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之时,农民丰收节不仅是庆祝丰收的时刻,更是呈现农人的辛勤与丰富的农耕文化。让我们一同欢庆丰收,致敬每一位脚踏实地的农民,感受丰收背后的坚韧与智慧。
在内蒙古敖汉旗,农民们通过生态耕作与传统作物保种,改良土壤、提高产量,坚守老品种同时探索更多机会。
位于丽江金沙江畔的石头城村,农民们透过守护和创新本地作物延续传统。秀云姐十余年专注玉米育种,从只结三粒玉米到丰收,成为“玉米妈妈”。
敖汉农友智慧多
横沟子村的坡地
位于内蒙古敖汉旗的横沟子村有1500多亩耕地,过去将近一半的耕地是山坡地,坡地种植容易跑肥、跑土,所以在2年前政府支持做了“坡改梯”项目,坡地全部变为了梯田。坡改梯之后,梯田的土地是“生土”,横沟子村的村民们就用了多种办法来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收入。
横沟子的朱维明用山上林地的松针与农家肥一起堆沤,提高农家肥总量以便于撒播更多的土地;另一边,卢国兴家里养了几十头牛,牛粪成了重要的农家肥,堆沤后撒播到梯田上;农户还普遍在田边种植黑小豆、绿扎豆、紫芸豆等多种老品种豆类,可以改良土壤。
左图为横沟子村的黑小豆和紫芸豆;右图为梯田边上种植的绿扎豆(图:卢国兴)
农户刘海强种的老品种:小罩莲头黍子
瑞香生态农场占地50余亩,保留着谷子、黍子、玉米、豆类、蔬菜等上百种的老品种。农场主卢瑞香每年会少量种植不同的老品种,既是对比试验,同时也可以将种子银行中存贮的老种子进行更新,以保持其活性。这两年来,瑞香生态农场种植的老品种品种多、面积小,收获的谷子都是一小份一小份的,怎么处理变成了一个难题。瑞香姐在更新完种子银行之后,将剩余的所有谷子混合在一起,加工成“七彩小米”,得到了一些消费者的喜欢。
瑞香生态农场的老品种谷子(图:瑞香)
山坡地上的敖谷小米;积极学习和创新的敖汉农友们(图:瑞香)
从三粒玉米到丰收:
秀云姐的执着与收获
丽江金沙江畔的纳西村庄宝山石头城,村民大多自耕自足,家家户户菜园里都种了几十种本地蔬果。十几年前,农民种子网络来到这里,与大家梳理盘点当地传统作物,更协助社区建立了自己的种子银行。
牧牛科小组的张秀云走出了更远的一步,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农民育种家。她用本地和各地收集的玉米品种,成功育成了广受欢迎的「秀云一号」,被大家称为「玉米妈妈」。她利用任何学习机会,结合传统农耕知识,从开始尝试育种到今天已十年有余。
「玉米妈妈」秀云姐的十年耕耘,始终坚持
秀云姐回忆着第一次尝试培育新品种,羸弱的玉米秆只结了一颗长了三粒的玉米,但是她并没有因此放弃。金秋九月,她给我们展示了这三粒玉米的后代,玉米秆上果实饱满,拨开玉米皮是颜色各异,色泽鲜艳的多样品种,远超我们对玉米样子的想象。这些融入了她一年年心血和汗水的果实,在秀云姐眼中就像自己的孩子。今年,她又用收集的八个品种进行混合育种,收获的玉米也是细细小小,但是已经比十年前第一次尝试有了更好的结果。
在许许多多同样的山地小农社区,还有太多秀云姐这样辛勤耕耘的农民育种家,他们的收获也是小农社区未来的希望。
色泽鲜艳的多样品种,远超我们对玉米样子的想象
杂交品种和老品种玉米的对比
许多人农友、研究员亲临牧牛科探访秀云姐的育种之路
Autumn
秋分
撰文:艳艳、小超
图片:卢瑞香、卢国兴、小超、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