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食”光·更新“味”来
在1952年全军评定军队级别时,确定为一等一级(也就是“军委主席副主席级”)的只有三人,他们在1955年军队授衔时也位列十大元帅的前三位,即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等人则被定为二等一级(即“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十大元帅中,彭德怀位列第二,林彪第三;共和国国防部部长,首任彭德怀,第二任林彪。
新中国成立前,林彪从来没有担任过军委副主席,当然也就无法和身为军委领导人的彭德怀相提并论。
从党内地位看,林彪于1925年入党,比彭德怀早了3年。1945年6月中共七大选举中央委员,按得票多少排名,获得541票的林彪高居第七名(满票543票),而正在华北工作座谈会上受批判的彭德怀仅居第33位。但彭德怀仍成为七大选出的13名政治局委员之一。1955年4月,林彪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这是他第一次进入政治局,比彭德怀晚了整整10年。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彭德怀与林彪都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不过,仅过一年半,林彪就在1958年5月的中共八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副主席,成为中央五位副主席之一,在毛、刘、周、朱、陈、林、邓七常委中,排名第六,成为中共最高层的核心成员。林彪党内地位一跃而在彭德怀之上,只是军委日常事务主持人还是彭德怀。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衔授勋典礼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真,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随后,毛泽东主席将元帅军衔的命令状分别授予了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0人
元帅授衔后合影
林彪视察海军舰艇
新中国成立之初,林彪在政坛、军界并不活跃。朝鲜战争爆发后,林彪作为志愿军司令员人选首先被提出来,可他不同意出兵并称病推托,毛泽东最后选择了彭德怀。当彭德怀也问起林彪如何时,“毛泽东大手一挥:‘不谈他,不谈他。他这个人打起仗来,谨慎有余,胆量不足,不谈他’”。其后,高饶事件发生,毛泽东要陈云前去提醒林彪:“不要再支持高岗了,否则,我们就和你决裂!”那个时期的林彪,似乎只有这么两件事。确实,彭德怀主持军委工作期间,林彪很少出席军委会议。休养,成了林彪这一时期的主题词。
林彪看似“闲人”,可毛泽东并没有将其“闲而弃之”。林彪在军内虽然暂时“转业”,可在党内的分量于50年代中期之后不断被“加码”:由中央委员到中央政治局委员,由中央政治局委员跃升为中共中央副主席。
明清古画名家亲笔手绘 闲鱼扫码
在1958年夏季之后,“蛰伏”的林彪开始“苏醒”了:5月底在北京召开的历时57天的军委扩大会议,他不仅出人意料地参加,还在开幕这天讲了话;一年后的庐山会议和北京的军委扩大会议,他同样亲赴会场,表现相当活跃……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有两次将习惯“躲会”的林彪专程接到会议现场:一次是1959年7月中下旬,要与彭德怀“摊牌”,林彪被接到庐山;一次是1966年8月初,北京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要拿下刘少奇,林彪又被接到现场。就在这两次会议上,也是党内两次政治风暴骤起之时,林彪都如期做了一针见血的表态。前者,林彪指斥彭德怀是“野心家”,自己随即取彭而代之,成为军委第二号人物;后者,林彪取刘而代之,成为中央第二号人物。
无论是取代彭德怀还是刘少奇,林彪的“上位”,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1959年8月18日,刚被指定为军委工作主持人的林彪在军委主持的第一次会议,就是对彭德怀进行猛烈的批判。《彭德怀全传》这样形容会议主持人林彪的作态:“他浓眉倒挂,脸色阴沉地坐在主席台上。新‘出山’的林彪虽然竭力想显示出一个成熟领导人的公正与矜持,但他还是一次又一次用挑动性的插话把会场上的斗争引向白热化。”
在彭德怀落难之时,继任者林彪不是在背后,而是于正面直接狠狠刺彭一刀。彭德怀对林彪已无须多言。无论是在庐山,还是在北京,这两次会上林彪对彭德怀的指斥乃至所加的罪名(“野心家”“阴谋家”等),都未见火暴脾气的彭德怀当时对林彪有“怒发冲冠”的记述。在林彪大红大紫之时,身处囚室的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给周恩来写信、给中央文革写信,谈自己的处境,“奇怪的是,他没有给‘副统帅’林彪写过信”。
然而,就结局来说,林彪并不比彭德怀好过多少,而历史对二人一生的评价却高下立判。
长按图片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
秋季新浆 天然朵状 顺丰直发 保鲜到家
60年代末期,毛泽东对林彪的看法日益负面,除1966年7月8日那封写给江青的信中已经有所流露外,以后对林彪的一味吹捧,由反感、不满到厌恶,特别是对什么“四个伟大”“一句顶一万句”等等,说:“讨嫌,总有一天统统去掉”,“他有些话说得不妥嘛”,“你说过了头嘛”,“‘大树特树’,名曰树我,不知树谁人,说穿了是树他自己”。
对林彪的高调阿谀,毛泽东还保有一分冷静。1971年之前,毛泽东除对林彪的一些说法极表不满外,对林彪的一些做法也略带含蓄地提出批评和警告:诸如让夫人(叶群)当自己的办公室主任,把儿子捧为“超天才”,“一号号令”调动全军,“炸平”庐山之举,缔造者与“指挥”脱节……
不能指挥军队吗?毛泽东耿耿于怀,说:“缔造的就不能指挥呀”,“缔造者、领导者也不是少数人,也不是我毛泽东一个,也不是你林彪一个”,军队要谨慎,首先不搞山头主义……
1969年10月,林彪“先斩后奏”,一个号令,一夜之间调动全军部队;1970年8月在庐山,那么多军队高级干部群起跟着林彪的步调……林彪所显示的能量,“在毛泽东看来,已有尾大不掉的危险了”。
多少年以后,有人对林彪是否有权调动部队进入临战状态,做了种种论证。但有观点认为,林彪此举非同小可,“此例一开,就造成一种既成事实:副统帅可以不经过统帅而在一夜之间调动全军进入临战状态”。
可以说,在1970年前后的一个时期,毛泽东对林彪的不满日益加深,对他的许多提法、做法已由不满发展到厌恶了。对林彪主持的军队工作,毛泽东也时有批评,说:过去我们部队里搞军事训练、制式教练,从单兵教练、排教练、连教练到营教练,搞五六个月的时间。现在是只搞文不搞武,我们的军队成了“文化”的军队了。
尽管林彪晚年一再小心翼翼地“夹紧尾巴做人”,可还是“偶尔露峥嵘”:一通“政变经”,直说得是人人自危;“林副主席直接指挥”,俨然已是“号令天下”;身为林办主任的叶群颐指气使,稚嫩的林立果也成了“超天才”……林彪和他身边的人,还是骄傲了,甚至狂妄了……
令人可叹的是,彭德怀听到林彪出逃的消息后,先是难以置信,后竟认为林彪的下场应该也是和自己一样,被关在旁边的囚室中,甚至以为是把林彪杀了,不相信他会外逃。彭德怀还要看管人员打电话给周恩来,说:“这样把林彪杀了我有意见,他死我不同意。”
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机毁身亡于蒙古温都尔汗,终年64岁。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病逝于北京解放军301医院,享年76岁。
彭德怀主持军委工作7年,林彪主持军委工作12年。倒台前,二人的职务:前者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委员(此时军委未设副主席、常委)、国防部部长;后者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就倒台前的地位、声誉来说,彭德怀更是无法同林彪相比拟:林彪作为当时唯一的党中央副主席,是被写入党章的毛泽东的“接班人”,还被称为“副统帅”,是被亿万人民“敬祝”为“永远健康”的中国第二号人物,是毛主席“最好的学生”。
彭德怀对自己去路的想法,是辞掉军队一切职务,解甲归田,开荒种地。林彪对自己去路的选择是出逃,逃得越远越好,不是蒙古,而是苏联……
彭德怀、林彪,担负的都是军委第一副主席角色,地位极其重要,作用极为突出,其言行指向,真是动见观瞻。
对于彭德怀,毛泽东是怒气、火气多一些。毕竟,“刚愎自大”“自以为是”的彭德怀总是“直面”挑战,不是“意见书”就是“下战书”,一写就是洋洋万言,引得毛泽东怒不可遏……
对于林彪,毛泽东失望、痛苦的情绪就更多一些。特别是林彪外逃,对毛泽东应该是一个最大的触动:跟随自己40多年,这个当年的“娃娃”团长,从军长、军团长、野战军司令,到军委副主席、全军副统帅……毛泽东是一路栽培,甚至充满呵护之意,结果不仅分道扬镳,还要逃往当时敌对的苏联,能不失望、痛苦、愤怒?
毛泽东看错了林彪,心里很不是滋味。
1971年10月26日,毛泽东对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谈到林彪,说:林彪搞鬼,我有觉察,就是没有想到他跑到外国,更没有想到他坐的那架三叉戟飞机摔在蒙古,折戟沉沙。
1972年1月、10月,毛泽东在两个场合说道:“我就一个‘亲密战友’,还要暗害我。阴谋暴露后,他自己叛逃摔死了”;“我的‘亲密战友’啊!多‘亲密’啊!”
林彪事件,对毛泽东身心的打击与触动极大,身边工作人员明显感到老人家的精神状态大不如前,并在1972年2月12日晨突然休克。晚年,毛泽东对南北朝诗人庾信的《枯树赋》异常感怀:“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往期选粹
往事钩沉:江青死后 山东老家市委书记致信李讷“叶落归根 江青可以葬到家乡”
我是:盛丰颐养园,每天都有文章更新,常常阅读啊。不妨给予一点赞赏,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文末“写留言”可获得10元优惠券
用于在微信店铺购买蜂场天然蜂蜜、蜂王浆
纯天然无添加顺丰包邮直发
以下全网最低价 限时七日内
长按图片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
深山直采 品味百花盛开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