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祺儿:我们追求的是观众有回味的、会心的笑| 我与共和国同龄

文化   2024-10-09 22:14   上海  




我与共和国同龄




生逢1949,他们与共和国同龄,与时代同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本微信平台特推出“我与共和国同龄”专辑,聆听部分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文艺工作者讲述与共和国同成长的故事。他们既是新中国巨变的亲历者,又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参与者,一起跟随他们的回忆,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时代前进的步伐。





本期受访者 



姚祺儿

1949年4月生,滑稽表演艺术家


01

当年是什么契机让您走上了与艺术相关的道路?

我出身艺术世家,然而从事滑稽可以说是半路出家。自幼受父辈的艺术熏陶,从小耳濡目染爱好文艺,小时候在学校是文艺骨干,会表演一些适合学生听的独脚戏段子。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学习特别重视,“好好读书!”是父母日常挂在嘴边的话。后来,我被分配到卢湾区百货公司工作,单位工会要搞点文艺宣传方面的工作,自然不会忘记“滑稽泰斗姚慕双的儿子”,于是我开始自己创作、编排节目,就这样一步一步拐到了文艺这条道路上。


02

作为共和国同龄人,回想与新中国一同诞生、成长的历程,有什么特别难忘、印象特别深刻,或者对您影响特别大的事?

我是1949年4月30日出生的,那时候上海即将解放,我听爷爷奶奶说当时听到解放军进攻上海的枪炮声,所以我是与共和国同命运的。70年代,国庆节、劳动节我们参与文艺演出,独角戏还是最受群众欢迎的节目之一,当时我最常演的是《算术》《学英语》。我觉得老百姓是非常需要文艺需要笑的,对文艺喜欢的不得了。

1979年,我考进了上海市青年滑稽剧团。之后,在50余部滑稽大戏中担任主角,还创作了几十个独角戏段子,在滑稽舞台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喜剧人物,把笑声带给了观众。1987年,我获得上海市文联颁发的首届文学艺术奖,之后两次获得过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后来,去电视台演情景剧,在《老娘舅》里扮演“杜禄冠”、《开心公寓》里扮演董事长等等,很多观众通过电视认识了我。2010年,我从上海市青年滑稽剧团副团长任上退下来,继续担任艺术总监。2018年,随着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上海 市青年滑稽剧团和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合并。



03

请谈谈时代变迁中您所处行业的发展变化。

滑稽戏跟随时代创作了很多作品,滑稽戏和独脚戏其实都是跟当下身边发生的事情结合得很紧密的。《一念之差》这个戏就很有说服力。还有我主演的《光明使者》,在三年半的时间里走遍了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一共演出了1006场。

04

几十年来,贯穿您艺术道路的初心是什么?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还记得小时候叔叔周柏春到家里来对台词,按理说他们几十年搭下来很熟了,但是每一次演出前他们总还要预先认真地构思一下,可以说是一丝不苟。其实演什么段子是定下来的,但是滑稽演员总要根据当天的演出情况出一些“现挂的噱头。

近年来,无论是电视荧幕还是戏曲舞台,都能看到上海滑稽演员们活跃的身影。与此同时,我认为,还需要不断提高滑稽剧本的创作能力。姚周的《学英语》为什么经典?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本身有着非常扎实的英文基础,没有那样的基础你挖不出这样的笑料,这就是滑稽表演艺术家的素养,那是一种建立在广博学识基础上的幽默感。


05

对于滑稽这门艺术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期望?

我是上海独脚戏的国家级传承人。我感到,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演变的,现在我们讲传承、继承,关键还是在于怎样理解滑稽这门艺术。我们说滑稽是逗人发笑的艺术,但我们追求的是观众怎样的“笑”,不是傻乐,傻乐不是艺术,而是要有回味的、会心的笑,滑稽是对生活的一种幽默的表达。






姚祺儿



1949年4月出生,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脚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首届文学艺术奖获得者,两次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文编 | 王虹

美编 | 音云





上海文联
用艺术寻找诗和远方,用文艺点亮生活的角角落落。这里是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