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锦:用镜头记录祖国的巨变 | 我与共和国同龄

文化   2024-10-04 09:39   上海  




我与共和国同龄




生逢1949,他们与共和国同龄,与时代同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本微信平台特推出“我与共和国同龄”专辑,聆听部分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文艺工作者讲述与共和国同成长的故事。他们既是新中国巨变的亲历者,又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参与者,一起跟随他们的回忆,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时代前进的步伐。





本期受访者 



余永锦

1949年2月生,高级记者,制片人



01

当年是什么契机让您走上了与艺术相关的道路?
我出生于1949年2月,作为共和国同龄人,我总有几种庆幸在心头:一是我刚出生不久,就迎来了共和国的诞生,没有经历那些饥寒战乱的年代;二是我见证了共和国不断成长壮大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6年来突飞猛进的巨变。当然75年来,我也与共和国一起经历了各种风雨的洗礼,使我的人生丰富而有意义。
当年作为插队落户的知青,我是一名“土记者”,在艰苦劳作之余,为广播站写稿,为社里写调查报告。1973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面向上海郊县知青招聘编辑记者,我抓住机会,脱颖而出,成为上海电视台的一名新闻记者,2004年获评上视高级记者。
从1974年到1984年,10年间我拍摄了800多条新闻和50多个专题,1987后从事纪录片创作,在当制片人期间拍摄了150多部集纪录片,记录了共和国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许多重大事件。如今我已75岁,许多事情慢慢淡忘,唯独这段电视新闻和纪录片创作生涯的许多往事依然历历在目。优秀的电视作品让千万观众受到启迪,得到智慧,产生共鸣,感受真实的力量。作为创作者,我也能从工作中学习优秀人物的智慧、思想和做人的道理。


02

作为共和国同龄人,回想与新中国一同诞生、成长的历程,有什么特别难忘、印象特别深刻,或者对您影响特别大的事?

最令我难忘也是我记者生涯最大的一次历练,是1980年我随大部队在罗布泊转战二十多天,拍摄搜寻彭加木《他在祖国的土地上永生》的电视纪录片。这年6月23日,上海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科考途中不幸失踪的消息传来,顿时成为上海乃至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6月27日我便带着16毫米摄影机和录音师王石庚,跟随彭加木夫人子女前往乌鲁木齐。经过艰难的争取,我们成为为数不多的被批准进入罗布泊的记者。

拉网式寻找彭加木


清晨出动警犬队(左)、发现脚印(右)

虽然这轮寻找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前后历时一个多月,飞行29架次,参加寻找人员240多人、大小车辆66辆,累计搜索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然而最终仍未找到科学家彭加木。尤其让我无法忘怀的是——某个清晨,我跟随彭加木家属,飞行一个半小时到达出事点附近。三位家属沿着高低不平的山丘走了一段,我紧紧跟拍,突然彭夫人夏叔芳蹲下身子,双手捧起一抔黄土,再用手绢包裹起来……我眼睛模糊地拍下了这段感人的画面。
余永锦(左)在罗布泊
纪录片《他在祖国的土地上永生》于1981年10月16日在上海电视台播出。这一天,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彭加木为革命烈士。不久,中央电视台也向全国播出了这部纪录片。


03

几十年来,贯穿您艺术道路的初心是什么?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1993年2月1日,《纪录片编辑室》栏目正式开播,我曾担任栏目的第二任制片人。这档时长40分钟的周播栏目,是全国电视台中第一个放在黄金时段播出的纪录片栏目。该栏目坚持纪实风格,关注社会大背景下的普通人物的命运和情感,注重故事性,弘扬人文关怀精神。要说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或许该栏目所坚持的创作风格、艺术观念,对从事纪录片创作而言就是一条重要的经验。

该栏目为上海电视台拍摄的优秀纪录片提供了播出平台,栏目开播半年就开始走红。纪录片《毛毛告状》《重逢的日子》《沈淑舟的家》《大动迁》《家在上海》《壮行罗布泊》《半个世纪的乡恋》《茅岩河船夫》《下岗以后》《妈妈不在的日子》《回到祖先的土地》等一大批故事性强的优秀纪录片,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收视率名列前茅,有的比电视剧还高。

在拍摄重大选题《苏州河》时,我们历时两年跨越上海六个区,完成了总时长5小时的6集系列纪录片。为拍摄理想的镜头和采访到生动的人物故事,我和摄制组顶酷暑冒严寒,跑遍了苏州河两岸和附近的高楼、里弄和居民家。该片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社会反响,各大媒体竞相报道。

拍摄大型纪录片《苏州河》



04

您如何看待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与个人的关系?如何看待艺术从业者的社会责任?

作为共和国同龄人,我庆幸自己见证了共和国的成就与变迁,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年代,我从电视新闻转战外宣纪录片创作。我曾任上视国际部专题科科长,和同事们用手中的摄影机捕捉时代脉搏,拍摄制作了《变化中的中国》《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等系列外宣片。

1988年纪录片《摩梭人》获得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上海城市奖”,是上视建台30年来第一部在国际电视节上获奖的作品。之后一批关注社会、纪录人生的电视纪录片《老年婚姻咨询所见闻》《呼唤》《谢晋和他的孩子》等脱颖而出。那些年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电视事业蒸蒸日上,进入了广受观众欢迎的黄金时期。电视纪录片乘势而为,也扩大了在观众中的影响。


1988年拍摄纪录片《摩梭人》


05

对于文艺事业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期望?
我在电视台工作的36年,先是从电视新闻入行,改革开放年代里主要从事纪录片创作。2008年我曾参与制作上海电视台成立50周年台庆片《人民的电视》,作为一个老电视人,我期盼电视人牢记这一使命,利用新科技凤凰涅槃。从业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如果能在传播手段上向快速和多元进军;在传播内容上,以内容为王,不断打造品牌;在真实上下功夫,贴近生活,关注百姓,相信一定能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我认为所有媒体竞争的就是内容,有内容就能立足媒体丛林,有内容就能取信于民。




余永锦


上海电视家协会会员。1973年进上海电视台,历任新闻记者、专题科科长、《纪录片编辑室》《看见》《文化中国》等栏目制片人。与人合作的纪录片《摩梭人》获1988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上海城市奖。获全国一等奖的纪录片代表作有《呼唤》《十五岁的初中生》《逃亡上海》。编导的纪录片《苏州河》获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系列片二等奖、中国文献纪录片优秀作品奖。1981年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获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劳动模范称号;2004年评为第五届上海十佳新闻工作者。


文编 | Ray
美编 | Yep

上海文联
用艺术寻找诗和远方,用文艺点亮生活的角角落落。这里是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