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罡:爱果会不仅是面镜子,还是不焦虑父母的摇篮

文摘   母婴育儿   2024-07-19 14:00   广东  


我常常问自己,爱果会究竟是什么

爱果会简单地看就是一个社群,一个微信的社群,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社群,快五年了一直保持在近500人左右,相比其他几天就满群的社群可能慢太多了。但是我们爱果会,不是一个普通的社群。

之所以说爱果会不是一个普通的社群,有很多原因。

爱果会是收费的。收费,就说明爱果会是有门槛的,并不是说交费就一定能进来。爱果会是有底线的:有的人想进来,交费也进不来;有的人不想走,因为理念的问题,也得走。所以爱果会不是一个普通的社群。爱果会是在2016年8月份,由陈老师和我们原来的几位同事倡议组织起来的。爱果会最早的骨干成员也就是我们的学员。

近五年来,我们群里陆陆续续增加了许多朋友,有外地的,例如北京、杭州、温州、上海的,还有远在美国、加拿大的。非常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爱果会其实并不是陈老师,也不是我,也不是爱果工作人员,也不是这些骨干的学员。爱果会是无形的、流动的、情景性的。它是一个结构,是一个系统,也是一面镜子

爱果会是一个父母互助合作社,爱果会里面除了个别的孩子以外,大部分都是成年人,但是针对我们为人父母的身份来说,我们都是孩子。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几岁,我们为人父母的身份就是几岁。比如说你的孩子三岁,那你当父母的身份就是三岁,我的孩子今年十八岁,我做父亲的身份就是十八岁。在孩子出生以前,我们没有这层身份。如果家有几个孩子,那你的身份就有几重,对最小的孩子来说,可能三岁,对最大的孩子来说,可能是十五岁。既然我们做父母的身份都是孩子,那我们的父母身份也需要经历一个与孩子相似的心理发展历程,我们也同样需要三个维度。

我们作为父母的第一个维度是“建模子”。我们刚刚为人父母的时候寻找标准好父母的样板来学习,很多人看了很多书,听很多课,或是把自己的父母作为理想的样板。很多人加入爱果会就是抱着一个念头,想学学我和陈老师陪伴孩子或者抚养孩子的方式。其实我们俩初当父母的时候,也是像大家一样到处在寻找理想的样板。

我记得我们当年看的最早的育儿书就是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我们是通过这本书才开始了解,原来养孩子是有科学的方法的。虽然二十年以后,我们并没有培养出一个考上哈佛的女孩,但是我们依然觉得这本书对我们的启发特别大。我们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复制书里介绍的所谓方法,而是说这本书开启了一个窗口,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育儿的科学规律,所以我们又后续又看了卡尔威特的教育等等。这是我们最早看的书,后面看的就数不清了,可能几千本都有。

很多加入爱果会的朋友也是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育儿方法来作为自己培养、陪伴孩子的样板。每个人都是一样,每个为人父母都是一样。有了这个念头,我们才能够促使自己成为更好的父母、孩子需要的父母。

第二个维度,是“照镜子”。参加爱果会的朋友,一方面是为了找到理想的育儿方法,还有一层意思是想看一看自己是什么水平的父母。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有的妈妈在了解孩子断乳的心理过程,比如上了我的《成长与陪伴》课程,或在爱果会里听大家的分享,觉得自己的孩子刚好处在断乳时期,了解了孩子的心理过程,也知道了一些方法,自己在实践操作中去应用。实践之后,在爱果会的社群里跟大家交流,看看自己这件事情上的表现怎么样,有哪些好的地方,有哪些还需要提高的地方。再比如有的朋友,顶住了周围环境的压力,没有送自己两三岁孩子去上所谓的国学早教班。他把这个事情也分享在爱果会的群里,看看其他的父母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评价。有的妈妈坚决地没有把孩子送回老家交给老人抚养,她可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时她也会把这件事分享在爱果会的社群里,看看父母们会给她什么样的支持。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镜子。

比如说有很多贩卖焦虑的公众号或者文章,让父母们看完之后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个糟糕至极的父母。比如说“再不这么做,你的孩子就完了”、“按照这几十条,你的孩子才能怎么怎么样”,“别人的孩子都已经怎么怎么样,你的孩子还在怎么样”......类似这样的标题和内容,会让父母非常焦虑,觉得自己的孩子简直就是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还比如说,幼儿园、小学、中学、补习班的这些家长群。本来可能并不太焦虑的父母们,每天泡在这样的群里,浏览这样的文章,搜索这些东西,被各种网站的推送所包围。如此这般身处其中,就会把其他焦虑的父母当镜子来照,能照见的一定是自己的焦虑,原本不焦虑也会变得焦虑。

但是,如果你能够经常照一照爱果会这面镜子,可能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理解、赞赏和确认,可能你会看到更积极、更乐观、更有能力的自己的样子,也会看到充满了生机的、没有那么多所谓毛病的孩子的真实样子这对自己、对孩子、对家庭都有莫大的好处。

其实爱果会也是我和陈老师的镜子。我们通过大家的反馈,坚定了信心,体会到我们做的事是有意义的,是能给家庭和孩子提供帮助的,是值得去坚持的。爱果会能够帮助我们完善我们的理论,总结我们学习和讲课的经验,弥补我们的不足之处,也能让我们向大家学习很多的东西。

所以,我们每天也都照着镜子。

第三个维度,“拜把子”,就是互相学习。很多的父母学习了科学的育儿方式,但是在家庭、学校等环境里不一定能够得到周围人的认可。这些父母希望能找到和自己理念一致的组织,希望认识理念一致的人,希望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学习他们的经验,也希望对方能够了解自己,因为大家都有着共同的追求。

大家学到的越多、看到的越多、聊到的越多,就能看到有那么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甚至不同国家的父母,和自己的烦恼是相似的,和自己的育儿理念也是相似的。同时能看到别人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下来、有了收获,自己也就有了更多的底气。也有一些单亲妈妈看到别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用科学的理念抚养,长大了以后人格丰满,自己就有了更多的底气。

而这份底气,会被带到自己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自身的确信感,会极大地增加一个人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比如说你在爱果会泡了很多时间,再去走出这个社群跟其他人聊天,谈到孩子成长、科学育儿规律的时候,就会变得特别的有底气,因为你看到了很多东西,你看到了别人孩子成长的经历,你看到了背后的科学依据,别人可能就会被你感染,被你影响。

虽然大家在爱果会里把我和陈老师称为老师,但其实我们跟大家一样,我们最重要的身份都是孩子的父母,我们也对大家的个人和家庭充满了兴趣,也特别享受和大家亲密无间的交流所带来的乐趣。大家孩子的样子经常会出现在我眼前,有时候想到他们干的那些事儿,想到他们的那些样子、那些照片,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笑出来。

这三个维度不是只有一天的交流,或者每周四会时光微课的交流,而是每天的聊天每天的积累,比如:孩子吃药的问题、孩子断乳的问题、孩子大小便的问题、孩子离开父母的问题、青春期的问题。这些话题通过这三个维度的点点滴滴的交流和积累,其中的理念和方法就变成了爱果会父母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他们自己的个人成长、家庭关系、职场发展中,成了“外挂设备”,这才是最让人开心的事情。

我们身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高度焦虑的社会,大家在很多时候会受到环境的巨大压力。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去改变体制、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但是我们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希望爱果会这面镜子能够有更多的人用来照一照。

爱果会这面镜子还不够大、还不够完美,但是我们希望跟爱果会的全体朋友一起努力地把这面镜子做得平整一些,不要失真;努力把这面镜子擦得光亮一些,不要让它污损。我们也希望这面镜子能够帮助更多的父母和家庭,让父母们照见自己真实而优秀的样子,照见自己的孩子充满生命力、有光辉美好前途的样子。

我想引用一段科胡特的话来表达我的心境:“无论我们是多么失望地发现早期生命的理想自体客体的缺陷和局限性,但是当他们抱着婴儿时的我们的时候,他们的自信,当他们曾经允许我们的焦虑自体和他们的宁静融合时,通过他们平静的声音、或者抱持时,我们贴近他们放松的身体,他们的安全感将会被留存在我们的内心,作为引导性理想的力量和我们平静的内核,当我们在内在目标引导下,活出我们自己的生活时,我们就能体验到。”

这是一段非常专业的、晦涩的、充满了各种专业名词的段落,我简单的翻译一下:我们泡在这个环境中,我们每天都互相的交流,我们释放我们的焦虑,我们获取我们的力量,我们彼此支持,彼此在对方的眼中看到自己真实的样子,看到自己有能力的样子,看到自己变化的样子。当我们在其他地方遇到困难处境、复杂问题的时候,就能体验到它带给我们的力量。

希望这就是爱果会作为这面镜子能带给大家的东西。


END



加入爱果会

一起成为更好的父母!





目前爱果会体验季卡活动进行中

添加客服私信了解~


爱果父母成长学苑
关爱孩子的成长,成为超越的父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