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第229期】线上分享整理而成
文/焦艳
语言表演专业教师
家有青春期哥哥和学龄前弟弟
对于龙应台,对于她的那么多作品,我读的最多的还是她和儿子安德烈合著的《亲爱的安德烈》。
龙应台是一位当代作家,不是心理学家,这本书也不像她的其它作品那样具有文学性,这只是母子的书信集。
但是为什么让我有一种分享的冲动呢?
我想是因为她作为母亲的角色和她说出的母亲的语言,能够和千千万万的母亲心心相印。在这些信件的字里行间,让我感受到的是真实、真切和真诚,这足够深深地走进我的心里。
在信中,龙应台和儿子交流内容很广泛,有音乐、电影、民主、权利、东西方文化等。
虽然国籍和地域不同,但是亲子关系的情感基调是一样的,青春期的到来是一样的,就像我和我的儿子,就像你和你的女儿,就像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们。
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也慢慢梳理出了对待正值青春期孩子更适合的相处方式,更恰当的沟通方式,更有效的联结方式,从而逐渐找到每个角色的存在方式。
因为文体不同,我将用一种特殊的叙述方式,用一封封信件的主题串联起一个个生活中的话题。
第一封信
首先从第一封信说起吧,《十八岁那一年》。
回望自己的十八岁,再看看儿子即将到来的十八岁,比较而言,有太多太多的不同。比如成长的大环境,生活的小环境,所处的时代背景,接受的教育方式,还有各自的原生家庭,以及个人的天性等等。
我从小在北京的郊区长大,十八岁的我,没有坐过火车飞机,没有出过国,没有到过音乐厅听音乐会,没有在电影院看过电影,我的知识是在学校的课文里知道的,我的世界是从地图册上看到的,我的情感启蒙是通过看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撒哈拉沙漠》《万水千山走遍》和琼瑶的《窗外》《一帘幽梦》《心有千千结》想象的,我对文学的痴迷是一读再度席慕蓉的诗《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
对于如今的孩子来说,网络让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并且百度一点轻松获得,富裕使他们精通物质的享受。
他们足不出户,却对流行趋势,如数家珍。
对于音乐和美术的接触,已从娘胎里就开始了,从小学习钢琴、架子鼓,听音乐到音乐厅,看展览到美术馆,看电影到电影院,每个假期,全家旅游,看真山真水。
对比而言,有一种感触,如信中所说,音乐和美术在我的身上仍旧是一种知识范围,不是一种内在涵养。
生活的美在我的身上,是个需要时时提醒自己去保持的东西,就像一串不能遗忘的钥匙,一盆必须每天浇水的植物。
但是生活艺术,更应该是一种内化的气质,它应该像呼吸像日常的举手投足。
那么,对比而言,谁的青春是浪费的呢?可是谁的青春又不是浪费的呢?
正如伍老师的课上所讲,青春就是用来浪费的。
后来我常常这样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快乐,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悲哀。面对是唯一的出路。
第五封信
在第五封信里谈到“玩”,台湾诗人席慕蓉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有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摸过树的皮,踩过干而脆的落叶,她就没办法教他美术,因为他没第一手接触过美。
龙应台也说出了我心里的话,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孩子去触摸几个城市,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的学问的根本,不懂得玩儿,的确是一个缺点。
记得儿子小时候最喜欢的是乐高,每年的生日礼物圣诞礼物几乎都是要选乐高,还依稀记得他打开盒子的欣喜神情,还记得他仔细拼搭时的专注眼神,如今都已束之高阁,成了摆设和纪念品。
记得儿子小时候,我们会带着他在公园里踢球放风筝,组织同学们徒步海岸线,每年寒暑假回到北京,我们会和他泡在大大小小的各具特色的博物馆里。
还记得儿子在一篇作文里曾经写道:“姥姥家的院子真是太有趣了!我在那里抬头看喜鹊搭窝,低头看蚂蚁搬家,观察蜘蛛结网,西瓜虫装死,看猫咪偷食,踩蚯蚓大便。春天的时候,杨絮飘舞,好像下雪呀,弄得鼻子眼睛都痒痒的。冬天的时候,遇到下雪了,我是肯定不会进屋的,任凭大人怎么喊我。最有趣的还是大雨过后,我会满院子踩水。”
这篇作文里写的,只是记忆里的一部分,可回忆的太多太多。
可是如今,儿子自从上了中学之后,确实很少像以前那么玩了,总是没时间,其实也真是没时间。
周末和假期,泡在了辅导班,挤出的时间也是一头扎进了电脑里不能自拔,眼睛塞进了手机里忘乎所以。
但凡有时间的话,我都是动员孩子和我们一起户外活动活动,可是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他和他的同学们已经习惯用手机沟通聊天,用网购逛街消费,用电脑游戏娱乐,而今的我依然喜欢和朋友相聚面谈,喜欢到实体店里的试穿体验,喜欢和人群的直接联结。
所以代沟显而易见,彼此难以认同。
有时我在想,网络提供的是馈赠,还是剥夺?是占有还是给予?是失去还是得到?这个答案只有每个人自己能够回答。
第十七封信
在第十七封信里提到,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
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
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我们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以后,这样的镜头不断重复,你上中学,看着你冲进队伍,不再羞怯,你到美国游学,在机场看着你的背影在人群中穿插,等着你回头一瞥,你却头也不回的昂然进了关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当然,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每每读到这里,都会有些伤感,人生自古伤离别,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个离别的过程,其实放眼每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开始,都是在一点一点的告别的过程。
世间的所有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指向别离。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在孩子幼年时给予高质量的陪伴,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要学会得体的退出。
这一进一退,一远一近,一浓一淡,一离一合,如何拿捏准确,如何摆正位置,如何掌握分寸,如何收放自如,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回望生命初期,你全然拥有着他,当咿呀学语时,你说一个字他学一个字,而现在遇到意见不同时,你刚开口,他立马回怼,吵架时比你口才还好。
当学吃饭时,他会认为妈妈做的饭菜是美味,而现在,你使出浑身解数做出的花样也比不上他叫的外卖。
当分床分房时,他需要你开着灯,讲着故事陪伴他入眠。
而现在,他几乎关着门,摆出“闲人免进”的姿态。
认识一个快十八岁的年轻人,你得放空自己,你得从头学起。你只能看着,等着,目送着,欣赏着,尊重着,祝福着。
再此,以纪伯伦的那首诗共勉《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
纪伯伦
你的孩子,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而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
却并非因你而来,
虽然他们和你在一起,
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而不是你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心灵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达不到的明天。
你可以努力将自己变得像他们,
却不要设法把他们变得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会为过去停留。
你是发射孩子生命之箭的弓,
弓箭手在无穷之路上瞄准目标,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好让他的箭射的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由于我喜欢用文字表达,在儿子出生之后,我写了很多日记,记录了孩子成长岁月里的点点滴滴,时光不能回头,记忆都在那里。
我觉得文字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岁月更迭,历久弥新。
所以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拿起纸和笔,也许是张便签,也许是段表白,也许是争吵后的自省,也许是对于一件事情的感悟。
记录的是陪伴的过程,表达的是亲子的情感,书写的是彼此的爱意。
我从伍老师的课上了解了孩子成长的特点,多了收获少了困惑,多了惊喜少了惊吓,懂了规律少了焦虑,了解了自己理解了他人。
对于青春期儿子的各种言行,从难受到忍受再到如今的享受,从抗拒到接受再到如今的悦纳,也是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但是,回望过去,这样的学习,努力和等待,一切都是值得的!
孩子长大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录,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与众不同的,都是值得回味和记录的!
同时我们和孩子彼此的成长故事也给真实的生活赋予了意义。
在我写这篇分享稿件的过程中,我还特意就书里提到的母子探讨的几个问题,郑重其事的约访了我的大儿子。
记得那是一个春末夏初的晚上,我端着一杯热茶,他依旧是一杯清凉的饮品,我认真又有些喜出望外,居然他能答应接受我的采访,就像当初安德烈答应跟龙应台的书信约稿。
当时他手里正在帮我拆解者一个缠绕在一起的项链,就这样,我问他答,像是采访,更是聊天,时而讨论,时而回忆......那是一个如此美好的夜晚,窗外下着小雨......
在此,我想说,非常感谢龙应台写的这本书《亲爱的安德烈》让我有幸读到这样的文字,非常感谢伍老师和陈老师提供的爱思书屋这样的分享机会,当然我也一定要深深的感谢我的儿子,因为他给了我成为母亲的角色,同时也丰富了我当母亲的美妙体验。
再此想起了马尔克斯的这句话:“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回忆中重现的日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