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只是一张试卷
人生却是一幅画卷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本文根据【第88期】会时光整理而成
高考是很多家长都经历过的坎。
每年一到高考的时间,所有的新闻热点都会关注高考,这种关注会对很多考生和家长造成巨大的压力。
其实现在的高考已经跟过去不太一样了。
在我们参加高考那个年代,高考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因为高考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庭的命运,甚至改变家族的命运。
学生可以通过高考,让自己的未来跟其他同龄人不一样,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帮助自己走出狭小的生活空间,去更广阔的世界看一看、闯一闯。普通人家的孩子,只有高考这一条路。
所以当年的高考非常紧张,考生和家长的压力也非常大。
现在孩子除了高考,已经多了很多实现理想的途径。
比如说留学,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孩子,很多选择了不参加高考,直接去国外读书。这个变化的方向更加与世界接轨,更加符合社会的要求。
过去的高考,意义非常重大。
所以很多学生,把高中三年的时间,全部投注在高考这一件事上,一遍一遍复习,一遍一遍刷题,无暇顾及高考之外的其他事情,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其实高中阶段的三年时间,是人生青春期最重要的三年,是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三年,是形成自我身份认同的三年,是为未来奠定人格基础的三年。
这三年要做的事情、要学的东西,不是只有复习刷题这一件事,甚至有的东西远比高考重要。
一个学生一定是要首先有健康的心理、稳定的人格、广阔的知识面,将来才会有好的发展。
过去参加高考的过程,既是一个年轻人改变自己的命运过程,也同时是脱离父母照顾,走向独立的过程。
现在的很多孩子,很多人参加高考的目的和过去不一样了。
他们参加高考是为了脱离父母的监管,所以很多孩子考上大学以后,终于没有人盯着了,于是打游戏、逃课、谈恋爱、旅游,好像要把所有的高中时期父母不允许做的事情全部补偿回来。这是比较糟糕的一种情况。
按照传统的说法,一个孩子上了好的大学,就比同龄人拥有了更好的教育资源。
这个说法在过去是成立的,上了大学和没上大学确实拥有的资源不一样。
但是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真正好的教育资源不在名牌大学里头,而是在我们身边。
这就是各自家庭的背景,不是财富的多少,而是价值观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志向和未来事业的潜移默化,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资源。
所谓的高考零和博弈是:我考上这个学校,你没考上这个学校,所以这个资源就被我占走了,所以你不如我。
很多家长在这种教育资源稀缺心态的驱动下,让孩子埋头在题海里,希望孩子先抢到眼前看起来稀缺的学校资源。
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了看,从孩子的一生来看,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反而是浪费了孩子最大的资源。
这个最大的资源是什么呢?就是有无限可能性的少年时光和天生的好奇心。
人生只有一次,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也只有一次。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将来可能当律师,可能当科学家,可能当作家,可能当企业家,可能当发明家,可能当极限运动员,可能当环境保护者,什么都有可能。
与此同时,他或她对这个世界、这个地球,这个人类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
这种好奇心再配合上无限的可能性,才是一个孩子身上最大的资源。
这是孩子身上有,而成人身上比较少的东西,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孩子的可塑性。
几年前,我们一家三口去了一趟美国,在波士顿街头散步,朋友告诉我们,你看路边拐角的餐厅,名字叫‘flower’。
小小的餐厅,深绿色的遮阳棚,蛮有情调。朋友说你们猜这个餐厅是谁开的。
我们当时都很好奇,他说老板是小两口,女的是哈佛毕业的,男的是麻省理工毕业的。这两所世界顶尖名校在波士顿紧挨着。
这两个孩子毕业以后,都没有从事他们本专业的工作,而是开了这家餐厅。
如果在中国,很多父母会觉得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你们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有那么好的机遇,考上全世界最好的大学,毕业了以后开个餐厅,开餐厅不用上学都可以开啊!
其实这是两个孩子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有这么高的学历,有这么高的智商,他们会有办法把这个餐厅做好。后来我们在纽约又看见这间餐厅的连锁分店。
我当年考大学复读了一年,第二年考的分蛮高的。但是就是因为考得太高了,如果低一点的话,可以实现自己当医生的理想。
现在我从事这个工作,觉得非常好,感谢当年没有当成医生,不然就干不了这个工作了。
我们工作中遇到很多孩子,面对高考比父母更淡定,父母紧张得不行,孩子说:又不是你高考,我高考你紧张什么?
这个话真的让人非常开心,经过社会的不断发展,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孩子们的心理素质父辈这代人更好了。
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这场考试不能决定自己未来的命运,这是社会的进步。
过去的传统看法,高考是一条不变的轨迹。一个学生参加了高考,学了某个专业,就一辈子干这个专业,一直到退休。
心理学的依恋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就像走迷宫的过程。
从入口进入到迷宫以后,有很多条路,只有一条是通的,其他不通。
有的人可能运气好,走得很快,基本上每条路都能走对。
绝大多数人都是一边走一边试错,走到这边一看不对,退回来再走另一条。试一下,又不对,再继续试。越走越清楚,越走越明朗。这个找路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真正的现代社会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
没有人说我只要上了大学,就不用再学了。相信很多父母有共同的感受,现在这个社会靠着当年大学里学的东西,哪怕是读了博士,工作了以后如果不学习,很快就落后了,会被淘汰。
因为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各种信息量实在太大了,就算一个人能活五百年,都学不完眼前这些东西。
曾经有人做过统计,在19世纪,所有的知识,一千本书可以把它们全部装进去,而现在可能一千万本书都装不进去,这就是“知识爆炸”的意思。
要想做好工作,哪怕想做好父母,都必须终生学习,不管你原来是什么学历,都得不断地学习。
所以一个人无论高考上了什么样的大学,得到了多高的学历,工作后还是要学习。
话说回来,即使高考的成绩一般,也是要终生学习。所以大家还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比的是谁终生学习的能力强,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大家都在走迷宫,要想走出来就要不断地试,不断地探索,不断地体验,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更快地走出迷宫。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中村修二在演讲中说过
“在如今的经济现状,已经不再需要顺从且遵守纪律的劳动阶层,相反,它对劳动者的阅读能力、数学素养和人文底蕴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充满好奇心,并能自我引导的终生学习者,需要他们有能力提出新颖的想法并付诸实施。
如今的教育完全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异常美妙的多样性与细微差别。而正是这些多样性与细微差别,让人们在智力、想象力和天赋方面各不相同。”
最后我想提醒各位父母,在孩子的小学、初中,包括高中阶段,把更多的精力、时间、注意力放在拓展孩子的知识面、阅读量、人文底蕴、数学素养方面,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让每个孩子都有多样性的差别,让他们能够自己寻找一些东西。不要浪费了孩子的最大的资源,就是孩子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天生的好奇心,不要本末倒置,不要为了高考牺牲了孩子最宝贵的东西,那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