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豆子,也是食物,更是世代传承的种子|2024可持续行动者大会

文摘   2024-09-03 12:04   广西  





编者荐语:
在9月1日由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发起的“行者,行着...”2024可持续行动者大会上,来自农民种子网络(FSN)广西办公室项目协调人员/“小豆子 大健康”项目负责人梁薇薇,介绍了在面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双重挑战之下,农民种子网络(FSN)是如何应对的。以大豆为例,从2015年起,他们在多地开展适应性选种试验,并通过提纯复壮和品种筛选技术培训,探索农家种的保护与利用,还推动建立社区种子库,发挥妇女作用,与科研人员合作培育农民育种家,收集和保育多个将要遗失的豆类品种,结合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学力量,选育和改良适应当地气候的优良品种,并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同时,还将种子多样性与食物营养、气候变化等议题相结合,进行公众倡导与科学研究,证实豆类农家种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改善膳食结构的能力。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危机、生物多样性丧失造成的生态失衡,无疑是当下全球关注的两个热点。据世界气象组织统计,2011-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指出,世界各国推广和种植高产品种的同时不断放弃地方品种,导致全球约75%的作物遗传多样性丧失。农业中的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低。这意味着食物安全和营养问题已受到严重威胁。


在中国,有6亿多人生活在农村,其中2.6亿小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活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种质资源的主要贡献者和实践主体。然而,随着杂交品种的迅速推广,传统的农家品种正迅速减少。尽管以杂交种为主的作物品种数量在增加,但是育种的种质资源却日趋局限,遗传多样性降低。作为食农系统的第一环节,种子多样性锐减是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缺少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危及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本土起源的作物中,具有丰富的农家品种和悠久的种植历史的大豆最能体现人如何通过作物品种与环境、社会互动,比如中国的古人很早便知道大豆可以肥田,并发展出粮食作物与大豆的套作改良土壤的传统做法。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为著名的生物固氮作物,具有改善磷转化的能力,同时也为人体提供大量对健康有益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主要的植物蛋白和各类营养物质来源。然而,大豆这一源于中国的传统作物,也因工业化农业、气候变化以及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面临着农家品种数量不断减少的困境。这不仅对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还威胁到了与之相关的文化和生态价值。


大豆根瘤结构和固氮酶活力)


参与式行动推动农民种子活态保护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农民种子网络(Farmers’seed systems)于2015年集结多方力量,包括农民、科研人员、种子企业和决策者,凭借过去20年在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地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经验,采用参与式行动研究工作手法,在东北、河北、广西、云南的农村社区和生态农场,进行了“参与式大豆适应性试验”,并进行大豆品种的提纯复壮和品种筛选技术培训,这一系列努力不仅是对农家种的保护和利用的探索,更是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力实践。该网络创立于2013年,基于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参与式选育种工作成果。以种子为切入点,链接科学家、消费者、地方官员和社会组织,深入社区了解农民在日常农耕及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推动农民种子系统的活态保护与可持续食物系统的研究与政策倡导。


(豆类考种图像登记)

近年来,农民种子网络(FSN)还以社区种子银行为抓手,通过种子系统强化与种子多样性就地活态保护利用机制,推动建立了43个社区种子库。同时发挥妇女在社区层面的关键作用,与科研人员合作培育了一批以妇女为代表的具备种子选育技术和经验的农民育种家,收集和保育了多个将要遗失的豆类品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农家种的种子数量正在逐年增加,为未来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悦丰岛的地方品种保育田)


“从种子到餐桌”的传统生存智慧


比如位于河北涉县王金庄村,在几百年的耕种历史中,村民们发现耐旱、耐寒、抗逆性强的豆类品种在当地具有独特的优势,逐渐摸索出了豆类与其他作物和谐共生的种植模式。如在玉米地里套种菜豆,让藤直接爬上玉米杆,一方面能巧妙地利用豆类作物的固氮属性改善土壤肥力,提高玉米的产量,另一方面玉米杆还能起到帮助大豆防风抗倒伏的作用。经统计,在农民种子网络的技术支持下,王金庄全村共种植48个豆类品种,其中大豆品种有7个。品种丰富的豆类作物不仅给当地村民们带来了美食,还保障了山居生活的营养来源。而位于祖国西南金沙江河谷的石头城,也通过建立社区种子银行,积极投入到收集、保存和管理老种子的工作中。2021年,石头城村从社区种子银行选取部分本地黄豆品种,加上从外地引进的总共31个黄豆品种,由当地妇女育种小组联合相关科学家开展黄豆品种适应性试验,选育和改良适应当地气候的优良品种,并挖掘传统农耕文化。无论是在梯田密布、毛驴穿行的太行山深处,还是在明沟暗渠纵横交错的金沙江河谷,地方品种和传统农耕智慧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而现代科学力量的加入,则为这些传统智慧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当地村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尽管在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农民种子网络(FSN)团队也意识到健康饮食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为了提高公众对种子多样性和食物营养的认识,2021年,工作团队深入探索了豆类品种的保育与利用,将气候变化背景、乡村本土种子保育、科学研究论证和城市健康饮食消费紧密结合,协同有机农夫市集和科学家,对消费者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倡导。


为了科学证明大豆农家种和育成品种在营养品质上的差别及其原因,2022年农民种子网络选取了6个项目试点社区的56份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种大豆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53份农家种和3份育成品种(绥农10、桂夏7号、香梗毛豆)作为对照种。团队邀请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所大豆实验室对这些品种的营养品质理化成分、功能成分相关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豆类农家种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能够改善膳食结构。

 

(图 农家种大豆、育成品种大豆和常规大豆的营养品质比较)

中国拥有丰富的豆类饮食文化,其中豆腐和其他豆类食品深受人们喜爱。这些优良地方品种的复壮及生态产品不仅为城市居民带来了高质量的健康食物享受,还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在地品种和部分本土种植方式在应对日益频发的气候变化等新挑战时所展现的高度韧性。


农业作为人和自然互动最密切的领域之一,以豆类为例,倡导“小豆子,大健康”理念,进一步传播了在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健康饮食及气候变化适应的关联性,这不仅增强了大众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关注度,还为未来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小豆子为代表的多元种子及其生态文化价值,在春回大地播撅百谷的日月轮回中传承下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地种百样不靠天成就了舌尖上的美味和多元需求,日子在藏种于民的活态传播中进化持续。
















农民种子网络
全国农民就地种子选育和共享网络的官方帐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