙梁文彬便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毅然放弃安稳生活,以一株看似普通的斑兰草为起点,书写了一段精彩绝伦的创业篇章。
从初涉商海的摸索尝试,到构建起庞大且成熟的斑兰产业体系,梁文彬的创业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
如今,其斑兰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各项财务数据更是令人惊叹,在这些耀眼成绩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跌宕起伏的故事?
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
初次创业:小辣椒里掘首金
梁文彬出生于琼海市中原镇三更村,大学时期,他便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商业头脑。
在同学们还在享受悠闲校园时光时,梁文彬就利用课余时间,一边做起家乡特产的买卖,一边为同学们提供电脑维修服务。
这两份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在他的精心经营下,不仅为他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宝贵的商业经验和人脉资源。
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还培养了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日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 年大学毕业后,梁文彬与朋友合伙投身二手车经销行业。
然而,在二手车市场摸爬滚打几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将目光聚焦到了黄灯笼辣椒上。
黄灯笼辣椒是海南特有的辣椒品种,当地百姓一直有将其制成辣椒酱的传统。
这种辣椒酱鲜辣香爽,与辛香的生蒜搭配,是琼海酸粉的经典调味品。
但梁文彬在市场调研中发现,为了迎合更广泛消费者的口味以及降低生产成本,许多加工企业在制作辣椒酱时会添加南瓜。
虽然这种做法降低了辣椒的辣度,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辣椒酱原本独特的口感,使其失去了最能吸引消费者的“刺激”卖点。
看到这一市场“漏洞”,梁文彬于 2014 年果断决定转行,专注生产原汁原味的黄灯笼辣椒酱,并将销售渠道拓展到互联网平台。
他精准定位产品,以突出辣椒原始风味为卖点,推出定价 29 元一瓶的辣椒酱。
这款产品一经上线便迅速获得市场认可,每月销量高达 7000 多瓶,仅一年时间,销售额就突破了 200 万元,梁文彬也由此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随着生意的逐步扩大,传统手工制作辣椒酱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由于手工制作工艺的限制,辣椒酱的保质期较短,销售期也随之受限,这极大地制约了生意的进一步扩张。
无论梁文彬如何尝试改进包装和储存方式,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2015 年,梁文彬决定将生产辣椒酱的工厂和品牌转让给朋友,自己则另谋出路。
发现商机:海外归来种斑兰
结束辣椒酱生意后,梁文彬前往新加坡从事外贸生意。
凭借着此前积累的商业经验和出色的沟通能力,他在新加坡的外贸领域迅速站稳脚跟,轻松实现每年几百万的销售额。
但对于充满创业激情的梁文彬来说,这种按部就班、相对安稳的生活并不能满足他内心对挑战和创新的渴望。
在新加坡生活期间,梁文彬注意到一种名为“斑兰叶”的植物,在东南亚国家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新加坡标志性的斑兰戚风蛋糕,到马来西亚独具特色的斑兰“娘惹菜”,斑兰叶的身影随处可见。
经过深入研究,梁文彬发现斑兰产业在东南亚地区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不仅拥有完善的种植、加工和销售体系,而且随着全球对特色食品和天然香料需求的不断增长,国际市场对斑兰产品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
然而,当他将目光投向国内市场时,却惊讶地发现国内斑兰相关产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看到这一巨大的市场差异,梁文彬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商机。
2016 年,经过一系列周密的考察和准备,梁文彬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开启斑兰种植事业。
回到家乡后,梁文彬在农村老家建立了一个两亩地的斑兰育苗基地。
但这一决定并没有得到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在他们眼中,斑兰不过是生长在田间地头的普通杂草,根本不可能带来财富。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和反对,梁文彬并没有退缩。
为了让村民们看到斑兰的市场潜力,2016 年 8 月,梁文彬说服朋友一同前往上海参加烘焙原料展销会。
在展销会上,他们发现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商家对斑兰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市场需求量巨大。
回到村里后,梁文彬和朋友们带着详实的数据和资料,挨家挨户向农户们介绍斑兰的市场前景、种植方法以及潜在收益。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说服了十几户村民尝试种植斑兰。
几个月后,首批种植的斑兰叶迎来收获。这些斑兰叶以 10 元每斤的价格迅速被抢购一空,平均每亩为农户增收 10000 元。
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村民们看到了斑兰的价值,一年之内,当地斑兰的种植面积超过了一千亩。
同时,在梁文彬的积极推广下,斑兰产品开始销往广东、浙江、安徽、上海、北京等地,逐渐打开了国内市场。
产业扩张:全链布局铸辉煌
随着斑兰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梁文彬深知,要想让斑兰产业真正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必须进行全产业链布局。
2017 年,为了全身心投入斑兰产业,梁文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自己在新加坡经营良好的外贸公司转让出去。
尽管这次转让让他亏损了 100 多万元,但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变卖自己的其他资产,将所有资金全部投入到斑兰产业中,决心将斑兰产业做大做强。
同年,梁文彬联合新加坡烘焙行业的专业人士,在琼海开展了一系列推广活动。
他们不仅推出了各种以斑兰为原料的特色甜点,如斑兰蛋糕、斑兰面包等,还开设了斑兰烘焙课堂,邀请专业烘焙师为当地餐饮从业者和烘焙爱好者传授斑兰烘焙技巧。
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餐饮人的目光,使得斑兰迅速进入本地餐饮市场,进一步提升了斑兰在消费者中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在推动斑兰在餐饮领域应用的同时,梁文彬并没有忽视种植规模的扩大。
他继续与海南各地的乡民合作,通过提供技术支持、种苗供应以及保底收购等方式,鼓励更多农户参与斑兰种植。
在他的带动下,斑兰的种植面积逐年递增。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梁文彬开始着手开拓斑兰的深加工产品,以提升斑兰的附加值。
2018 年,他与海南的一家大型食品加工厂达成合作,共同研发生产斑兰粉。
这种斑兰粉保留了斑兰特有的香气和营养成分,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一斤斑兰粉能够卖到 200 多元的高价。
2019 年,随着互联网电商的蓬勃发展,梁文彬敏锐地抓住这一机遇,借助网络平台进一步扩大斑兰产业的影响力和销售范围。
他通过线上宣传、直播带货等方式,吸引了众多来自不同行业的合作伙伴加入斑兰产业。
至此,梁文彬成功构建起了一个涵盖斑兰种植、深加工、产品销售、餐饮应用以及品牌推广等多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经过多年的发展,梁文彬的斑兰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 2024 年,斑兰的种植面积已突破 5 万亩,直接带动了超过 1500 户农户参与种植,每户年均增收达到 6 万元以上。
梁文彬成立的集团公司,带动了约 6000 多名斑兰青年创业者共同发展。
公司年销售额从最初的几百万元,增长到了 2024 年的 8000 万元,净利润达到 2500 万元。
此外,梁文彬打造的斑兰品牌,经专业评估机构评定,品牌价值已超过 8000 万元。
同时,他还在积极筹备建设更大规模的斑兰交易平台,旨在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提升斑兰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
创业启示:勇毅前行,梦想照进现实
梁文彬的创业历程,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首先,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是创业者成功的关键。
梁文彬无论是从黄灯笼辣椒酱市场的口感变化中发现商机,还是察觉到斑兰在国内外市场的巨大差异,都体现了他对市场细微变化的敏锐捕捉能力。
创业者需要时刻保持对市场的关注,善于从日常生活和市场现象中发现潜在的商业机会。
其次,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毅力在创业过程中至关重要。
在推广斑兰种植时,梁文彬面临村民的质疑和反对,但他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和数据证明了斑兰的价值。
创业之路充满艰辛和不确定性,只有坚定信念,不畏困难,才能在逆境中寻得生机,突破困境。
再者,敢于取舍和果断投入是创业者必备的品质。
梁文彬为了专注发展斑兰产业,毅然卖掉盈利的外贸公司,变卖资产全身心投入。
这种敢于放弃眼前利益,为了长远目标果断投入的勇气,并非盲目冲动,而是基于对市场趋势的准确判断和对自身事业的坚定信心。
最后,注重产业多元化和创新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梁文彬从单一的斑兰种植,逐步拓展到深加工、餐饮、品牌建设等多个领域,打造完整产业链。
同时,他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渠道进行推广和销售,不断创新产品形式和商业模式。
创业者应不断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梁文彬的创业故事激励着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只要怀揣梦想,凭借勇气、智慧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勇于在未知领域中探索创新,就有可能将创业蓝图变为现实,不仅为个人创造财富,还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成长。
图片来源网络,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最后,希望我们永远保持热爱,勇敢追梦。
愿您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点个【关注】+【赞】+【在看】,谢谢您的支持!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