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由农民种子网络(注册名“南宁市绿种扶贫服务中心”)与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携手合作的参与式研究项目——“广西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与利用”荣获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后,该项目再度由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申报,并成功摘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社会公益类二等奖。
这两项殊荣不仅代表着科学界对该项目的正式认可,更彰显了农民与科研机构协同合作,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农家种就地活态保护与利用的重大意义。该项目不仅在实践中实现了创新突破,还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连接农民种子系统与公共种子系统的公平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从评估到探索:奠定合作基石
这一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始于1998年,一项针对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与中国国家级及西南省级农科院之间引种合作的评估研究。该研究由农民种子网络的发起人宋一青博士主持,致力于评估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玉米种质资源对中国西南地区贫困农户的影响。研究不仅着眼于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应用,更深入探索技术发展的脉络及其通过正式与非正式渠道的传播路径。
该研究发现,玉米作为西南山地社区的重要主粮作物,其遗传基础在过去十年中显著削弱。尽管全国玉米种质库收藏了近16,000份种质资源,但5个主要杂交玉米品种占据了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53%。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尽管保存了约2,700份玉米种质资源,其中1,700份以上为地方品种,但这些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利用却极为有限。过去20年中,仅有3个杂交种组合被使用,而14个杂交种均不同程度地源自同一个自交系。同时,随着现代品种的不断推广,几个省份的农民田地里的玉米地方品种正逐渐退化和消失。研究的核心结论指出,急需构建正规种子系统与农民种子系统之间的协作与互补关系,而非任其相互割裂与冲突。这一富有前瞻性的洞见,为接下来二十年的合作探索奠定了基调。
1999年,宋一青博士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与广西玉米研究所率先展开了一项探索:通过参与式选育种,搭建农民与科学家之间互惠合作的桥梁。参与式选育种的核心目标是确保研究工作紧密贴合农民的实际需求。研究人员与农民密切合作,大部分试验直接在农民的田地里进行。
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农民不仅仅是旁观者或辅助者,而是研究的真正合作伙伴,农民会将自己种植的农家品种与育种专家提供的材料相结合。由于农民的品种已经高度适应本地环境,育种结果更容易获得认可。一旦新品种被接受,农民会迅速开始繁育和分发这些种子。这一过程充满了活力,既是保护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也是改良作物品种的重要途径。
创新实践:“四去一留”提纯复壮技术的诞生
陆荣艳 马山上古拉屯妇女小组带头人
“90年代,这里的村民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以市场上的杂交品种来替代本地老品种进行种植。虽然杂交品种产量高,但却需要依靠化肥和农药的投入,结果导致土壤的退化和品种的不稳定。农户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日益严重,所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2000年,在广西马山古寨的上古拉屯,由陆荣艳带领的10名农户组成了参与式玉米育种小组。这个小组的成立,标志着广西小农户与科研机构正式开始合作。让我们以最早加入参与式选育种项目的上古拉屯为例,看看这种创新方式如何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户与科学院之间的种质资源和知识经验双向交流机制。
保护本地老品种的一大挑战,就是传统品种正在逐渐退化。项目团队发现,上古拉屯的农户并非不愿意种植本地品种,本地品种口感好、病虫害少,但有些玉米植株能长到2米以上,管理不便,还有一些品种产量较低,收成不太理想。
针对这些问题,广西玉米研究所的专家指出,玉米是一种异花授粉作物,如果在没有隔离的条件下种植,不同品种的花粉容易混合,导致品种不纯。此外,如果留种的数量太少,自花授粉的几率会增加,从而引发品种退化。经过多次在田间地头的交流,育种专家与农户共同探讨,最终提出了“四去一留”提纯复壮技术:
这项技术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有效提高了农户留种的质量,减缓了地方品种的退化速度。这项提纯复壮技术不仅成功应用于玉米选种,后续还被推广到其他作物的选种过程中。
2010年马山玉米试验现场评估
参与式选育:激活传统种子的再生之路
仅仅改良现有的本地玉米品种还是不够的。从2001年到2022年,项目团队引入了106份广西本地的玉米品种,包括墨黄玉米、墨白玉米以及桂糯2006等。通过与农户共同参与选育过程,先后选育了10个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种植的玉米品种,这些新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亩。
与购买常规玉米种子相比,使用农户自己参与育成的品种,累计节省了6万元的种子成本,同时还减少了12万元的农药和化肥等生产成本。这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还提高了玉米的适应性和产量。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对农田环境和村民健康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上古拉屯的参与式玉米品种选育活动不仅促进了当地社区种子的展示和交流,还催生了农民文化剧团的成立、社区发展基金的设立以及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运行。这些活动显著提升了妇女的能力和自信心,为社区带来了多重社会和经济效益。
“2+2”双重保护模式:
种子资源的共享与传承
2017年,上古拉社区种子库建成。自建成以来,社区种子库一直与社区种子田搭配使用,开展野菜驯化和玉米杂交试验。在社区种子库的基础上,三方(古寨社区、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和农民种子网络)首创了“2+2”地方品种双重保护模式。这一模式将社区种子库和广西农科院种质库(负责在地保护)与国家中期库和长期库(负责异地保存)有效结合:
上古拉社区种子库展示,更多的都在田间地头
自2005年以来,通过每年举办或参与广西参与式项目网络的种子暨乡土文化交流会,上古拉屯扩大了地方品种的种植范围,加强了种质资源的保护。同时,这些交流活动还引进了新品种,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此外,通过参与式育种、试种、示范和培训活动,当地妇女如兰金元、兰爱美和蓝海青等人的选育种能力、生产技能及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她们在社区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积极参与,尤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传承“打榔舞”等传统文化以及合作社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广西马山县古寨乡上古拉屯的案例展示了农民种子网络、广西农科院与小农社区三方合作的成果。他们通过参与式选育种项目成功解决了本地玉米品种退化的问题,并建立了“2+2”地方品种安全保护模式。这一模式有效保护了地方种质资源,实现了在地和迁地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可持续利用,使农民和国家都能从中受益。
手牵手,小种子,大未来
在过去20年的合作创新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拥有传统知识的农民与现代育种专家的合作非常成功。他们互学互补,取得了显著成效。参与式选育种试验也从玉米扩展到水稻、蔬菜、大豆等多种作物,针对地方品种开展的选育与改良试验,有效提升了作物的性状和在地适应性。我们协助农户登记了1000多个农家品种,并推动建立了50多家社区种子库。项目试点也从最初广西的6个村庄扩大到全国10个省份的40个乡村社区。
2019年广西社区在隆安更丹屯交流
广西马山古寨乡上古拉屯的成功,离不开农民种子网络与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长期的技术支持和能力建设。同样,农民种子网络的实践创新,也受益于小农社区、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发展机构以及政策制定者的认可与支持。这份来自多方的支持与信任,让我们更有动力继续前行。我们将不懈努力,把工作拓展到更多地区,让小小的种子为更多农户和社区带来可持续的发展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