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过祖国大地四十多年,当年“祖国的花朵”也已变成了“辛勤的园丁”。作为其中的一员,笔者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身份中感受到教育的伟大和美好,也悟出了三个字,即“渐”“度”和“新”。这三个字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同时更有关联性。共性在于都是宇宙万物运行所要遵循的道理,教育自然也要遵循;个性在于“渐”偏重于时间,“度”偏重于空间,而“新”偏重于运动;将这三个字都具象化于一个事物——教育上面,就可以看出它们是教育这个事物存在的三种属性,就如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物质的描述:“运动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
JIAN
篇一:渐
“渐”这个词历来让人感慨不已,丰子恺先生就曾在以“渐”为题目的文章中写道,“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文章又写到,“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造物主的微妙的功夫!阴阳潜移,春秋代序,以及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合于这法则。”
我们的教育当然也暗合这一法则。无论是在没有自理能力的幼儿阶段,还是在对文化知识了解不多的小学阶段,亦或是在知识不够系统的中学阶段,又或是在社会实践不够丰富的大学阶段,“渐”这个法则都在精准地运行着。忽然有一天,你发现你的孩子上幼儿园大班后会自己穿衣服了,进入小学五六年级后竟然在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等方面也能“卖弄一番知识”,成为高三学生后偶尔也能说出“建构主义”“思维导图”等与知识系统建构相关的专业术语,暑假从大学校园回来后能与你讨论社会诸多不公平的现象了。这些状况的出现绝不是因为你的孩子一下开窍了,而都是“渐”的功劳,在教师的引导下,“渐”让孩子们慢慢掌握了基本的生存技能和丰富的文化知识,也让孩子们学会去架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去了解人世间的疾苦。这些变化都是一分一分、一秒一秒地进行,其速度之慢让人察觉不到事物变迁的痕迹,误以为是孩子们突然开窍的结果。
“渐”的悄无声息,告诉我们教育要徐徐图之。“渐”的速度极为缓慢,在不知不觉中就改变了一切,所以我们的教育不能太急于求成,要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去开展。若家长和教师心比天高,希望孩子一下子就能样样精通的话,就忽视了“渐”,会造成“心在天上飞,身在地上跑”的尴尬场面。悲哀的是,这样“身心分离”的场面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君不见,家长给孩子报上万元的芭蕾舞辅导班结果孩子跳出“丑小鸭”舞姿的有之,家长同时给孩子报了多门培训班孩子死活不愿意去上的有之,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分数大搞题海战术不去尊重知识缘起的有之,教师抑制孩子长处硬拔孩子短处的有之…
“渐”的奔流不息,告诉我们教育要久而久之。“渐”是一种趋势,只要目标正确,虽慢但必定到达。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教育作为习惯的生成。习惯源自不断的重复。人的习惯似乎是在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中形成的,但这种无意识是一度在困境中以清醒的意识行事的结果。”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形成诸多良好的习惯,要有耐心陪孩子一遍一遍地重复,不厌其烦地帮助孩子摒弃不好的习惯,在“困境中以清醒的意识行事”以形成“无意识”的好习惯。
“渐”的生生不息,告诉我们教育要共同为之。“渐”无所不在,关联住了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我们教育这个系统需要各个要素在尊重“渐”这个法则的前提下共同发力,家庭、学校、社会都要为教育做贡献,而不只是学校独自在风中摇摆。遗憾的是,目前家校社三方都知道要为教育共同发力,却不知道如何发力,于是出现了很多“卷”的名场面,譬如:家长们互相攀比着给孩子们报培训班,却忘记了为何要报培训班;教师们互相抢课只为了让孩子们能多做自己学科的练习题,却忘记了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素质而不是提升学生分数;社区工作者们纷纷将各种活动推进校园却忘记了去问问学生们是否需要这个活动…
春秋代序,斗转星移,“渐”这个法则超越了时空一直在运行着,犹如一张大网牢牢托住一切事物,自然也托住了教育这个小小的系统,我们无论作为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在这张网上帮助孩子前行,既不能心急火燎地大步迈进,也不能灰心丧气地原地躺平,而是要持之以恒地稳扎稳打、共同发力,犹如一位老者,只有适应了脚下这张网的张力,把握好一个度,才能在手上打出沉稳大气的太极拳。
如何把握好一个度?度又作何解释?让我们在第二篇中一览其风采。
DU
篇二:度
中国人历来讲究平衡之道。烹饪时咸或淡都不行,行路时左或右也不宜,必须讲究一个咸甜适中、居中而行。这一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老子在这里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满,要懂得含藏收敛的道理。到了战国时期,孔子的孙子子思直接将这个道理化为整个文章,形成了《中庸》。《中庸》开篇明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我们的教育当然也要遵循这一道理。一个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诸多的知识和技能,但他不一定都要学会;在决定要学的范畴里,他也不一定都要学得精通;面对决定学精的内容,他也不一定就能真的能完全掌握。可叹的是,身边很多“勇士们”都对这个道理视而不见,一味地追求要学得多、学得精。这些“勇士”里,既有孩子本人,也有家长和教师,他们努力的前提是把自己或自己的孩子都当成了天赋异禀之人,认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他们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一个人一生能学习的时间是有限度的,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也是有限度的,甚至一个人的学习都是有偏好的,他不可能爱上每一门课。
“度”的程度之译,告诉我们教育要适可而止。“度”可以解释为“程度”,就是《中庸》“发而皆中节”中的“节”,即“节度”之意。我们在品尝美食时要注意符合“节度”,不要超过我们胃的容纳空间;我们在开展运动时要注意符合“节度”,不要超过我们骨架和肌肉的承受范围;同样,我们在进行学习时也要注意符合“节度”,不要超过我们大脑的能力范畴。所以,我们在开展教育时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喜好“因材施教”,对于孩子学习的不同的课程我们也要设置不同的度,并不是要求他们门门满分,“发而皆中节”就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度”的广度之译,告诉我们教育要多多益善。“度”也可以解释为“广度”,就是《论语》中借子夏之口说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中的“博”,即“广博”之意。这里与前文所说的“一个孩子不一定都要学会遇到的诸多知识和技能”并不矛盾,前文只是说因为精力有限没办法穷尽所有知识和技能,但并没说不可以接触这些知识和技能,相反,一个孩子只有先广泛地接触了多门课程,才能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精学。另外,在保证精学课程时间足够的前提下,将富余时间用于博学其他课程是值得鼓励的,只有博学之,才能跨界之,最后创新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度”的深度之译,告诉我们教育要刨根问底。“度”还可以解释为“深度”,就是苏轼在《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中提到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中的“熟”,即“熟练”之意。一个孩子在诸多课程中选定了要精学的课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遵循这个“熟”字,通过反复地阅读、钻研和反思去实现深度学习,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千万不要去吝啬时间和精力,要集中全部精力在尽可能多的时间中去学习这门课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将这门课程尽可能多地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达到将课程烂熟于胸的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浩浩宇宙通过内部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在一切,按照自身的规律不断地运行着,其间,度的影子随处可见。投射到教育领域,就是要孩子广泛的接触大千世界,慎重地选择学习领域,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忘我地开展深度学习,让度在广度、程度、深度这三个维度上的投影熠熠生辉,交相辉映出全新的成果。
要想创造出全新的成果,前文所说的先“博学之”、再“跨界之”、最后“创新之”,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除此之外,“新”还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释义,让我们在第三篇中一窥其全貌。
NEW
篇三:新
Happy 2024
“新”是一个好东西,五洲四海、古往今来的人们都喜欢它。早在战国初期,《大学》一书就提到了当时人们对“新”的追求:“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直接给“创新”下了一个简单而明了的定义:“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中世纪之后,从哥白尼到伽利略,从牛顿到法拉第,从爱因斯坦到波尔,欧洲人用实际行动一遍遍证明了创新的重要性。时至今日,创新发展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回顾过去,我们的教育在创新培养上是不足的,这也导致了长期以来我们中国人与诺贝尔奖尤其是科学技术类诺贝尔奖的无缘。立足当下,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什么是创新以及如何开展创新教育。胡飞雪在《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一书中将“创新”定义为“指人类提供前所未有的、有价值的事物的一种活动”。至于创新教育的开展,可以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三个维度去进行。
⭐ ⭐ ⭐
创新精神的培养,告诉我们教育要勤学好问。创新精神可以认为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如果将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称为创新者,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创新者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这个共同点放到创新教育中,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首先要培养会提问题的学生。令人惋惜的是,我们身边会提问题的学生太少了,孩子们已被太多的培训班、太多的课程、太多的作业压得没有时间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了。失去了问题,也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可见,对孩子们来说,“勤学好问”中的“勤学”是有的,“好问”还需多多提倡和多多努力!
⭐ ⭐ ⭐
创新思维的培养,告诉我们教育要异想天开。《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认为“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件事情或表达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亦称为创造性思维”。该书认为创新思维又可进一步分为求异思维、扩散思维、联想思维和灵感思维等,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思维,想象力在其中都起到关键作用,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去异想天开。看到苹果落地,就去想苹果不落地飞向天空的样子;看到子弹在飞,就去想光飞翔是什么样子;看到世界地图,就去想七大洲能否像积木一样拼在一起;看到浴缸中被自己排出去的水,就去想王冠的称重问题……
⭐ ⭐ ⭐
创新方法的培养,告诉我们教育要融会贯通。最近几年比较火的学习科学从大脑的研究出发,认为学习是脑神经细胞激活和建立连接的过程,学习的本质就是在信息之间创建联结。而创新的本质,就是在事物之间创建全新的关系。因此,创新的难易、快慢甚至多少都与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相似性有关,事物之间的差异性越大,在其间建立起的关系就越新颖,创新量就多;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多,在其间建立起的关系就越容易,关系建立的速度就越快,创新就快且容易。教育要多鼓励孩子们在不同学科中跨界,就是增加孩子们熟悉事物的数量,让孩子们有更多熟悉的事物去建立关系,当事物间的关系多了,自然就融会贯通。
⭐ ⭐ ⭐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的世界在岁月的轮回中不断更新换代、奔流向前,我们的孩子们要想在这个世界中生活得更加舒适和精彩,就必须遵守大千世界中的万般法则,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引导下,渐渐地去了解这些法则,在了解的基础上去适度的掌握他们,在掌握的基础上去适度的连接他们,从而推动事物的创新。就如同第一篇文章《渐》当中打太极拳的老者,只有顺应了周边的环境,把握好拳的力度,有无相生,阴阳相济,才能打出行云流水、飘逸自如的太极。
篇尾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笔者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长大,四十多年来积累了一点对于当前教育的想法,但因为慵懒,一直迟迟动不了笔、迈不了步。这次在“职青体”各位同仁的监督下终于写了三笔、迈了三步、成了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主要阐述了笔者对于教育要慢慢来、要适度来、要创新来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最后一篇中所涉及的创新教育是笔者未来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三篇文章各一千五百字左右,力图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统一。从形式上每篇文章都采用了散文的形式以及“总—分—总”的架构,在三篇文章相对应的位置上遣词造句都力求相似。从内容上每篇文章既可以独立成章,也可以统一成文,走的是从现代到古代再回到现代的路子。
笔力所限,就此搁笔!
【作者简介,请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