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钦哲仁波切:《入菩萨行论》可能是我们能值遇的最深入、最美好、最系统的修心训练之一。这部论典不只是简单告诉我们如何对治粗烦恼、妄念和焦虑,它还教导我们以更加深刻的见地探究心的本质:为何需要修心,如何修心,以及究竟而言,为何无需修心。菩萨道具有战士的涵义,其目标是与无明作战,不仅是为自己,也为一切受烦恼、染污和无明束缚的众生。菩萨道的精髓是不住轮回,亦不希求涅盘。寂天菩萨系统地教导我们这是可以实现的。我们需要理解世俗谛和胜义谛之间的关系。乍听起来好像是有两种真理需要彼此相互联系,但事实并非如此。菩萨所有的善巧方便,如布施、持戒、忍辱和精进,都是佛陀教导用来作为一种唤醒和证悟智慧的方法。如果缺乏智慧,所有的善巧方便,甚至是一缘专注或三摩地的修持,都如同在沙漠中以盲导盲。
讲座地点:印度普纳
主讲人:宗萨钦哲仁波切
讲座时间:2014年2月
讲座内容概述:
本次讲座深入探讨了《入菩萨行论》这部藏传佛教经典,介绍了其历史背景、重要意义以及核心教义。讲座首先强调了佛教学习中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并指出2500年前的佛陀本人就是一个强调批判性思维的伟大人物。讲座接着阐述了“菩萨”的概念,指出菩萨不仅拥有慈悲心,更重要的是理解真相。讲座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实现这一真相,并介绍了佛教中“相对真理”和“究竟真理”的概念。讲座最后以“无我”的概念为例,解释了如何通过闻思和冥想的方式,逐步领悟佛教的智慧。
讲座内容:
开场白:
仁波切回顾了自己在伦敦和牛津学习佛教哲学的经历,并指出印度和亚洲地区普遍采用在客观背景下研究古代智慧的态度。
仁波切强调,虽然《入菩萨行论》的仪式和传统可能对学术人士来说有些陌生,但这部作品是印度那烂陀大学的伟大作品,其教学方法也深受传统思维和思想的影响。
仁波切认为,印度现在也开始欣赏古鲁 shiksha parampara 的价值,这不仅是印度的宝贵财富,也是亚洲其他地区值得思考的问题。
“菩萨”的概念:
仁波切解释了“菩萨”的含义,指出菩萨是拥有菩提心的人,而菩提心是理解真相并具有慈悲心的心态。
仁波切强调,慈悲心并不是菩萨的本质特征,真正重要的是对真相的理解。
如何实现真相:
仁波切指出,实现真相需要放下自己的执着和偏见,就像那洛巴打破“盒子”的例子一样。
对于那些没有能力放下执着的人来说,佛教提供了闻思和冥想的方法来逐步领悟真相。
“相对真理”和“究竟真理”:
仁波切介绍了佛教中“相对真理”和“究竟真理”的概念,并指出这两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仁波切强调了佛教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究竟真理的层面,不夸大也不低估相对世界;在相对世界的层面,也不低估究竟真理。
“无我”的概念:
仁波切以“无我”的概念为例,解释了如何通过闻思和冥想的方式,逐步领悟佛教的智慧。
仁波切指出,无我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自我,而是指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我,自我是空性的。
仁波切通过彩虹的比喻,说明了所有现象都是空性和现象的统一体。
讲座总结:
本次讲座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入菩萨行论》的核心教义,并强调了批判性思维、放下执着和逐步领悟真相的重要性。讲座鼓励听众通过闻思和冥想的方式,探索佛教的智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解脱。
讲座特点:
注重实践:讲座不仅介绍了《入菩萨行论》的理论内容,更强调了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必要性。
强调批判性思维:讲座鼓励听众对佛教教义进行批判性思考,避免盲从和迷信。
结合历史和文化背景:讲座介绍了《入菩萨行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其意义。
语言生动形象:讲座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例子,使讲座内容更加生动易懂。
讲座意义:
本次讲座为听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入菩萨行论》的机会,并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佛教智慧的理解和信心。讲座也鼓励听众将佛教的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