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生前最后一次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 全面指出“四人帮”的政治问题

文摘   2024-12-20 06:03   山东  

耕耘“食”光·更新“味”来 

19755月3日深夜,毛泽东把在京中央政治局委员召集到他的住所。除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外,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由毛泽东指定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王海容、谢静宜、唐闻生等人。大家到齐后,毛泽东开始发表长篇讲话。这是几年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表谈话时间最长的一次。与会者心里都清楚,毛泽东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并且发表这样长时间的讲话,其分量是很重的。

首先,毛泽东指出,只批经验主义是错误的。毛泽东一开口,就做自我批评。他说,我自己犯了错误,犯的错误是没有看出来张春桥那篇文章(即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一文)中主张批经验主义,把讲经验主义的问题“放过了”。接着,毛泽东指出,张春桥的文章要批经验主义,江青、张春桥在上海机床厂搞的10条经验,也是批经验主义,这是错误的。错误就在于没有批教条主义,因此,这样搞,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都是修正主义,为什么只批经验主义?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教条主义的危害是很大的。28个半布尔什维克统治党达4年之久,他们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帜,凡是不赞成他们主张的,就要挨整,给我们党造成了重大损失。毛泽东还特别指出,在历史上,表现为教条主义的“左”倾机会主义分子当政时,我是挨整的,周恩来是挨整的,朱德是挨整的,邓小平也是挨整的。他还说,在现实中,“左”倾主义、教条主义的危害也是十分严重的,在教育界、科学界、新闻界、文化艺术界影响很大,教条主义还愚蠢到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程度。对此,毛泽东举例说:原来,教条主义者说吃鸡蛋不利于身体健康,害得我两年不能吃鸡蛋。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不光指出了只批经验主义是错误的,而且揭露了“左”倾机会主义的面目,矛头明显指向“四人帮”。

第二,毛泽东严厉批评“四人帮”搞“三箭齐发”,搞批林批孔,又批经验主义,还批“走后门”。对于这“三支箭”,毛泽东只同意放第一支——批林批孔,因为批林批孔是他提出的。对于第二支批经验主义,毛泽东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上一开始就讲了。因此,他接下来专门讲的一段话,就是否定“四人帮”的批“走后门”。毛泽东说:现在走后门的人有成百万,也包括江青、张春桥你们自己在内,我也算一个。我送几个女孩子到北京大学去上学了。她们当了5年工人,提出要去上大学,我没办法,给谢静宜等人说了,他们不得不收。这些上大学的人,也不是坏人,上大学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批?毛泽东这些话的更深层内涵是:江青、张春桥等人批走后门,是有他们的目的的。这些目的,一是借此攻击老干部,二是把批林批孔斗争引向批经验主义,整老干部。总之,他们的矛头就是指向老干部。毛泽东首先把自己列在老干部的队伍里,站在“四人帮”的对立面。他说:我也是“走后门”的。你们批“走后门”,“我也是一个”。

第三,毛泽东在这次讲话中深刻地指出:“四人帮”的问题,是“三要三不要”的问题。他特别强调:“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不要搞‘四人帮’,你们不要搞了。”毛泽东提出“三要三不要”原则,原本是在发生林彪事件后,专门提出来的。现在,毛泽东把它用到了“四人帮”身上,认为“四人帮”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三要三不要”的问题。毛泽东针对“四人帮”说:九大、十大都讲过这三条,但是,有的同志就不信这三条,就是不听我的,把这三条都忘记了。毛泽东的这些话,向中央政治局的同志点明:江青、张春桥等人搞了一系列不正当的活动,是在背后搞鬼,是在搞分裂,搞阴谋,搞修正主义。

第四,毛泽东尖锐指出:党内存在“四人帮”,你们不要搞“四人帮”,他在谈话中说:不要搞“四人帮”,你们为什么不和200多个中央委员搞团结?搞少数人不好,历来不好。他的这些话,不仅明确指出了我们党内存在“四人帮”这一集团,而且指出“四人帮”是与全党格格不入的,是与200多个中央委员“不团结”的。

第五,毛泽东专门批评江青搞“送材料”那一套不正当的做法。他针对江青说:不要随便,要有纪律,要谨慎,不要个人自作主张。有意见,要在政治局讨论,经政治局通过后印成文件发下去,不要个人擅自以中央的名义发表意见,也不要用我的名义。我是从来不送什么材料。毛泽东这段话,明确否定了江青到处送材料的做法。

第六,毛泽东指出,“四人帮”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针对江青等人说:你们在上海机床厂搞的10条经验,一个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批经验主义的人,自己就是经验主义。这些人的马列主义不多,又不做自我批评,不是什么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在这次谈话的最后再次重申了“三要三不要”原则,强调“要马列不要修正”,这些话都是指向“四人帮”的。

毛泽东的这次长篇讲话,比较全面地指出了当时“四人帮”的政治问题,揭露了“四人帮”问题的实质。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委以上的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7118人,因此这次大会又称“七千人大会

196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参加北京科学讨论会的各国科学家时和郭沫若在休息室亲切交谈

1974年11月,毛泽东和邓小平在长沙亲切握手

  • 毛泽东公开表示支持邓小平你要把工作干起来

1975年5月3日深夜,毛泽东召集政治局开会,在谈到姚文元的《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新华社的《关于报道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问题的请示报告》和上海机床厂的十条经验时说,这些都“讲了经验主义的问题我放过了”,“一个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也没有说教条主义”。他还说,因为眼疾不能看东西,只是听了一遍,所以,“我自己也犯了错误……我没有看出来”。毛泽东强调: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他还说:“我看批判经验主义的人,自己就是经验主义。”“我看江青就是一个小小的经验主义者。”毛泽东再提30年前旧事,明确表示,那时“邓、毛、谢、古”抵制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受到排挤打击,是不公正的,是错误的。他望着邓小平说:“其他的人都牺牲了。我只见过你一面,你就是毛派的代表。”这是毛泽东主持召开的最后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他公开表示支持邓小平,不允许以批“经验主义”而干扰全局性的工作。

不久,中央政治局又召开会议,重点帮助和批评江青。邓小平驳斥了江青等人的无理指责,政治局其他同志也相继发言,就“批判经验主义”和“四人帮”问题,以及以个人名义送材料的错误做法和“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错误提法,进行揭露和批评。“四人帮”都做了自我批评。江青平日里不可一世,此时迫于压力也不得不做检查,并且还给毛泽东送去书面检讨说:“我对不起主席、政治局的同志们,更对不起小平同志。”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是不符合主席安定团结和三要三不要方针的”,表示“有信心和决心遵照主席的教导、党的要求去改正错误”。

明清古画名家亲笔手绘 闲鱼扫码

几天后,邓小平向毛泽东反映了江青等的表现。毛泽东高兴地说:他们几个人现在不行了,反总理、反你、反叶帅。现在政治局的风向快要转了。毛泽东对邓小平还满怀期望地说:“你要把工作干起来!”邓小平表示有决心、有信心干好工作,只是“反对的人总有,一定会有”。毛泽东笑着勉励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7月,毛泽东根据叶剑英的建议,决定由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的日常工作。

  • 毛泽东恼恨邓小平对“文革”的态度无非是第二次被打倒

1975年9月下旬,毛远新来到毛泽东身边,情况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那年,毛远新36岁。他由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文化大革命”中造反,后来担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沈阳军区政治委员。他是毛泽民的儿子,父亲牺牲后,小时候曾在毛泽东家住过。可能是大弟毛泽民过早罹难的缘故,或许是毛远新的机灵可爱,在下一代亲属中,毛泽东和江青都比较喜欢毛远新。9月28日,毛远新随中央代表团前往新疆,参加新疆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庆祝活动。10月10日,毛远新路过北京时,便被通知留在北京,成为病重的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之间的“联络员”。

毛泽东和政治局之间的信息,都由毛远新上传下达。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当时政治局就多有议论,但是,考虑到毛泽东的身体状况,还是采取了克制的态度。

长按图片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

季新浆 天然朵状 顺丰直发 保鲜到家

毛远新两次向毛泽东汇报说:“社会上有股风,就是对文化大革命怎么看,是肯定还是否定,成绩是七个指头还是错误是七个指头,有分歧。”他尤为着重地指出,这股风“似乎比七二年批极左还凶些”。“我很注意小平同志的讲话,我感到一个问题,他很少讲文化大革命的成绩,很少提批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三项指示为纲,其实只剩下一项指示,即生产上去了。”

毛远新的这番话正中毛泽东的意。毛泽东常说一生做了两件事,后一件事便是“文化大革命”,他老人家晚年就担心这份政治遗产被人否定。为此,他找邓小平谈了两次话,邓小平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谈话不欢而散。从此,他越来越相信毛远新的汇报和判断,认为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一是不满意,二是要算账。

这时,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冰等给毛泽东写信,反映校党委书记迟群等的问题。信中说:迟群因个人野心没有得到满足,便攻击中央领导人;毫无党的观念,搞一言堂;任人唯亲,封官许愿;等等。毛泽东看过信后很不满意。10月19日,毛泽东在会见外宾后,对李先念、汪东兴等说:“现在有一股风,说我批了江青。批是批了,但江青不觉悟。清华大学刘冰等人来信告迟群和小谢。我看信的动机不纯,想打倒迟群和小谢。他们信中的矛头是对着我的。”“我在北京,写信为什么不直接写给我,还要小平转。你们告诉小平注意,不要上当。小平偏袒刘冰。”

自邓小平复出以后,特别是1975年主持工作以来,毛泽东一直对他有所倚重,希望他在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前提下,解决各类错综复杂的问题,使党和国家由大乱走向大治。所以,即便是“四人帮”轮番告状,毛泽东都不置一词,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邓小平。然而,这一切都不能违背那个大前提,而恰恰于此,他们的思想认识是那般的不同。

邓小平对于江青等的攻击早有精神准备,他说:“这样做,无非有人讲‘还乡团’来了,复辟了。”“让他们骂好了,打着反复辟旗号的人自己要复辟,打着反倒退旗号的人自己要倒退。”“老干部要横下一条心,拼老命,‘敢’字当头,不怕,无非是第二次被打倒,把工作做好了,打倒了也不要紧,也是个贡献。”

这些话传到毛泽东那里,老人家确实不高兴,但是,他还不愿把邓小平推到对立面去,让毛远新继续去同邓小平谈话。邓小平表示,我的工作有缺点、错误,可以做自我批评。但是,他又对毛远新说:你的描述,中央是整个执行了修正主义路线,而且是在所有领域都没有执行主席的路线,这个话不好说。我主持中央工作三个多月是什么路线,全国的形势是好一点还是坏一点,实践可以证明。

毛泽东还让毛远新开会帮助邓小平,并且特意嘱咐,此事“不可告诉江青,什么也不讲”。显然,毛泽东不愿把事态扩大,希望邓小平“有个转弯”,按照他的“三七开”的基调,对“文化大革命”做个决议。可是,邓小平却拒绝了,毛泽东十分伤感和失望。两个倔犟的老人,就“文化大革命”的态度问题,竟是如此地各执己见,互不相让。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中,对此有过一段生动、真实的记述:

毛泽东让邓小平主持作这个决议,一是让邓小平这样对“文革”有看法的人来作这个决议,可以堵住对“文革”持异议的人的嘴,让人不敢再唱反调。二是毛泽东再给邓小平一个机会,让邓小平改变观点。毛泽东对邓小平,真应该说“仁至义尽”了。分析毛泽东的内心,他既真心地赏识邓小平的才干和品格,又恼恨邓小平对“文革”的态度。他对邓小平一再留情,是希望邓小平能够就此妥协,顺从了他这一个最后的心愿。毛泽东实在太老了,太疲倦了,这一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他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所进行的选择,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想再变动了。但是,令毛泽东悲哀的恰恰却是,邓小平具有和毛泽东一样的性格,也是一个在原则问题上绝对不会让步的人。

  • 往期选粹

江青法庭辩称:我抄刘少奇家有错吗? 

解决“四人帮”  叶帅担心北京郊区某坦克团:万一有人被煽动把坦克开进北京城怎么办? 

9.13林彪座机坠毁前后的空军指挥所  吴法宪:派歼击机拦截

我是:盛丰颐养园,每天都有文章更新,常常阅读啊。不妨给予一点赞赏,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文末“写留言”可获得10元优惠券

用于在微信店铺购买蜂场天然蜂蜜、蜂王浆

纯天然无添加顺丰包邮直发

济泉黄岩蜂蜜董事长王依增(右)宣介产品

手淘扫码 顺丰直发 新鲜正品 甜蜜到家

以下全网最低价 限时七日内

长按图片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

深山直采 品味百花盛开的甜蜜


盛丰颐养园
耕耘“食”光 · 更新“味”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