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
是时间的刻度
更是奋斗的标尺
喜迎三航局成立70年周年
现推出70年发展历程专栏
全景呈现三航局
自1954年成立以来
壮阔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探索期,三航局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变革企业管理和经营体制,增强企业活力、挖掘企业生产潜力,使企业迅速适应市场化竞争环境,开创了企业发展新局面。
改革开放:水运行业的市场化转型
水运建设市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从放宽所有制和区域市场准入开始,到1990年初期,市场供求关系逐步凸显,水运建设市场开始进入激烈竞争状态,招投标制和市场经营逐步成为水运行业的常态。
1984年,中港公司与交通部基建局政企分开,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企业。
整顿调整:进行试点改革和企业整顿(1978-1984)
三航局在这一时期通过积极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了重点工程生产。摸索按经济规律办事,逐步形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为1985年后全面开始的企业扩权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到1980年,三航局施工产值已经突破1亿元;宝钢辅原料码头荣获冶金部1982年度全优工程银质奖;北仑港区2.5万吨级矿石中转码头从1978年12月23日开工到峻工,仅用时16个月,并荣获1985年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1980年1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交通部决定将设在福建省厦门的四航局第四工程处划归三航局领导,名称定为“第三航务工程局第六工程处”;3月27日,完成了交接手续。
二、试行经济责任制
1983年,三航局普遍推行了经济责任制,通过了《工程项目包干责任试行办法》和《生产奖励办法》。1981年9月,三航局出台内部《生产经营责任制(分配方面)试行办法》。1982年12月,为了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三航局修订奖励办法,以产量、质量、劳动生产率、成本4项指标作为考核依据,计分算奖,核定各单位的奖金总额,把各单位的经营成果同奖金分配挂钩,初步打破单位之间的大锅饭。
三、全面开展企业整顿
1982年4月23日,三航局成立企业整顿领导小组,下设企业整顿办公室。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目标,发动群众,制定规划,联系实际,全面开展企业整顿。1984年9月,交通部和上海市组成的企业整顿验收团对三航局的企业整顿工作进行验收。认为企业整顿工作做得比较细致扎实,经济责任制落实得较好,企业管理和基础工作有了加强。各项经济指标绝大部分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企业整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转轨变型:企业改革促进自主经营(1984-1991)
1988年12月21日,交通部为实现机关职能转变和实行政企分开,成立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到1991年7月,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与中国港湾工程公司合并,国营水运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① 放权让利,探索项目工程承包经营责任制
② 面向市场,组织机构的“企业化”改革
改建、组建独立经营公司
1985年2月16日,三航局发出《关于局属工程处改建为工程公司的通知》,“经交通部批准,决定自1985年3月10日起,将局属第一至六工程处正式更名为第三航务工程局第一、二、三、四、五、六工程公司,公司具有法人地位,是独立经济核算的经济实体。”
为适应建筑体制改革形势发展,逐步向陆上施工转移,三航局在1985年先后组建了兴华工程承包公司(1月23日)和第三航务工程局物资公司(12月26日)。1991年1月,为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三航局决定从二公司划出一部分船舶和人员成立船舶公司。
科研所与设计所合并
1978年5月11日,三航局设计处改为“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设计院”;1979年9月,更名为“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勘察设计院”;1981年6月,更名为“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自1984年1月1日起,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正式划归交通部领导,作为部属一级事业单位(副局级)。
经交通部批准,三航局于1984年4月成立新的设计所。1978年11月1日,上海筑港工程局港工科学研究所更名为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科学研究所。1991年1月25日,三航局发文决定从2月1日起,三航科研所与设计所合并,更名为“三航局设计科研所”。
③ 实行干部聘任制度
机关行政干部定职聘任
1987年2月23日至26日,局党委和局行政领导对五公司领导干部公开考评,这是三航局首次对直属单位党政领导公开考评工作实绩。1987年5月,三航局开始实施《三航局处以下(含处)干部行政职务系列》。1988年4月,三航局制订《三航局聘任干部暂行规定》。
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1987年4月,三航局成立了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1988年1月,职改工作全面展开,历时11个月,完成首次职改工作。1989年3月,交通部认定三航局评审工作合格,全局有专业技术职称1012人,其中高级8人、中级338人。
④工效挂钩,实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
⑤改变用工制度,试行劳动合同制
⑥开展达标升级工作,实现“企业上等级”
水陆并举:实现“三个转变”
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三航局更新经营观念,积极探索,在各项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提出“三个转变”(由单一搞水上建筑向水陆并举转变、单一水工向港区总包转变、单一施工向综合生产转变),挖掘企业生产潜力、增强企业运转活力,依托技术和设备优势,立足华东地域和水工主业,面向全国、打入国际,积极扩展陆上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企业从生产型到生产经营型的转变。
树立市场经营意识,全面参与市场竞争
三航局在“七五”期间的施工按“水陆并进”的总目标向前推进。就水工而言,在建造传统的高桩板梁式结构码头的基础上,开拓了大管桩和重力式码头新领域,并在经营模式上逐步向港区总承包发展;在立足造码头的同时,又承担了连云港西大堤、上海苏州河闸桥、高集海峡大桥等防波堤工程和桥梁工程建设。
除了工程建设,三航局还拓展了工程物资经营、对外科研设计咨询、可行性研究、第三产业等业务领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990年,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三航局经营战略强化全局统一调度,提出“集中优势、立足华东、面向全国、打入国际”的经营思想,发挥全局的优势,一致对外,扩大经营成果。
夯实主业,支撑国家港口战略
参建宝钢工程,迈入港口建设新阶段参加宝钢
三航局从1978年开始先后为宝钢建成大件码头、原料码头和成品码头,及配套工程北仑中转码头两个2.5万吨级装船泊位。
宝钢工程的建设开启了三航局和宝钢延续三十余年的合作关系,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施工能力和声誉,标志着三航水工工程步入大型化、现代化港工建设的新阶段。
坚守华东,助力沿海港口建设
“六五”期间,由三航局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制造与应用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并于1985年12月28日通过交通部鉴定,大管桩的研制填补了我国制桩工艺的一项空白,对我国港工技术、三航局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七五”期间,三航局引进PHC管桩生产线。随着大管桩在北仑电厂、连云港粮食码头和木材码头中成功应用;PHC桩在国内码头桩基中首次应用于南通港姚港码头;“两根桩”成为三航局“拳头产品”。
大管桩“六五”攻关奖状
在1979年至1992年间,三航局为上海港新建朱家门煤码头、关港作业区、宝山作业区、外高桥新港区。在上海之外的其他区域,三航局参与的重点项目包括以连云港庙岭、宁波北仑港、南京新生圩、张家港和南通狼山港为代表的新港区建设,很多工程都是当时中国或各省市“之最”。
连云港西大堤合拢
大管桩1988年应用于宁波北仑发电厂码头
“六五”期间,三航局共建成码头泊位121个,其中万吨级泊位35个,大大增强了华东港口的吞吐能力;“七五”期间,三航局共建成码头泊位128个。在国家港口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三航局凭借自身实力牢牢坚守华东沿海港口建设市场,为中国港口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依托厦门特区建设,拓展福建市场
早在1974年,厦门启动东渡新港区建设。1980年三航局在厦门成立六处,延续全体建设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拼搏精神,建成厦门首个万吨级码头。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临厦门视察,东渡港码头就是其中一站。1989年,三航局中标东渡二期工程。
东渡一期
1987年,三航局通过横向联营和第一公路局共同承揽厦门高集海峡大桥工程,三航局负责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这是新中国第一座跨越海峡的公路大桥。1991年12月19日,厦门大桥竣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大桥通车剪彩,厦门大桥为新兴的厦门特区打开了一条经济腾飞之路,该工程获得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厦门大桥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1987年5月,三航局首次总承包港内工程合同在福州签订,总承包的项目是福州港打石坑煤炭专用码头。1989年,三航局中标国家“七五”重点项目福建炼油厂肖厝码头工程,这是三航局首次建造的外海重力式码头。
1980年至1992年间,三航局在福建地区承建了大批具有开拓性意义的重大工程。
从水到陆,跻身建筑和市政领域
1984年三航局提出“提高陆上施工配套能力”的经营决策,除继续发挥水工建筑特长外,逐步向陆上施工转移。全局职工积极转变经营思路,陆上产业迅速扩展,到1987年,陆上施工产值已占全部工作量的46.9%。
积极投身房建市场
龙柏饭店
进入市政领域,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1984年9月,三公司中标南京中华门立交桥项目,三航局开始进入市政工程领域。1985年9月,该工程被南京市政府评为“全优工程”,1986年又被交通部评为部级“优质工程”。
南京中华门立交桥
1986年2月,三航局二公司参与上海市重大市政工程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二公司也凭借此项目首次获得“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优秀公司”的荣誉。1986年10月,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视察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严桥泵站工程。
1988年4月严桥泵站沉井
1988年3月,二公司中标吴淞路闸桥一期工程,打入了上海水利建设领域。1990年12月,二期工程继续由二公司承建。
在“两根桩”成功推向市场之时,三航局的打桩分析技术、测试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桩基技术和设备优势为三航局赢得更多市政工程项目。三航局科研所先后承担了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东方明珠等路桥和高层建筑项目中的桩基动测任务,测试技术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水平。1988年12月,三航局参建南浦大桥主桥墩施工工作,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来曾来到施工现场,称赞三航局职工:“你们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三航局科技人员与瑞典专家共同研讨PID打桩分析仪技术应用
在上海之外,1983年,六公司参与厦门湖里特区2号、3号、4号、5号道路建设;1990年,四公司仅用半年时间贯通宁波江厦桥,创下宁波建桥史上新速度;三航局的市政业务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进入快速拓展阶段。
产值破亿,实现多产业经营
1978年,全局年产值5196万元;到1987年全局产值已超过3亿元,到1991年突破5亿元。
从1989年开始,我国开展了力度空前的三年治理整顿,通过实行财政信贷双紧缩、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措施使过热的经济趋于平稳。在此复杂形势下,三航局发展的步伐曾一度放缓,但并没有停滞:一公司通过福州打石坑和肖厝炼油厂项目掀开“赴外施工”新篇章;199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开发开放浦东,二公司通过承建外高桥港区打响了开发浦东前哨战;五公司在市场疲软的形势下于1990年南下深圳,建立根据地,成为三航局历史上第一个吃市场“螃蟹”的人。三航局在此期间开拓疆域、壮大自身,伴随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三航局的发展再度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挺进南美:打响国际市场“第一枪”
1982年2月,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外国承包工程业务,三航局决定成立对外业务处,并启用“中国港湾工程公司上海筑港公司”印章。1986年,三航局对外业务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国际投标中承担了哥伦比亚圣马尔塔港码头修复工程,这是三航局对外签订的第一个承包工程合同,也是中国第一次在南美地区经过国际招标而中标的港口工程。工程于1990年6月提前一个月结束施工,成为联合国在哥伦比亚8个贷款项目中唯一按期完工的工程。
1991年,哥伦比亚最大港口布埃那文图拉港的8个万吨级泊位修复工程再次由三航局中标承建。
适应改革:职工教育转向技术培训
1
开展全员职业教育培训
1981年3月,三航局设教育处。1982年5月,三航局成立“第三航务工程局职工学校”。1986年1月,三航局召开职工教育计划会议,明确职工教育要“面向生产、面向企业、适应改革,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政治、文化、技术、业务培训”的指导思想。“七五”期间,三航局以职工岗位培训为“重头戏”,职业教育取得很大进展。
2
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改革
技术工人考核
1989年5月,三航局制定实施了《实行技师聘任制的实施细则》,对任职条件、申报对象、考核、评聘以及受聘者待遇等作出详细规定。1990年8月21日,三航局技师评委会表决通过35名一线工人获得技师称号,三航局首批技师诞生,由交通部统一颁发《工人技师证书》,再由本单位聘任。
解放思想:建立三航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三航局的党建工作在这一时期以改革总揽全局,带领全局职工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
01
02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
1984年11月,三航局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并在1987年7月4日创办研究会会刊《探索》,以“超前务实”为原则,围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开展研讨,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989年2月,三航局出台《思想政治工作方案》。
第一次思想政治工作讨论会
03
推进两个文明建设
1981年3月,三航局政治部发出《关于贯彻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的几点意见》,制定《职工文明守则》《五讲四美公约》等,开始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局机关从1988年起被命名为上海市交通邮电系统文明机关。
《三航报》于1985年10月15日正式创刊。1988年7月13日,《三航报》编辑部改建为《三航报》社,仍隶属于宣传处;1990年3月29日,《三航报》社从宣传处划出,改为独立建制。《三航报》成为这一时期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有力工具。
1987年3月20日,八届一次职代会审议通过《三航局七五期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规划》。
04
召开第三次党代会
1990年11月15日,三航局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在改革的关键期,三航局第三次党代会的召开对于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加强党的领导,把各种思想统一起来非常有必要。
05
推动企业民主管理
1980年4月24日至27日,三航局召开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375名代表出席了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代会制度后的第一次大会。1987年3月26日至28日,三航局召开八届二次职代会。
来源:《中交三航局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