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成交
文:伍罡
孩子过了两岁,手脚逐渐利索了,语言逐渐发达了,也不太黏妈妈了。他们开始和同龄人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交往。
看着孩子和小朋友玩得那么投入和开心,当妈的可算是舒了一口气,觉得可以享受一下当个看客的片刻轻松。
谁知新的问题立刻就来了,没有任何征兆,玩得好好的孩子们突然就打起来了。
在冲突中,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占了便宜”,当妈的脸上会挂不住。孩子们走得近,家长自然也不会太陌生,有的还是邻居、同事、同学、闺蜜,看见自己孩子下手没轻没重,对方家长变颜变色,本能的反应就是阻止自己的孩子,甚至揍两下,还要让孩子向对方赔礼道歉。
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吃了亏”,当妈的心里当然心疼的慌。可对方也是个孩子,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对方家长教训她们家孩子的时候,自己还要强颜劝阻:“没事没事,他也不是故意的。”
如果自己孩子每次和这个孩子一起玩都“吃亏”,当妈的那一口恶气实在是憋得肝儿疼。
家家的娃都是宝贝,谁都不愿意自己家孩子被别人打着玩儿,于是就有了各种应对这类场景的措施。
有的妈心比较大,只要不出大事,就不去干涉,让孩子们自己解决。
有的妈一看别的娃动手了,就立即把自己娃抱开,不跟对方玩了。
有的妈一定要分出个是非曲直来,有“错”的一方一定要赔礼道歉,保证下次不会再犯。
有的妈教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能吃亏,要自卫还击,绝不认怂。
有的两个妈越过孩子直接驳火,两个大人吵的不亦乐乎,甚至厮打起来。
面对孩子直接的肢体冲突,究竟什么样的方式是合适的呢?
在采取行动之前,要先把孩子的行为定个性,看看这些行为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
先要说明一点:孩子呈现同样的攻击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可能有天壤之别。有的动机是用攻击表达爱(参见我的另一篇文章《假装这是一篇论文------两岁孩子的狠话分析》),有时就是纯粹的攻击。
下面讲的主要是指以“纯粹的攻击”为动机的行为。
从两三岁开始,孩子与同龄人之间的社交活动中,经常会发生争执、冲突、打闹,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非常正常的,这是孩子们心理发育必经的过程,尤其是男孩子。大家看《动物世界》等自然探索类的节目,动物小的时候都有这么一个阶段,吃饱了以后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互相打闹,食肉动物通过打闹练习个体的捕食技巧和围猎时的互相配合,食草动物通过打闹练习发现危险和逃跑的技能。这是动物的本能,是基因中携带的遗传信息,人是动物界的一员,自然也不能例外。只不过随着人类的进化,这个阶段的作用从训练生存能力逐渐演变成了练习人际交往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男孩子和女孩子还有各自的特点。
男孩子喜欢用攻击的方式标定自己的地盘,显示自己的存在,控制局势的发展,限制对手的发挥;女孩子更多的是用智谋的方式达到上述目的。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想成为活动的主导者,最起码也成为被关注的角色。(这一点在我的另一篇文章《孩子为什么喜欢恐龙》中也有提及,文章收录在《其乐无穷的战斗》一书中。)
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个规律,他们发现打闹(注意不是打人)越多的小学男孩子,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测试中表现越好,打闹多的比打闹少的孩子能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上面这些信息可以从几个方面提醒各位父母:
● 1.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同龄人之间的社交活动增加,他们在一起打打闹闹非常正常,而且是孩子心理发育必须的,这些打闹是有功能的,父母不但不要太紧张,而且要给孩子多创造一些社交活动的机会。
● 2.男孩子和女孩子的社交方式是不一样的,男孩子喜欢动手,女孩子喜欢玩心计。男性之间的斗争风格大多都是《水浒传》,女性之间的斗争风格基本都是《甄嬛传》和《芈月传》。
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妈妈带孩子的时候居多,因为妈妈和儿子的硬件不同,身体里储存的成长记忆也不一样,所以妈妈经常无法理解小男孩动不动就开练的举动,这种烦恼就像甄嬛和芈月永远无法理解李逵和鲁智深为什么一言不合就抄家伙。
还有的妈妈实在看不惯自己的儿子“武功低劣”,忍不住出手“指点一番”,这是妈妈的“越权”和爸爸的“失位”。小男孩之间发生冲突,什么火候动手?动手到什么程度才能既保护自己又不会重伤别人?动手后如何快速修复关系?如何在三人以上的关系中“合纵连横”?如何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管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学习这些本领最好的教练当然是爸爸。
说句得罪人的话,让当妈的教儿子怎么和小朋友打闹,是当爹的“耻辱”。
(参见我的另外两篇文章《妈妈还得是女人》、《白天不懂夜的黑》。)
孩子之间的打闹,大部分是正常的,但是还有一些是不太正常的。
有些成人在孩子淘气时,习惯性地用体罚的方式来处理,觉得这样效果来得比较快。不一定是很重的惩罚,可能就是让孩子把手伸出来,象征性地在手心打两下。成人觉得这没有什么,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但是这种方式的副作用就是孩子在和其他人相处的时候,一旦产生冲突,会本能地模仿成人,优先选择用动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结果就是会让别人觉得这个孩子动不动就打人。
在聊这个现象之前,先把话题扯远一点,说说人的情绪表达方式。
人非圣贤,谁都会遇到糟心的事儿,都会产生负性的情绪,这些心理上的垃圾不倒出去,人就不舒服。处理这些垃圾的方式,从高到低有四种,分别是语言、艺术、行为、身体。
最高级的方式是语言。
比方说两口子闹矛盾,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那你就不无情不残酷不无理取闹!?”(以下请自动循环)吵完了,气也出了,大家该干啥干啥。这就是用语言的方式处理了情绪。
次一等的是艺术。
老公吵不过老婆,一口恶气憋住出不来,用了一个星期,画了一幅画,把老婆画成一只大猩猩;或者写一篇小说,把老婆描绘成一个母老虎。看着画,读着小说,感觉舒服多了。很多画家和作家就是这样出名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嘛。
再次一等的是行为。
两口子撸胳膊挽袖子大打出手的肢体冲突司空见惯,还有一类是比较温和的处理情绪的行为方式。老婆吵完架去疯狂购物,去大吃一顿,摔几个不值钱的碗碟,撕几条用旧的床单;老公吵完架找人喝酒,借着酒劲踢几脚垃圾桶。当然还有更奇葩的,书上有个案例说一位老公每次和老婆吵完架,都会在老婆的枕头上尿一泡,后来老婆实在是嫌洗枕头太麻烦,就不跟老公吵了。
最糟糕的是用身体的方式。
有的两口子从不吵架,把不满都憋在心里,时间长了,胃溃疡、高血压、甲状腺结节、肝硬化、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各种病都来了。这种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身体疾病,现代医学称为心身疾病。
一个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也是学习表达情绪方式的过程。
出生不久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好的抚养,经常处于饥饿、惊恐的状态,孩子的身体发育肯定迟缓,容易生病,这就是用身体表达情绪。
长大一点以后,孩子手脚乱蹬,挤眉弄眼,吐泡泡吹气儿,吃手指咬人,浑身气得发抖,用头撞东西,用手打自己脸,这都是用行为表达情绪。
再大一点,很爽或很不爽的时候,会尖声飙高音,有节奏地敲打东西,乱涂乱画,这是用艺术表达情绪。
两三岁的时候,语言慢慢成熟,孩子能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我害怕”“我生气了”“我喜欢”等等。表达情绪的方式就越来越高级了。
每个孩子的个体发育有差异,成长的环境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同样年龄的孩子,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可能会有很大不同。
一群三岁的孩子在一起玩,有的孩子已经能熟练、精准地使用语言来表达,小嘴儿叭叭叭地说个不停,高兴生气不开心都能清楚地表达出来;有的语言发育相对慢一点,情绪表达还停留在艺术或行为的层面上,生气的时候会尖叫一声,或者动手推别人一下,打别人一下。
这种情况尤其容易出现在男孩子和女孩子一起玩的情况。女孩子语言发育普遍比男孩子早,三四岁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吵架,基本上相当于手枪和机关枪对射,是找死的节奏。男孩子嘴上说不过,一急眼,就动手了。
语言发展慢一点的孩子爱动手,容易被误解为家教不好,品行不好。做家长的知道自己孩子只是暂时处于这个阶段,平时注意多引导孩子尝试用语言表达情绪,一旦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上来了,就不会轻易动手了。
我们爱果会群里有位妈妈,说到自己儿子语言发展挺好,有次和另一个小朋友玩沙子,那个小孩突然用沙铲打了自己儿子的头,儿子很疼,但是又不愿意和那个孩子发生冲突。第二天孩子还在为这件事生气,一个人把沙子扔的满客厅都是。这也是一种用行为表达情绪的方式,因为和对方无法用语言沟通,于是孩子也退而用行为来表达,这种表达方式既没有伤害对方,又能把憋在心里的不满宣泄出来,挺好的。
这里说的心虚,是指安全感不够。这是比较麻烦的一种情况。
心理动力学有一个专业名词叫“防御机制”,是指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在心理上发展出一整套保护自己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是成熟的、强大的、稳定的,也可以是不成熟的、脆弱的、不稳定的。这些措施就是防御机制。防御机制的强度,等于人格的强度,也等于心理健康的程度。
美国的布莱克曼医生把常见的防御机制整理出101种。其中第一种就是“投射”。投射的定义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情感、冲动或者愿望归结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从而扭曲了看待另外这个人的态度。
用“投射”的防御机制能够解释这种爱打人的孩子的行为。
这些孩子的抚养者由于自身的安全感不够,所以总是给孩子灌输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不能受欺负、不能吃亏之类的信息,其实是把自己缺乏安全感的潜意识(也称无意识)传递给了孩子。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时候,总是担心别的小朋友会欺负自己,总是担心自己吃亏,所以随时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别人很普通、很随便的一个举动,都可能被他解读为要攻击自己。
在这种高焦虑的状态下,孩子就很容易使用另外一种防御机制“变被动为主动”(第64种),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先下手为强”------因为我害怕你可能会打我,所以我就主动打你。
使用“投射”的防御机制增加安全感的情形在成年人中也很常见。我们在街上看见露着满身刺青、晃着膀子走路的人,都会有点害怕。其实是这些人自己总担心别人会伤害他们,所以通过让别人害怕的方式,让自己感到安全一点。
真正身怀绝技内外双修的武林高手,内心的安全感是充盈的,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身上不带丝毫的戾气,就像叶问那样。
还有一个经典的段子,一个人在街上看了另外一个人一眼,那人说:“你瞅啥?”这人说:“我瞅你咋地!”两个人就打起来了。
其实这就是两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互相投射的结果。
有个上幼儿园的男孩一直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平时和小朋友相处得挺好,放暑假的时候爷爷奶奶把孙子接到老家农村生活了一个月,孩子回来后性情大变,总爱对别人动手。原来是爷爷奶奶觉得村里的孩子比较野,总担心自己城里长大的孙子不是对手,所以在孩子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一直不断地提醒孩子千万不能吃亏。
这类孩子的表现,是成人把自身没处理好的事情放到孩子身上,看起来孩子好像不吃亏,其实是吃了大亏。因为这些孩子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是紧张的、焦虑的,他们不容易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别人也不太喜欢和这样的孩子交往。
▼ ▼ ▼
孩子们的打闹是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
如果是孩子间正常的交往,做父母的尽可以袖手旁观,当个看客。
如果孩子遇到一些小坡小坎,做父母的可以给孩子搭把手,帮孩子走得稳一点。
如果孩子碰到被他们的父母加工“跑偏了”的小伙伴,做父母的可以给对方父母提个醒。如果对方油盐不进,那就只能让自己的孩子敬而远之了。
(这篇文章可以和我发表在“爱果父母成长学苑”公众号上的另一篇文章《内伤》一起看,都是讲孩子之间冲突的。)
- END -
文字:伍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精品课程推荐
▼ ▼ ▼
《你不知道的家庭关系》第五期
加入爱果会
扫码联系爱果小主咨询
关爱孩子的成长,成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