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关系中的理想境界
实际上,婚姻中所谓的完美关系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在婚姻关系中有这样的假设和期待,并不为过。即使说完美关系难以实现,但是我们设定一个理想状态仍然是可以的,也是有助于婚姻关系相处的。因为我们在平时的临床的咨询当中也会发现,如果在婚姻关系中,任何一方在努力改善关系的时候,如果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期待的理想关系,或者说最佳状态是怎样的,就会很有用也很有帮助。
//
文:陈珏
第一个我们要讲的是婚姻关系,双方都能够为自己负责,这不代表完全不为对方做事情,或者不理会对方,但是为对方做事的时候,不会去变成一个过度高功能和低功能的互惠模式,简单一点讲就是关系双方,一方无所不能,一方无论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依赖对方。或者说是深陷这其中的模式,并习以为常。一碰到家庭当中有重大的变故的时候,最典型的是高功能的一方,如果有变故,生病,辞职,或者说有外遇了,那低功能的一方就会呈现出很大的情绪波动,比如不能独立自我等等。所以如果在高度自我分化的双方关系中就不会出现依赖对方来成就自己的幸福感或情绪满足,而是会将幸福感或情绪满足视为自己的责任,并且有自我而承担。
不仅在情绪上负责,还必须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让情绪成为关系双方的包袱,为自我情绪负责,也包括不为对方的情绪承担责任,这样的关系不是缺乏情绪敏感度,而是认为对方有足够的能力,负责自己的情绪,因此无需越俎代庖。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做起来很难,在我们日常的夫妻关系中,我们更多地是出现情绪融合的状态,也就是说,一方每天都是根据另一方的情绪而决定自己的心情的。你开心我就开心,你焦虑我就焦虑。
第二个,高度自我分化的婚姻关系,双方是有交流的,他们跟对方会有足够的相处时间,充分理解彼此在对方心目中的意义。而且只做自我表达,不代替对方发言,这一个部分,我们在后面在会去详细的描述讲解。
第三个就是关系双方只负责界定和诠释自己的想法和立场,并且传递给对方。我们说,婚姻关系中,不仅仅是简单的夫妻关系,还会涉及到双方背后的各种关系。所以更需要双方多人清楚自我的需要,而不是卷入。
第四个表现就是觉察力,觉察力也是婚姻中理想关系的一项特色,这种能力是随着自我分化程度的增加而自动提升的,当我们获得理解自我情绪并为之负责的能力。所需要的是培养对于自我内在情绪的觉察能力,能够准确觉察他人情绪的能力,觉察力在婚姻关系当中犹如润滑剂,是关系在轨道上保持顺畅运作,觉察力的生存有赖关系当中的个别成员对于自我的充分认识。
如果我们不明白自我在情绪层面是如何,就是如何出现的,那么觉察他人情绪的任何意图,都不是真正的觉察,而是对于他人自我界限的一种冒犯。也就是说,你要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生气,有时表面看起来是为老公今天晚回来生气,这件事情实际上是老公晚回来,这个行为激发了自己从小的时候,爸爸经常晚回来后,妈妈就跟爸爸吵架的场景,因为害怕这个场景的出现而生气。所以这一个部分觉察力在我们婚姻关系当中非常非常的重要,我们很多时候。我在我的课程当中,也无数次讲过家庭关系当中的所有的行为,最重要的是首先是要能看到。看到就能觉察,有了觉察就意味着改变的开始。
▼ ▼ ▼
通过这个上面的这个四个表现也充分的体现了理想的婚姻关系,实际上是在存在于高度的自我分化当中,其最重要的三个特性就是:一个与对方在情绪上要有所区隔,第二个在姿态上平等,还有就是开放沟通。
//
区隔,就是与对方在情绪上有所区隔,这是所有关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理想的婚姻关系中,双方都不会在关系中失去自我,就是因为双方都拥有完整的自我界限的缘故,双方都不会被关系融合所卷入,无论是否在关系中都是以个体性的自我来自主运作,不依赖对方提供支持,也不会期待透过关系来弥补心中的缺憾,让自己完整。但是当我们不在关系当中的时候,比如说我们离婚了,我们不是夫妻关系,你到底还能不能一个个体的状态来,去完成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这一方面实际上是我们很多家庭,很多夫妻双方都要面对的,有的离婚了,以后相互仇恨,所以这是个问题。
换句话说,任何一方对于是否要回应对方的情绪焦虑,都拥有选择权,如果双方在情绪上是区隔的。任何焦虑经验都不会恶化成痛苦的情绪交换,也不会以情绪模式作为最终解决,在情绪区隔的关系中,双方不仅对彼此有较少的情绪性反应,还会有能力在情绪与思想之间做选择,有了这项能力,面对对方焦虑的时候,就有可能保持冷静,只要其中一方能保持冷静和理性,焦虑就不会升高。这也代表了关系本身不会因为任何一方所发出的情绪而承受负担,相反的,双方都有能力充分管理自己的情绪,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之后,任何一方为关系所带来的影响都是充满体谅和建设性的,但是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我举个例子,比如老公,今天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情绪不太好,心情不佳,回到家后,老婆看到了。如果老婆是个情绪融合的状态,也就是说低自我分化的,那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老婆对着躺在沙发上休息的老公说,“你凭什么就不能够好好的帮我去做家务,你是不是觉得我今天做的。我又不是你的保姆,你什么都不做,还不给我好脸色”等等,一系列的牢骚,埋怨使得关系紧张,如果老婆是高自我分化的,那同样的场景,老婆可能会说,“老公,今天你看起来有点心情不太好,是不是有点不太舒服吗,需要我做点什么吗”,如果老公说不需要,那也就会给老公空间啊,不会唠叨和埋怨。那我们刚刚前面说的那个模式,就是的自我分化的老婆的这种模式也就是我讲的专题课当中关系中的情绪模式中的一种模式,冲突模式中的追逃模式。
第二个特性,那就在姿态上或者说人格上的平等。
理论上,自我分化程度或者情绪成熟度相同的两个人,才会有兴趣花时间相处。因此,在任何伴侣关系中,基本上会呈现出对等的情绪成熟度。那有人或许会疑惑,如果是这样,那么过度高功能低功能的姿态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即使自我分化程度相当,任何伴侣关系都具备一种影响力,可以增长其中一方的功能,同时使另一方妥协。到最后,其中一方的状况比另一方更好,并且呈现不对等的模式。
在理想的关系中,彼此平等是关系模式的根基,在高度自我分化的关系中,平等已然存在,无需刻意培养。这种平等不是根据一个人有多少能力优势而定。而是一种关系,立场是关系当中个别成员所采取的模式。一个成员承认对方的才干,责任,自由度跟自己是同等的,互相尊重,经常被视为关系成功的要件,而姿态平等,人格平等,正是互相尊重的基础,比如说全职妈妈,她同样的是被尊重的。并不是说在外面挣钱就会高于在家做全职妈妈的这个,这就是不平等的。而无论你是做全职妈妈,无论你是在外面非常成功人士,在婚姻关系当中,在家庭关系当中一定是姿态平等,人格平等的,你同时也是相互尊重的,只有双方在平等的关系中,的确才会为对方做事,也会依照兴趣和能力分摊工作与家务,因此,如果双方都能够将自己与对方视为平等,就能改变现状和自我分化。
第三个特性,开放沟通,这一点非常非常的重要。
来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夫妻,最常抱怨的是我们无法沟通,然而,任何关系模式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有效沟通便无法运转,这也是我在很多课程当中,或者咨询当中也都讲到的,为什么很多人,无论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当你发展到说你没有办法正常的沟通,没有办法进行有效沟通,那这个背后一定是你们的关系,首先出了问题。
针对沟通问题底层的模式进行改善,沟通问题多半会自动迎刃而解,显然,与其说沟通是个问题,不如说是一种预兆,真正的问题在于关系模式本身,关系模式之间互有不同,每种模式的沟通也相对有所差异,虽然不应该将沟通与问题混为一谈,但我们看关系中的情绪中的五种不同模式是如何影响沟通的,就可充分认识到沟通,反过来说,解释关系中的沟通状态,就有可能辩认出沟通背后的关系模式。
我们在以情绪梳理模式为例,其中沟通最严重受到限制,这当然不代表双方毫无互动,而是两个人之间有一种情绪激发,会在双方互动下产生。只不过这种互动是根据情绪而反应,这类反应只会进一步为沟通带来更多的限制,关系疏离的夫妻当中,自然也有看似无话不谈的。但是都只谈论一些彼此认为不重要的事情,而且小心翼翼的避开重大的一些话题,这一类型的夫妻,或者说亲密关系,往往在空洞的聊天之下,对于彼此之间的真实距离浑然不觉。
因此,在疏离的关系当中,有意义的沟通就会越来越少,最终消失无踪,情绪切割模式真正发生之前,或许语言沟通早已完全中断,我再多说一句,情绪切割我们前面没有提到。在我的课程当中会讲情绪切割的模式,就是一个关系中断的模式,实际上在婚姻关系当中,更多的表现就是离婚。所以说,在理想的沟通状态下,对话应该是开放的,谈论的是有意义的主题。
现实生活中,夫妻对于关系的描述经常出人意料,他们会经常会说,双方多年以来都觉得关系很蛮好的,或者说还算满意。但是你详细的了解了他们的婚姻以后,却发现他们向来缺乏理想沟通的状态,这种现象说明了情绪系统中的模式,对于抚平焦虑是多么的有效。如果关系双方都具有良好的倾听技巧,就会进行高度自我分化的沟通,当然,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倾听者,其困难程度恐怕不亚于成为一名沟通清晰、直接、不出于情绪性反应的表达者,我们在临床上面训练一名治疗师,咨询师,成为合格的倾听者,所需的时间有时候要花很多年很多年,倾听的重点在于一种能力,能够从说话者的叙述中分辨出他的焦虑,表达者的焦虑会对倾听者造成干扰,因此,说话的时候用对方听得懂或听得进去的方式。
▼ ▼ ▼
进行沟通若能妥善处理个人焦虑,一般都会达到更为理想的沟通层次,在关系中一再倾倒情绪垃圾,情绪垃圾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模式,只要能够承担并且负责处理自己的焦虑,沟通便会有所改善。当然,另外还有一种,说故事是让别人听见自己的一种绝佳方式,很多人天生就会说故事,有些人必须透过努力,才能成为说故事的人。能够把故事说的有声有色是一项美好的关系资产。故事充满创造性,有趣味,却能够提供持久的观点,而无需任何人去自我作为代价。我们不难猜测,在高功能层次的关系当中,由于双方高度自我分化的缘故,其中的沟通过程可能具备了一些技巧。
//
第一个就是基于思考的对话,由于个人承担并负责处理自己的情绪沟通,就不会因情绪而呈现离题现象也不会受到情绪影响而一再离题。也就是有可能在对方在场的时候把问题或讨论的话题,正确跟随着对方的思路,从头到尾思考一遍,对方所触发的情绪较低,便有可能跟随对方的思路。那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比较有能力针对讨论的主题,准确界定出自己最佳思考的结果并表达出来。
第二个技巧就是,沟通需要具有创意,双方互相顺着对方的思路来思考,个人的思考便会受到对方思考的启发,这份关系因此被会为对方带来正面的影响,虽然各自思考的时候比较多,其实许多有碰撞的想法都是来自于共同的思考。
那第三个技巧就是自我界定,高度分化的伴侣,虽然双方都不需要借助他人完成自我界定。但他们的自我界定过程却能够运用于思考为基础的沟通方式来达成。向对方说明自己的想法,或准确聆听出对方的想法,可以是自我界定方面一项严格的训练,一个人在议题中的立场,观点,信念在这个过程当中都会逐渐明确聚焦,学习在这样的脉络中向对方仅仅界定自我,会让你这个平日侵入他人界限的字眼,在绝大部分的沟通中销声匿迹,并且会从我认为或是就我看来似乎怎样的观点出发进行沟通。
第四个技巧就是具有意义的沟通。一旦双方都体验到对方是一个独立而平等的自我。就能够很自在地讲自我界定,准确将自我界定准确告知对方。其中也包括了自己在一体当中的个人想法和个人立场。同时,由于沟通不会带来情绪化的后果,双方对于充分沟通也感到更加自由,我们随着情绪历程中各项议题的改善,双方得以信任。对方不会对于所沟通的事情做出情绪性反应,而是会去思考。那这样的沟通确实就会为关系的本身和各自的生活带来积极的意义。
对于大多数有心追求理想关系的人的而言,情绪区隔,平等与开放沟通都只能算是目标。为了分别了解这三项目标,研究结果,意外发现三者之间的高度依赖性,越熟悉这三个要素,就越明白原来情绪区隔,平等,开放,这三个概念几乎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人长期思考情绪区隔及所有相关的概念,那么这个人就会顺理成章的,能够具备平等和开放的沟通。
或者说,如我们今天前面所讲的,想要在沟通中保持开放,却不接纳平等和情绪区隔的概念是行不通的,这三者的相互依存性,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现象。实际上开始改善其中的任何一个关系要素,都会带动其余两项要素的提升。
期待大家能够认真思考每一个内容,为能够获得自己理想中的婚姻关系而努力,也期待能够在未来的成长中,我们能够相互支持和陪伴!
end.
注:本文内容由爱果会第141期会时光语音整理。每月爱果会在会员群展开4期会时光分享活动,欢迎各位添加爱果小主(页面底部二维码)咨询入群。
文字:陈珏
配图:来源于网络
欢迎加入爱果会
▼ ▼ ▼
点击了解爱果会
加入爱果会
扫码联系爱果小主咨询
关爱孩子的成长,成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