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纪录片联合展播:浙江地区优秀节目评介

文化   2024-10-13 11:22   上海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长三角地区纪录片联合展播活动于2024年9月24日拉开帷幕。该活动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安徽广播电视台、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江苏省电视艺术家协会、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和安徽省影视家协会共同主办。此活动也是“扎根人民,与时代同行”——上海市文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文艺活动之一。


展播活动以“辉煌七十五载,共谱时代华章”为主题,旨在通过展播一系列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发展历程的纪录片,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作为我国经济最为活跃、文化资源丰富的区域之一,该活动是长三角地区四地广播电视台和电视艺术家协会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发挥“长三角电视艺术发展联盟”合力优势,探索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一次创新之举。四地整合优质纪录片资源,展示长三角地区的独特魅力、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变迁,不仅促进了地域文化交流,更为提升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活动精选了四地15部优秀纪录片进行展播,作品题材丰富、视角多元,涵盖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

这些优秀纪录片将陆续在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之江纪录频道、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卫视公共频道等平台播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活动期间,主办方特别邀请了长三角地区多位文艺评论家对展播纪录片进行点评推介,探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进一步加深对纪录片的理解感悟,也为纪录片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7集大型人文历史类系列纪录片《南宋》点评

顾俊杰


南宋(1127年—1279年)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9帝,享国152年。


《南宋》是由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出品的大型人文历史类系列纪录片,该片分为《遥望中原》《临安梦华》《诗词流域》《宋画江山》《戏文南北》《发明时代》《回望未来》共7集,真实还原南宋繁荣昌盛的历史景观,再现南宋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由于南宋在当时国际上所处的独有地位,这就给该片精准地树立南宋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立意提供了可能,也给了我们一个以国际化的视点与高度来看待这部片子的理由,给了我们一个以宏阔的立体空间来看待它的古往今来,看待它所独有的诗意与诗性气质的理由。


由于对世界的吸引力,以及与世界的对应,使得南宋与世界得以勾连。在勾连中,南宋的纵向发展与世界的纵向发展形成了交织,一个世界性的比较课题由此产生。该片正是从此处切入,以152年的历史跨度,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俊美画卷。


该片载体丰富,其涵盖语言、音乐、叙事、结构、影像等方方面面。正是“中原、临安、诗词、宋画、戏文、发明、回望”等内容的海量堆加,才形成了该片当下的厚重与奢华。


该片角度多维,既有史学意义上的大切口,也有精细独到的小进入。正是这些大小切口,进而搭建起了全片的架构,它们之间彼此支撑、彼此相融、携手推进。在角度的选择上,该片进行了必要且精细地梳理,并完成了角度与空间的相互依存。


纪录片要讲故事,要讲好故事,要讲好的故事,讲精彩的故事。该片在故事的讲述上进行了精到的设计、规整与摆放,克服了历史的多头绪及多线条困扰,将故事讲得丝丝入扣,精彩无比。


该片注重挖掘细节,且适度放大某个或某几个细节,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以此来防止过于直白、过于单纯、过于纯粹,由此形成剥茧抽丝般地层层深入,步步逼近,必要时能够再派生出更多地枝杈,来丰满人物、丰满事件、丰满细节。


该片有诸多悬念呈现,不但有单个悬念,更有连环悬念,甚至是悬念套悬念。通过文本撰稿与导演创意等多方努力,完成了制造悬念、设计悬念、实现悬念的多重步骤。


该片注重拉大表述空间与表达层面的多维度与多立面,这包括文本的、导演手法的、影像讲述的、剧情演绎的等多个方面。镜头设计的立体、多视点、多视角,影像语言语法手段的丰富性等,对拉大空间与层面均起到了关键作用。该片注重画面讲述与文学讲述的虚实关系,这也是空间。当文学讲述比较实的时候,画面讲述注意写意,反之,画面讲述比较实的时候,文学讲述恰恰比较虚。


该片具有多种语言的丰富性,这包括事件与人物的行为语言,影像语言,音乐、音效语言,情景再现语言等。该片的色彩语言尤为突出,它涵盖文学、影像、解说、音乐等。


纵观全片,它完成了文本的着眼与发力,完成了文本的表情化、戏剧化、风格化、人文性,确立了文本的视觉性与现场感,以感性的纪实元素与适度的抒情笔法,实现了全片的文学、影像叙述的整体格局。


作者系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卫视一级导演,中国电视文学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纪录片《中国村落》的文化阐释

李冬冬


纪录片《中国村落》是由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和中国美术学院联合制作的一部大型人文纪录片。该片生动描绘了中国村落的多样性、独特性,全面展现了中国村落文明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以及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唯美纪实的画面,温情动人故事,揭开了中国村落神秘的文化面纱。


农耕文明的巡礼


乡村是农耕文明的基本载体。纪录片《中国村落》通过聚焦村落,探寻农耕生活里蕴藏的文明基因。影片通过《如画》《建构》《家传》《望乡》《忙闲》《田园》和《再造》七个主题,层层铺展出中国村落的美丽画卷。从自然风光到建筑格局,从生活写真到家族传承,从珍贵遗存到传神再造,“小人物”大视野,“小故事”厚底蕴,中国村落的文明肌理和精神脉络栩栩如生。开篇《如画》中,壮美的山河、秀丽的村落,诗意地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蕴。蜿蜒的青石路、峻秀的笔架山、清波微漾的墨砚、笔洗,极致展现了耕读传家的文化理念;一方水塘作“牛胃”,一弯碧水是“牛肠”,皖南黟县宏村人居环境的营造,折射出农耕文明的大智慧。《传家》中,浙江郑宅镇治家教子的《郑氏规范》,山西晋中乔家、常家、王家大院诚实守信的商道传承,无不生动、细腻、极富质感地传递出村落文化的深厚底蕴,令人心生敬慕。


历史生态的守护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珍贵的历史遗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纪录片《中国村落》以客观理性的视角直面现实,用悲天悯人的故事唤起社会的关注与共情。摄制组用近三年的时间,考察调研了近500个村落,筛选拍摄了约150个村落样本,用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语态,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真实、鲜活、耐人回味的村落故事,彰显了新时代的历史生态观。村落的兴衰沉浮,关乎文化的记忆与传承,一旦失去便永不复生。或许正因为如此,浙江新昌县胡卜村的人们,当听说兴修水库要将千年古村沉入水底时,他们自发的行动了起来,在一块高地上建起了两座大库房,硬是把胡卜村整体拆卸搬迁到了仓房里。如今,胡卜古村落已成碧水汪洋,但村里的祠堂、庙宇、房屋、宅院等承载着古村历史和文化的建筑构建和农耕器具、交通工具、家具什物等,还依然存续着、牵念着村民们回望历史的眼眸。


从福建土楼的雄伟壮观到云南丽江古城的温婉细腻;从陕北窑洞的质朴无华到江南水乡的灵动秀美,这些各具特色的建筑,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文化载体,而那些流传千年的手工艺,民俗活动、地方戏曲等更是村落历史和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凡的创造力。《中国村落》通过纪录乡村旅游的发展、民俗节庆活动的举办、传统手工艺的恢复等,展现了人们对村落历史生态的守护。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守护与传承,那些几近被时光遮蔽的村落文化,才得以抖落历史的尘埃,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作者系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长三角纪录片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中心特聘研究员)






《东向大海》导赏

赵 瑜


在浩瀚的东海之滨,浙江卫视精心打造的纪录片《东向大海》如同一首悠扬的交响曲,缓缓奏响在每一位观众的心田。这部三集纪录片,不仅是对东海壮丽景色的诗意描绘,更是对浙江乃至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之路的深刻探索与颂扬。它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叙事和精湛的制作,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


第一集:《瞰潮》——智慧与力量的交响


《瞰潮》开篇即以高空俯瞰的宏大视角,将我们带入宁波港的繁忙景象之中。168名引航员,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着这座世界级大港,他们的每一次精准操作,都是知识与经验的结晶。纪录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引航人工作的艰辛与荣耀,以及他们背后那份对海洋的敬畏与热爱。


随后,镜头转向舟岱大桥的壮丽身姿,这座横跨东海的巨构,不仅是工程技术的奇迹,更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的完美融合。长三角地区的能源命脉,与东海紧密相连,尤其是杭州湾“嘉兴一号”海上风电工程的建成,更是为我们揭示了海洋作为清洁能源宝库的无限潜力。机器人技术的引入,让码头自动化程度跃居全国前列,预示着未来海洋经济将更加智能化、绿色化。


第二集:《探海》——生态与文化的对话


《探海》一集,则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敬畏的水下世界。祭洋谢洋仪式,是渔民们对海洋的深情告白,他们祈求开渔的顺利与丰收,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然而,随着大自然的资源逐渐紧缩,古老捕捞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纪录片通过对比传统延绳钓与现代机械捕捞的利弊,呼吁人们关注海洋生态保护,珍惜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资源。


大黄鱼、带鱼等东海特产,不仅是当地人的美食记忆,也是海洋生态的晴雨表。无序捕捞曾一度让这些物种濒临灭绝,但科研人员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实现了人工培育,让东海大黄鱼重新焕发生机。这一过程,不仅是对海洋资源的拯救,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实践。


第三集:《乘风》——梦想与创新的启航


《乘风》一集,则是对海洋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全面展示。嵊泗后头湾的人们,在经历了过度开发的阵痛后,逐渐学会了如何与海洋和谐相处。东海小甜虾的捕捞与加工,不仅保留了海鲜的原汁原味,更解决了环保难题,展现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门县青蟹的热销,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将“中国标准”输出到了东南亚,展现了中国海洋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温岭石塘镇的“小人节”,渔民们通过民俗舞蹈庆祝丰收,传递着对海洋的深厚情感与敬畏之心。


此外,纪录片还介绍了温州大黄鱼的智慧养殖、舟山浙江智慧海洋中心等新兴业态,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高了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更为东海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总结


《东向大海》不仅是一部关于海洋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勇气与创新的赞歌。它以精美的构图、酷炫的航拍镜头和震撼的水下镜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神秘又壮阔的东海世界。同时,纪录片深刻探讨了人与海洋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等议题,引发了我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


这部纪录片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更加了解东海、热爱海洋,并激发了我们对于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美好憧憬与追求。在此,强烈推荐每一位热爱自然、关注海洋的朋友,都不要错过这部精彩纷呈的纪录片佳作——《东向大海》。


(作者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 ) 






通则久:流淌在一条人工河里的中国哲学

林 玮


“运河”是人工河。它把两处天工不曾勾连的所在,用一汪清水,关联了起来。于是,河和河的两岸开始舒活筋骨,呼吸自如,仿佛是打通了任督二脉,又像是联姻嫁娶,生生世世,繁衍不止。这样的故事,两千多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并不罕见。人们很少这样来解读运河,把它视为一个有生命的存在。


这一生命,是人赋予的,也是为人所服务的——运河嵌入了中华文明的肌理,形塑了所谓“京畿”“齐鲁”“江南”,也为后来者认识一个文明的流转,提供了样本。这就是纪录片《大运河》对运河文化的解读。透过这部纪录片,人们看到了在一个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文明是如何通过一条运河实现流通与演变的。


大运河传递着“通则民可得生”的哲学。当年,吴王夫差决定开凿邗沟,目的是军事。可是,这条河后来成为了漕运的重要通道,南粮北运,维系国家安危。自唐、宋至元、明、清,漕运关系到一个王朝的政治生命。而其中的核心,就是要保持南北在民用物资,以及各地物产(如临清的金砖、宜兴的紫砂、宁波的“秘色瓷”等)畅通,彼此赞赏,互换有无——“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大运河的存在,恰说明了“通”是地理学范畴,更是经济学的。


从南粮北运到后来经济愈加发达,北煤南运、南水北调,防洪、灌溉、排涝、航运、供水……尤其它运输着江南的丝绸、棉花与纺织技术,让南北得以在物质上融为一体。运河作为中国水利工程的典范,已然成为民生发展的大动脉。依赖运河,我们的先民始终得以生息,而中华的政治版图始终得以统一。于是,人们保卫漕运,修葺河堤,朝拜河神。《大运河》为我们讲述了“通”的经济基础。


大运河传递着“通则文可得存”的哲学。在纪录片《大运河》中,《水路是戏路》《水脉是文脉》两集和《不朽的流传》分量都很重。它们清晰而生动地解释了,“南腔北调”的成语何以蕴含着整个中华文明的密码。当年,沿着大运河北上的徽班,沿途吸纳不同地域的声腔,创造了“京剧”的韵味,也形成了中华文明统一性、包容性,尤其创新性的典范。那时候,各地都有各地的文化,而整个中华亟待形成一种象征着统一的声音。唯有通达、融合,能得长久。


来自北方的儒家思想,也是这样通过运河传达到南边来的。《水脉是文脉》中,“一家双柱国,十子九登科”“一门三进士,四代五进魁”“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的地方望族与藏书楼,昭告出儒家文化的深入人心,南北无碍。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具有举世无双的连续性与和平性?运河是答案之一。


变则通,通则久。迄今,运河仍在发挥着上述两重作用,更在预示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文明正在转型之中。它的“久”不在于统治者的初衷,或是工程本身的震撼与历史遗存价值;它的“久”在于两岸的人民始终与它密切的生活关联,也始终与它保持着敬畏与尊重。因为运河仍是“通”的,是希望与象征的所在。


(作者系浙江大学休闲学与艺术哲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编 ౹ 𝕽𝖆𝖞
美编 ౹ Yep 

上海文联
用艺术寻找诗和远方,用文艺点亮生活的角角落落。这里是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