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鸣春天,乐动上海——记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的春天

文化   2024-10-05 11:11   上海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的文化生产力充分释放,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文艺界创作繁荣、评论兴旺,稳步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代、好时代。为了多门类、多角度、多层次地回顾新中国文化工作、文艺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踊跃建言,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与本微信平台联合举办“扎根人民,与时代同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的春天”文艺短评笔会。


文艺家、评论家踊跃来稿,以75年来印象最深刻的文艺作品、文化活动、文化事件、文化地标等为题,回忆接触作品之过程,抒写审美体验之感受,品评文化价值之所在,瞻望文化发展之前景,表达“更紧密地团结,更勇敢地创造,文艺工作者永远在路上”的主题。






音鸣春天,乐动上海
——记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 王丹丹





1960年5月,第一届“上海之春”在上海音乐厅拉开帷幕


2024年3月22日,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仪式及开幕演出“浦江春潮·启航新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主题音乐会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演


春天是新生命萌发、成长和兴盛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活力四溢,充满希望、仁爱、欢乐和智慧。1960年创立的“上海之春”,恰似春天里的一道惊雷,唤醒蛰伏的艺术潜能,引领上海城市音乐文化走向创新与繁荣。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深广的音乐节,“上海之春”是全国音乐工作者崇高信仰的朝圣地,也是上海市民群众听赏艺术的嘉年华。


1965年,作为第6届“上海之春”的开幕曲,交响诗《红旗颂》在上海文化广场首演

60多年来,“上海之春”的舞台诞生了近千部音乐作品,通过反复磨练、常演常新,很多新作品从最初懵懵懂懂的新生命,成长为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传世名作,完成了自身“艺术经典化”的历程,在历史上镌刻下深深的印迹,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交响曲《长征》、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芭蕾舞剧《白毛女》、交响曲-合唱《英雄的诗篇》、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中国,我可爱的母亲》……音乐的题材形态与表现意义与新中国发展史同频,造就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辉煌!


1964年第五届“上海之春”,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小型芭蕾舞剧《白毛女》 首次亮相,石钟琴饰喜儿,凌桂明饰大春


2024年4月13日,爱我中华·上海芭蕾舞团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60周年庆典演出作为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主体演出项目之一,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上演,许靖昆饰大春,冯子纯饰喜儿


“上海之春”也是音乐艺术人才培育的摇篮。新作品、新作曲家、青年表演艺术家不断在音乐节涌现,一代代音乐人在这个舞台初次亮相并走向成熟,姹紫嫣红、争奇斗妍。“海上新梦”音乐会聚焦展示和推广原创中小型音乐作品,“春天的律动”则扶持民族器乐合奏乐及管弦乐,主张“用民乐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更增加了全国专业音乐院校专场音乐会……音乐会评论文始终伴随着“上海之春”,知名作曲家和理论家如丁善德、赵沨、李焕之、谭冰若、钱仁康、叶纯之是最初“上海之春”乐评的主力,第30届开始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师生担当,每年撰写百篇以上乐评文,发表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及各种新媒体;面向市民的“音乐中的真善美”主题征文活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出发,抒发音乐会观摩后的感想领悟。用文字写作来表述音乐听赏感悟,是对“上海之春”这样的音乐历史事件的专有记录,亦是市民群众音乐终生学习的别出心裁。“上海之春”,实现了乐团、剧场、院校和媒体有效系统联动,将音乐创作、表演、理论和管理等资源成功地进行整体配置、运营和推广,贯彻了“繁荣创作、提携新人、活跃与提高群众文艺活动”的音乐节宗旨。


2024年4月8日晚,“海上新梦·十六”——“国乐礼赞 盛世中华”原创民乐协奏曲作品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


海纳百川,兼收并蓄,自21世纪初更名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音乐整体面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音乐节又成为中国音乐对外敞开的窗口,法国巴黎歌剧院、俄国圣彼得堡交响乐团、德国莱比锡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英国国王歌手乐团、捷克布拉格交响乐团等国际名团纷纷来华展示技艺,2006-2008的“呈现中国——外国作曲家写中国”活动吸引了一批外国作曲家来上海“采风”,产生了以《新上海交响曲》为代表的中西风格融会之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城市文化的高度在于作品质量,城市的温度则以贴近人心为标志,以人为本、服务人民,以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涵纳不同的文明文化呈现,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长盛不衰,展现出上海城市的“高度”与“温度”。“上海之春”已然成为上海的音乐艺术品牌标志,也是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一张亮丽名片。每当春天来临,我们都会对“上海之春”充满期待!
        



(作者系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编 | 刘莉娜
美编 | Yep





上海文联
用艺术寻找诗和远方,用文艺点亮生活的角角落落。这里是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