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上方蓝字 碧瑶菲菲 > 右上角 ··· > 设为星标 ⭐️
家人们,房产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商业巨擘李嘉诚曾发出预警:房价若再不受控上涨,未来十年,近半数中国家庭将被五大危机席卷。
回顾2024年,高校1200万毕业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再加上生育率低至1.5 ,远低于人口稳定所需的2.1,这些数据无不警示着我们,危机就在眼前。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在危机中找到生机,守护家庭的安稳。
养老危机:多方携手,共筑晚年港湾
老龄化浪潮汹涌,截至2024年,65岁及以上老人占比接近20% ,在大城市如上海,这一比例更是高达25%。
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国家应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上全面发力。
加大对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快速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一站式服务,让老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就能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同时,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身养老产业,引导企业开发诸如老年智能家居设备、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等多样化的养老产品,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
个人也应积极为晚年生活谋划。
每月工资到账后,划出15%左右存入专门的养老账户,可用于投资债券基金这类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
在生活习惯上,每周至少运动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选择慢跑、游泳等适合自己的运动。
日常饮食中减少外卖,多吃新鲜健康食物。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生育困境:政策扶持,家庭积极响应
当下,我国生育率持续走低,总和生育率仅为1.5 ,远低于人口稳定所需的2.1。生育问题关乎家庭与国家的未来。
国家需全方位鼓励生育。提供经济补贴,给予生育家庭生育津贴、育儿补贴等,切实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大力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加大对托育机构的建设与监管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税收减免等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更多安全、便捷、高质量的托育机构。
在住房、教育等方面,对生育家庭给予政策倾斜,如提供公租房优先申请权、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给予照顾等。
对有生育意愿的家庭而言,经济上要详细核算育儿成本,从孕期产检、生产费用到孩子成长的各项开销,列出清单并制定储蓄计划。
夫妻双方要共同协商,合理分配工作与育儿时间,若一方工作压力大,另一方多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
教育成本重负:国家调控,家长理性应对
如今,教育成本居高不下,普通家庭将孩子培养至大学毕业,平均花费超60万元,大城市更是高达百万。
过高的教育成本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国家应大力推动教育公平与减负。加大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前往任教。
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规范培训市场秩序,遏制过度商业化与应试化,减轻家长课外辅导压力。
大力发展在线教育,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免费或低成本向学生开放,打破地域限制。
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能只看重成绩和课外辅导。多与孩子一起阅读、玩益智游戏,培养思维与创造力。
鼓励孩子参加学校课外活动,锻炼综合能力。
选择辅导班时,依据孩子兴趣和特长有针对性报名,避免盲目跟风。
充分利用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免费公共教育资源。
就业迷局:政策推动,努力提升个人能力
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多达1200万,而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却相对缓慢。
面对这一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与个人需共同破局。
国家应出台系列促进就业政策。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补贴、小额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降低创业门槛与成本。
个人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能,紧跟行业趋势,如传统制造业工人学习智能制造知识。
积极考取与工作相关证书,增加职场优势。主动参加行业交流活动,拓展人脉获取更多工作机会与行业信息。
若有创业想法,做好充分市场调研,选择潜力项目,寻找靠谱合作伙伴。
写在最后
面对房价上涨带来的这些危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国家应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
而我们个人要合理规划家庭财务,避免盲目消费,注重储蓄;
不断提升工作技能和生活本领;密切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职业规划和生活方式。
尽快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危局中开新局。
图片来源网络,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最后,希望我们永远保持热爱,勇敢追梦。
愿您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点个【关注】+【在看】,谢谢您的支持!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