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华:让收藏守护历史记忆 | 我与共和国同龄

文化   2024-10-11 16:57   上海  




我与共和国同龄




生逢1949,他们与共和国同龄,与时代同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本微信平台特推出“我与共和国同龄”专辑,聆听部分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文艺工作者讲述与共和国同成长的故事。他们既是新中国巨变的亲历者,又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参与者,一起跟随他们的回忆,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时代前进的步伐。





本期受访者 



吴少华

1949年5月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01

当年是什么契机让您走上了与艺术相关的道路?

作为共和国同龄人,应该讲是很幸运的,我们经历了与时代大潮同行的人生。十年风雨过后,国家百业待兴,新闻媒体事业蓬勃发展,数以千计的杂志报纸进入百姓生活、大众视野。与此同时,这些杂志报纸需要大量稿源,从小怀揣文学梦想的我,逢上了好时代。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跑采访,向各种媒体投稿,像天津的《八小时以后》、杭州的《娱乐天地》、南京的《周末》这样的都市报,也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羊城晚报》等主流大报。在我采访的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民间收藏家,例如算盘收藏家陈宝定、钟表收藏家王安坚、烟标收藏家朱大先、蝴蝶收藏家陈宝财等。

我自己也是集邮爱好者,在同好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先是组建了收藏沙龙,后来还成立了收藏欣赏联谊会,也就是如今的上海市收藏协会,它成立于1986年6月10日,成为当时全国收藏界首家省市级的法人社团。1990年5月14日,我策划举办“首届上海民间收藏精品展”,被业界誉为开启国内收藏热的一次重要的展事。改革开放大潮带来的发展际遇,让我与收藏结下不解之缘。我想说,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就不可能有民间收藏热。

02

作为共和国同龄人,回想与新中国一同诞生、成长的历程,有什么特别难忘、印象特别深刻,或者对您影响特别大的事?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们是非常渴望读书的的一代。在我们这代人身上有着非常纯朴的理想,读书的目的是奉献社会报效祖国。但特殊年代,我们读书的理想被彻底打破。幸而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经过紧张而认真的复习,1977年12月11日,我正要同全国540余万名考生共赴考场时,我未来的岳父表示反对,理由是“考进了要迁户口”,这在当时老人的观念里是不可接受的。因为留在上海,是难上加难的。于是我只能妥协,最后一门语文我弃考了。记得那天下午,我在人民公园整整抽掉了一包飞马牌。

虽然我与那场名留史册的高考失之交臂,但至今我仍保存着那张准考证,可谓刻骨铭心。然而我也不后悔,正因为那次弃考,才使我后来参加了自学考,并获得了复旦大学新闻专业文凭,也使我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


03

请谈谈时代变迁中您所处行业的发展变化。

收藏与艺术品投资,可以说是我们改革放以来与时代同步的一个风向标,从过去的“玩物丧志”到今天的“藏宝于民”,收藏的观念发生了转变,收藏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如今越来越多人涉足收藏领域,资料显示,从1993年至2018年,中国已超过了英国、德国、美国,荣登世界艺术品投资榜首,我们的艺术品也跨入亿元时代。与此同时,更多收藏家将目光瞄准了我们身边的寻常生活用品,因为它们守护着我们的历史记忆。例如,在改革开放回顾十年展览中,反映民生变化的展品,基本都是我们收藏家提供的。

2006年7月 “收藏不忘慈善”义拍场景,义拍作品为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捐赠的儿子画作

04

几十年来,贯穿您艺术道路的初心是什么?

近40年来,我始终秉承一个理念:让收藏守护历史记忆。日月盈仄,唯坚守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1990年收藏家在上海人民广场参加上海市民政局主办的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宣传活动


05

您如何看待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与个人的关系?如何看待艺术从业者的社会责任?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们亲历了国计民生的巨大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益强盛,科技突飞猛进,社会日新月异。尤其是科技大发展,颠覆了很多传统认知,开创了人们新的生活模式。我们必须融入时代大潮,才能赢得共同前进的硕果。

同时,我认为,我们也应该保留个人的空间,面对纷繁喧嚣的外界,守护心灵的宁静,同样非常重要。本人也有这样的选择,拒绝“微信”。有人不理解,为什么不享受科技带来的成果。我认为,在失去那份“享受”的同时,我赢得的是更珍贵的时间。每天晚上可以静静地看书读报写作,时不时将收藏的老物件把玩欣赏,那器物上的包浆会与我产生共鸣,令我体会宁静致远的深意。作为一个收藏者也好,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也好,我最看重的是“良知”两个字,这个“良知”就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吴少华



上海市收藏协会创始会长、中国收藏家协会顾问、长三角收藏协会联盟主席、上海淘宝(收藏)文化节组委会主任、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评审专家、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文编 | 𝕽𝖆𝖞

美编 | 甄诸



上海文联
用艺术寻找诗和远方,用文艺点亮生活的角角落落。这里是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