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线上升起了破晓的桅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的春天

文化   2024-10-18 21:38   上海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的文化生产力充分释放,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文艺界创作繁荣、评论兴旺,稳步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代、好时代。为了多门类、多角度、多层次地回顾新中国文化工作、文艺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踊跃建言,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与本微信平台联合举办“扎根人民,与时代同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的春天”文艺短评笔会。


文艺家、评论家踊跃来稿,以75年来印象最深刻的文艺作品、文化活动、文化事件、文化地标等为题,回忆接触作品之过程,抒写审美体验之感受,品评文化价值之所在,瞻望文化发展之前景,表达“更紧密地团结,更勇敢地创造,文艺工作者永远在路上”的主题。






海平线上升起了破晓的桅杆

▢ 黄阿忠






1986年首届海平线绘画联展能够顺利举办是相当不容易的。从1979年1月“十二人画展”在黄浦区少年宫开展始,艺术之春降临大地;画坛经历了风风雨雨,反反复复,“海平线86’绘画联展”终于诞生。“海平面上”出现了冲破云雾的风帆的桅杆,26片白帆开始远航。

上海文联的领导是有远见和担当的;上海美协的组织者是有规范和胆魄的。城市的马路上车来车往,一个城市需要它自己的艺术。风雨中,我们仿佛都是一滴水,或者是天上的一朵云,将水集于城市建筑的“林海”之中,浮现初心赋予的色彩,拓展时空,把美学投向纯真意念的天空。这个展览在当时来说,是属于全新的“汇聚”方式,也是绘画新展示的“始作俑者”。


由于这个展览的形式不同于其他“大型节庆类”展览,比如什么国庆画展、庆五一展览,或迎春画展、金秋大展之类的,组织筹备工作组为此召开了三次会议。那时没有什么“策展”“学术主持”之类的展制,海平线86’绘画联展在形式上是选拔、提名,集中绘画、雕塑,绘画包括国、油、水彩等,至于递交作品,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人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将作品送到指定地点。展览在黄陂北路226号美协的一个展厅,提交的作品不用评选。等到作品集中展厅后,因为作品的风格、形式不同,可能在展线上会有些调整。


海平线86’绘画联展集中了当时画种不同、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优秀的作品;展览期间,还举行了“海派绘画”的研讨会,这在当年也是首创,这种形式在以后的展览中得到了延续。画展的作品展出后,反响强烈、效果特好,得到了一片赞誉,“海上”扬起了26片彩色的帆。

海平线86’绘画联展参展的 26个画家是陈创洛、戴恒扬、俞晓夫、周长江、张健君、刘亚平、奚阿兴、王劼音、张桂铭、陈家泠、杨正兴、卢辅圣、施大畏、韩硕、张培成、夏葆元、黄阿忠、胡永凯、葛春学、陈钧德、胡项城、方思聪、冷宏、邱瑞敏、薛良彪、鲍夫华(不分排名排序),我们要记住他们。

        




(作者系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文编 | 忻颖
美编 | Yep



上海文联
用艺术寻找诗和远方,用文艺点亮生活的角角落落。这里是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