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由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农民种子网络团队等10家机构联合组织的「保障生态文化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与应对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危机」边会活动在哥伦比亚卡利COP16中国角成功举办。
农民种子网络、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秘鲁安地斯协会等机构的代表从社区、研究和政策等多个维度贡献了来自中国、秘鲁、加拿大、哥伦比亚的案例,吸引了约60人次参加此次活动。
与会人员合影
开启对话
重视土著居民与地方社区的力量
会议由中国环境规划院王金南院士致开幕辞。他在致辞中强调了土著居民和地方社区在确保粮食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性。王院士指出,土著居民和地方社区依靠丰富的传统知识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生态文化资源。然而,他们的努力往往被政策和社会所忽视。他呼吁大家通过此次活动促成对话,共同关注和支持这些群体,帮助他们在应对气候变化与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金南院士致开幕辞
一方水土一方人
共绘生态文化整体图景
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的宋一青项目研究员在主旨发言中由以“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体现一方文化”指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就地、活态保护利用对于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需要融入农业与环境政策,以应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等领域日益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则需要尊重与认可生态文化的多样性,以“美美与共”的姿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宋一青项目研究员做主旨报告
夯实地方社区的种子系统
促进生态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
上半场活动首先由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的研究员Krystyna Swiderska介绍生态文化系统的概念和框架,这一概念框架来自于对秘鲁、肯尼亚、中国和印度等多国地方社区经验的总结。她指出,在生态文化系统中,山地地区的土著居民和地方社区是种子系统、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重要的保护者,对于昆蒙框架目标和气候变化应对有独特贡献,需要更多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Krystyna Swiderska介绍生态文化系统的概念
来自秘鲁安第斯协会的Alejandro Argumedo分享了秘鲁马铃薯公园(Potato Park)的土著居民以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化整体观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物种与遗传资源的多样性,特别是马铃薯这一起源于当地的作物品种在当地人生活和观念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强调,传统农业实践和生态保护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生物多样性,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切实方案。
Alejandro Argumedo介绍秘鲁的生态文化保护经验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杨永平研究员以视频方式参加此次活动,他在视频分享中以云南民族地区的荞麦、芋头等案例,回应了农民为何保护多样性的品种、农民能不能保护好多样性的品种,以及农民用什么方法保存多样性的品种等关键问题。在这些案例中,他特别强调了地方文化存续与品种保护的关系,并以版纳植物园陆稻基因库为例子呼吁科研工作者与农民合作促进品种的多样性。
杨永平研究员做视频分享
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的王倩介绍了基于区域的保护区外有效保护措施(OECMs)在中国的潜力。她梳理了OECM的概念和历史起源,以及这一概念和措施在全球范围内的施行与推广现状,以及来自日本的经验。她在分享中除了分析OECM在中国落地与发展的广泛前景,也指出需要来自国家层面的战略来支持地方层面的积极行动。
王倩分析OECM在中国落地与发展的前景与挑战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秘书长侯远青分享了墨脱生态文化中原始森林的保护利用经验,通过生物多样性本地调查展示墨脱原始森林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多样性所受到的来自气候变化、经济发展的冲击。他通过社区案例介绍了兰花归野、树种繁育和自然教育等多种形式协助当地村民建立替代生计的经验,以乡村可持续发展探索发展与保护相兼容的解决方案。
鼓励社区参与,以可持续食物系统加强农业与自然的连接
承接上半场的讨论,下半场议程聚焦于「农业与自然的连接」这一主题。农民种子网络的李管奇以云南丽江的纳西族社区为例,介绍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开展情况,指出在在社区的日常生产生活中,食物系统是串联农业与自然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点。
李管奇带来云南纳西族社区行动案例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孙珊,以原产于美洲的洋姜为例,从土著居民的视角探讨了食物系统在生态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她以因纽特人为例,介绍了因纽特人的食物系统中不仅食物丰富,还包含当地人的食物观——将食物视为联系人与土地、水、生物的纽带。因此,一种基于传统食物系统的土著民生态学有助于自然保护方式的创新设计。
孙珊从土著居民的视角探讨食物系统在自然保护中的重要性
来自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中心的Marleni Ramirez分享了哥伦比亚一个以促进生物多样性为核心的社区创新案例,昆巴尔地区的山地社区为解决生计过于依赖牛奶生产,建立了基于当地马铃薯等多种作物的食物开发与生态旅游。她指出,这一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真正理解了食物系统在生态保护与生计发展之间的衔接作用。
Marleni Ramirez介绍哥伦比亚案例
最后,以视频形式参加活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许吟隆研究员,强调了提升农业和社区气候适应能力的必要性。他特别指出中国传统农业中所包含的生态智慧与适应理念,并以农业文化遗产为案例呼吁通过社区的参与来实现农业与食物系统的可持续转型,以及建立农业与社区的适应性。
闭幕展望,携手前行
会议的闭幕环节,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张林秀主任代表主办方感谢中国环境规划院对此次会议的大力支持,感谢十家联合组织方对此次活动的付出与贡献。
她指出,各位发言人展示的案例与研究成果表明,生态文化多样性和基于社区的种子与食物系统在应对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消失、气候危机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这将引领农业与食物系统向生物多样性丰富和气候韧性的方向转型。对于土著居民和地方社区,特别是小农户在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贡献必须予以认可。这些小规模的、基于社区的系统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张林秀主任做总结发言
她还特别强调,作为「身处南方,服务南方」的UNEP-IEMP,致力于南南、南北以及三方在气候变化适应、生态系统保护和生计发展之间的交叉、协同与促进。她希望与会者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关注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UNEP-IEMP可以动员来自中国科学院和其它机构的专家资源以提供能力建设。
最后,现场参与者还以简短圆桌的形式,围绕生态文化多样性展开了讨论。宋一青项目研究员提出了社区参与农业与自然多样性保护中亟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北京大学吕植教授提出关于如何让保护工作变得更为主流所接受,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知识如何协调等重要课题。其它与会者还讨论了如何开展合作行动让保护工作落地等问题。
圆桌讨论环节
与会人员分探讨各自的行动与挑战
诚挚感谢各个会议组织方与支持方: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
农民种子网络
乐施会(香港)北京办事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
国际山区原住民网络
秘鲁安地斯协会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图片:辛志统
回顾COP15:
图片: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