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慧方便解--《入菩萨行论》第9讲

文摘   2024-08-23 11:57   美国  
宗萨钦哲仁波切:《入菩萨行论》可能是我们能值遇的最深入、最美好、最系统的修心训练之一。这部论典不只是简单告诉我们如何对治粗烦恼、妄念和焦虑,它还教导我们以更加深刻的见地探究心的本质:为何需要修心,如何修心,以及究竟而言,为何无需修心。菩萨道具有战士的涵义,其目标是与无明作战,不仅是为自己,也为一切受烦恼、染污和无明束缚的众生。菩萨道的精髓是不住轮回,亦不希求涅盘。寂天菩萨系统地教导我们这是可以实现的。我们需要理解世俗谛和胜义谛之间的关系。乍听起来好像是有两种真理需要彼此相互联系,但事实并非如此。菩萨所有的善巧方便,如布施、持戒、忍辱和精进,都是佛陀教导用来作为一种唤醒和证悟智慧的方法。如果缺乏智慧,所有的善巧方便,甚至是一缘专注或三摩地的修持,都如同在沙漠中以盲导盲。    
         

 

讲座地点:印度普纳
主讲人:宗萨钦哲仁波切
讲座时间:2014年2月
《入菩萨行论》第9讲
讲座内容:
·智慧和方便的结合:仁波切强调了智慧和方便(方法)不可分割的重要性。他指出,修行道路上的许多问题都源于智慧和方便的分离。例如,有些人将空性理解为可以任意行事,导致行为上的放任;有些人则过于执着于某些价值观,导致行为上的偏执。仁波切引用了莲花生大师的话:“你的见地必须广大无边,如同天空;而你的行为却必须细致如同面粉。” 并指出,修行者应该像天空一样开阔,接受一切现象,同时又像面粉一样细致,谨慎行事。
·藏传佛教现状:仁波切指出,藏传佛教中存在着重视闻思和分析,忽视禅修的倾向,以及重视禅修,忽视闻思基础的倾向。他认为,这两种倾向都存在着危险,容易导致修行上的偏差。例如,过于重视闻思和分析,容易陷入知识的泥潭,忽视实修;过于重视禅修,容易缺乏正见,导致修行上的盲修瞎炼。
·圣天的故事:仁波切讲述了圣天和马鸣的故事,说明了智慧和方便结合的重要性。圣天是龙树的弟子,他战胜了印度学者马鸣,并将其引入佛教。马鸣后来成为佛教徒,并创作了《佛所行赞》等优美的诗歌。这个故事说明了,智慧和方便的结合,可以战胜一切外道,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之路。    
·菩萨戒的重要性:仁波切强调了菩萨戒的重要性,指出放弃菩提心是极为严重的事情,会导致恶报,并阻碍解脱道的进展。他解释说,菩提心是利益一切有情的愿望,是菩萨道上的根本动力。放弃菩提心,就等于放弃了解脱一切众生的目标,这是极其严重的过失。
·四无量心:仁波切讲解了四无量心的内容,并指出,其中包含了“自我珍爱”的对治,以及对“无我”的理解。四无量心分别是:慈心、悲心、喜心、舍心。通过修持四无量心,可以逐渐减少对自我的执着,培养对一切众生的慈悲和关爱。
·大乘佛教对“我”的解构:仁波切从三乘佛教的角度,解释了“我”的概念。他强调,大乘佛教不仅解构五蕴,还解构一切现象,包括证悟本身。声闻乘认为,五蕴是空,即可证悟;而大乘佛教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空,包括五蕴和证悟。
·“我”与“佛性”的区别: 仁波切解释了“我”与“佛性”的区别,指出“我”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而“佛性”是本自具足的,并非恒常不变的造物主。佛性是众生本具的清净本性,是解脱成佛的根本因。
·大乘佛教的解构方法:仁波切举例说明了大乘佛教如何解构一切现象,包括五蕴、十二缘起、证悟等。例如,《心经》中就解构了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以及十二缘起,最后指出,甚至连证悟本身也是空。
·梦境与现实的比喻:仁波切用梦境与现实的比喻,解释了世间万法的空性本质,并指出,即使是看似真实的事物,也是因缘和合的幻象,没有自性。他举例说,梦中的大象和现实中的车祸,都是因缘和合的幻象,没有自性,都是空性。    
讲座重点
·智慧和方便的结合是修行道路上的根本原则。
·闻思和禅修缺一不可,两者都需要重视。
·菩提心是智慧和方便的载体,需要谨慎维护。
·大乘佛教不仅解构五蕴,还解构一切现象,包括证悟本身。
·“我”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而“佛性”是本自具足的,并非恒常不变的造物主。
·世间万法都是因缘和合的幻象,没有自性。
讲座意义
·帮助修行者理解智慧和方便结合的重要性,避免修行上的误区。
·强调菩萨戒的重要性,鼓励修行者发菩提心,利益一切有情。
·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大乘佛教的空性思想,帮助修行者理解“无我”的真谛。
·鼓励修行者将佛法应用于日常生活,利益一切众生。
讲座风格
·仁波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佛法,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仁波切风趣幽默,讲座气氛轻松愉快。
·仁波切对佛法有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能够解答听众的疑问。
         

 

注释:五蕴即五佛部    
五蕴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引起人们烦恼的五种东西,也称为“五阴”、“五取蕴”或“五受蕴”。这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
色蕴:指的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集合而成的有形物质,包括人的身体和生理现象等一切有形的物质世界。
受蕴:是指人的六大门户(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境刺激时产生的主观感受。
想蕴:是感觉器官接触外物后在意识中形成的形象过程,即意识取相或成相的行为。
行蕴:是指意识在感受和取相之后的加工活动,即意识的行为。
识蕴:是感觉器官的了别作用,即对境界的识别和认识。
五方佛在金刚乘中代表不同的智慧和大德,他们分别与五蕴相对应:
毗卢遮那佛(Vairocana Buddha):代表佛部,与色蕴相对应。毗卢遮那佛能转化识蕴,象征法界体性智。
阿閦佛(Aksobhya Buddha):代表不动部,与受蕴相对应。阿閦佛能转化想蕴,象征大圆镜智。
宝生佛(Ratnasambhava):代表宝部,与想蕴相对应。宝生佛能转化受蕴,象征平等性智。
阿弥陀佛(Amitayus):代表莲花部,与行蕴相对应。阿弥陀佛能转化色蕴,象征妙观察智。
不空成就佛(Amoghasiddhi):代表羯磨部,与识蕴相对应。不空成就佛能转化行蕴,象征成所作智。    
在金刚乘(密宗)的教义中,五蕴与五佛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关联。金刚乘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特别强调心性光明和空性的无二无别。在这一传统中,五蕴(色、受、想、行、识)与五方佛(毗卢遮那佛、阿閦佛、宝生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佛)之间有着对应关系。在金刚乘的修行中,这种五蕴与五佛的对应关系被用作转化和提升个体意识的工具。这种教义强调,通过修行和对五佛的冥想,可以转化五蕴中的烦恼,使之成为智慧和觉悟的源泉。金刚乘认为,众生本来具备佛性,修行的目的是认识到这种内在的佛性,实现心性的光明和空性的统一。
这种观点体现了金刚乘的核心教义,即众生与佛无二无别,轮回与涅槃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金刚乘的这种教义是对传统佛教教义的一种深化和扩展,强调直接体验心性的真实状态,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五方佛各有不同的方位、颜色、手印、坐骑等,代表了五种智慧、降服五毒的功德,可以广救饿鬼等一切众生。
名号
方位
化身
五智
坐骑
汉传代表色
藏传代表色
毗卢遮那佛
中央
广博身如来
法界体性智
黄色
白色
阿閦佛
东方
妙色身如来
大圆镜智
青色
蓝色
阿弥陀佛        
西方
甘露王如来
妙观察智
孔雀
白色
红色
宝生佛
南方
宝胜如来
平等性智
赤色
黄色
不空成就佛
北方
离怖畏如来
成所作智
迦楼罗
黑色
绿色
         

 

   

常青树感动心空
全球价值链、环境经济综合核算、ESG、数字化、内观正念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