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子网络的好朋友晓莫老师与「东巴文化三书」的策划编辑、中信出版社的含笑一起聊了聊出版这套书的缘分与策划心路历程。
「我在剪辑含笑的采访时,经常剪着剪着就走神儿,回到了金沙江溯江而上的船上,石头城秀云姐家的鸡豆粉皮炒韭菜,木书记家的小院子…… 以及种子网络的伙伴们。
这是一套“会关心他人”的人阅读的书,如果你只关心自己的世界,那就算了。」
--晓莫
一起来听听这套书出版背后的故事吧!
今天向各位推荐的这套书,非常特别。简单概括的话,可以称它为《东巴三书》。
分别是《纳仁乡韵:纳西族摩梭人影像志》《摩梭仁者:东巴口述史》以及《守望东巴:摩梭人文化志》。
去过云南丽江旅游的朋友,应该对纳西族、摩梭人、东巴等字眼并不陌生。但纳西族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除了听得人耳朵都起茧子的摩梭人的“走婚制”,摩梭人的真实生活样貌又是怎样的呢?“东巴”到底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类人呢?如果是一类人,他们平常都需要做些什么?在纳西族的生活中,他们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不知道这样一连串的疑问,会不会也偶尔出现在你的脑海里?
如果你跟我一样曾经有过那么一些好奇,今天的「云尚书房」,我们邀请到了这套书的策划编辑、中信出版社的含笑,来跟大家聊一聊这套书。
晓莫:先来跟读者朋友们讲一讲这套书的三本,分别都讲了些什么?
好。这三本书是一个系列,内容围绕着中国西南、金沙江沿岸的纳西人和摩梭人的村落。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溯流而上有四个村落,分别是吾木村、石头城村、拉伯村,还有油米村。其中着墨最多的是油米村,因为油米村到目前为止还有九个东巴。这样一个小小的村落,还有九个东巴在传承非常古老的东巴文化,在他们所在的地区也是很少见的,几乎可以说是仅有的。三本书中,这本图册是《纳人乡韵:影像志》,邀请了一位很有名的人文摄影师,拍摄了将近三年时间。当时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看到的就是《影像志》的图片,摄影师发来了一千多张照片,我看到的那一刻深感震撼。
对于大部分城市读者来说,纳西族和摩梭人是一个离我们比较遥远、与现代化社会不同的族群,还有着这样的文化。不是说他们不现代,而是他们的文化很特殊。
《纳人乡韵》四个村子都写了。它是沿着金沙江的脉络逆流而上,逐个介绍村子。有纳西族的,也有摩梭人的。《摩梭仁者》是随着金沙江不断往上,逐渐深入到源头的往里走的、深山的地区,邂逅了油米村,发现这里居然还有那么多的东巴。
就是说,《影像志》可能是一个初步的、比较总括的印象;逐步深入后,人类学者和研究人员去采访“东巴”,他们就觉得东巴文化很少人了解,于是让东巴以自己的视角讲述故事,并记录下来,集结成册便成了一本口述史,即《摩梭仁者》。
《守望东巴》是学者和研究团队在那里“蹲守”了很多年的成果。他们对油米村的八十一户人家进行访谈,只要会说汉语的都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的社会结构以及东巴文化对他们的社会构成、生活、日常、民俗、礼仪等方面的影响,并且了解每一个人的人生故事。书中还收录了“谱系图”,不仅有东巴谱系图,还有八十一户人家从第一代开始迁徙到这里住下来,一直到现在的整个谱系图。打开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上篇讲述他们的生活、民族礼俗,下篇讲述他们的东巴仪式,分了十多个章节,介绍他们的地理环境、饮食、耕种以及他们是如何自给自足的。
晓莫:我看到这套书,好像文字部分的重点放在了油米村,对吧?
这个村落为什么要着重写?因为它是一个2022年才通车的村。你可以想象吗?在中国现在还有这样一个村。它之前的路是非常难走的。我前段时间刚跟着作者们去拜访过这个村。现在虽然通了路,但是从丽江开车过去还要九个小时。山路很难走,基本上走十米就要拐一个弯,真的是“山路十八弯”。所以,摩梭的民俗和东巴文化也保留得相对完整,这在其他地方很难见到的。所以,这三本书以三种不同的方式,从三个面向记录金沙江沿岸的纳西族和摩梭人的村落,逐步深入地以东巴文化比较典型的、摩梭民俗保留比较完整的油米村作为重点,进行比较完善的记录。东巴在当地可以说是“知识分子”,也是东巴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们自己来讲自己的文化。《文化志》则作为学者、作为外来的“他者”去记录,这是一个不同的视角。
晓莫:听说这套书一共花了六年的时间。这个六年是指从他们开始筹备到现在花了六年时间,还是说这套书整个的编辑、出版一共花了六年时间?
开始去那里访谈、收集资料,应该是持续了将近十年,书的文本里面有写到。刚开始去到石头城,然后逐步地深入到纳人谷地里,应该是2013年就开始了。六年前,作者们开始准备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但一边整理又发现了更多内容。他们觉得可能文字还不够,于是请了专业的摄影师去拍摄,拍摄出来的效果非常生动。有了图片后,资料就更加庞杂了,他们又开始梳理。我们拿到整体的资料,应该是三年前,也挺久了。
晓莫:我又有一个好奇,为什么是做了一套三本,而不是做成一整本?
对,我们当时也想了很多,然后也去跟作者方的几位老师做过很多沟通。我们说,这个是不是作为一本会比较好?对于读者来说,可能系统的一本书,能让他们对其有个初步了解就差不多了。因为资料很多,老师们一开始的设想确实也是要做三本书。尤其是孙老师(作者之一孙庆忠)。他是人类学者,非常专业。他说,像我们刚才说到,这是三种不同的面向,从研究方法、介绍的视角上也是不同的,而且他们的资料也完全能够支撑起来。所以我们最后还是决定,尊重作者的选择,做成一套书,而不是偏向读者的偏好。作为科普,这样可以有一个非常完善的呈现,对于当地文化的非常系统和完善的“抢救性”记录。
晓莫:我很想八卦一下,你们是在一种什么场景底下遇到这套书的?
我觉得还蛮有缘分的。我们做这套书之前,我们编辑室刚刚出版了一套讲中国村落史的书,上下两册,差不多有一百万字。因为社里有联系邮箱,孙老师刚好发了一封邮件到我们的邮箱,同事大概看了一下内容,就说我们编室刚出了“村落史”的书,而这边又是讲比较少见的村落文化的,问我是不是有兴趣,然后就把邮件转给了我。
其实,一般的书稿也没多大,几十兆就差不多了。但是这个邮件非常大,有几个G,我下载了很久。我也很纳闷,心想,“我一定要打开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下载下来之后,先看到了很多照片。图片就很直接,有一千多张。我从来没有真正看过东巴文化。我们去丽江或者其他地方旅游的时候,可能会看到当地为了营造文化氛围而有很多东巴文,但我们也看不懂,也没见过真正的“东巴仪式”和东巴。所以一打开照片,看到这些场景的时候,真的是非常震撼。
因为我是学人类学的,所以基本上对于这种少数民族的文化,或者说对于这种“他者文化”,我有一个喜爱的前提。刚好被我碰到了,我肯定不会让它从我手里“溜走”。光看这些照片,我已经感觉很有出版价值了。
虽然对于大众图书市场和普通读者来说,它可能是非常小众的。最多可能是去丽江或者泸沽湖旅游的时候,会听说东巴、摩梭人的“母系社会”,但也就是听说,基本上没有现在在市面上流通的、非常成体系的、系统地去介绍他们的图书。可能有一些纪录片,但是我觉得还不够深入。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他们自己讲的内容,可能更多的是学者视角或者记者去到当地,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表达出来,但是没有他们自己表达自己的内容,所以口述史很重要。所以我们想,还是很有必要把这套书给做出来。
「农民种子网络」的作者团队
+协助采访的纳西族伙伴
图片提供:丁振东
相信听了含笑的介绍,你对纳西族、摩梭人、东巴、东巴文化等的好奇心会更重了。
这么有趣、极具“抢救性记录”价值的《东巴三书》,还有些什么值得我们深度阅读一下的呢?
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将会继续向你介绍这套《东巴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