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 | 《德意志与神圣罗马帝国》
[1] 书籍信息
[英] 乔基姆·惠利,《德意志与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卷):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到《威斯特伐利亚合约》:1493-1648年》,李启明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12月。
[2] 作者简介
乔基姆·惠利,英国历史学者和语言学者,在剑桥大学教授德国历史和思想。1984 年当选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2015年当选英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有《汉堡的宗教容忍和社会变化(1529~1819)》及两卷本《德意志与神圣罗马帝国》。
[3] 书籍简介
从1495~1500 年的伟大改革到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德意志与神圣罗马帝国》书写了德意志乃至欧洲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代。在两卷书中,乔基姆·惠利摒弃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衰落期的传统观点,展示了帝国机构如何发展以应对16 世纪和17世纪的危机,特别是宗教改革和三十年战争。
第一卷以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统治时期的改革开始,对宗教改革、农民战争、施马尔卡尔登战争和《奥格斯堡和约》,以及宗教改革后新教和天主教的发展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最后以 1648 年缔结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该和约既反映了德意志政体自15世纪晚期以来的发展,也为其后150年的发展建立了框架。
[4] 书籍目录
上册
关于术语和用法的说明
关于地图和网络资源的说明
缩略词
地图列表
序言 近代早期德意志历史的叙述
第一部分 1500年的德意志和神圣罗马帝国
第一章 起源和边界
第二章 作为政体的帝国
第三章 碎片化的领地
第四章 帝国与德意志民族
第二部分 帝国和教会的改革(约1490~1519)
第五章 德意志历史的改革时代
第六章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治下的帝国
第七章 帝国、教皇和帝国教会
第八章 宗教复兴与平信徒
第九章 人文主义在帝国
第十章“印刷革命”与公共领域
第十一章 经济形势、社区及其不满
第十二章 马丁·路德和“路德事件”(1517~1519)
第三部分 查理五世以及16世纪20年代宗教改革的挑战
第十三章 查理五世时期前十年的帝国
第十四章 路德和帝国政治(1517~1526)
第十五章 路德和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
第十六章 其他宗教改革以及路德宗的主导地位
第十七章 骑士战争(1522~1523)
第十八章 农民战争(1525)
第十九章 城市的宗教改革
第四部分 掌控宗教改革(约1526~1555)
第二十章 福音教邦国的出现
第二十一章 天主教的维持
第二十二章 查理五世、斐迪南以及在欧洲的帝国
第二十三章 抗议宗的确立(1526~1530)
第二十四章 施马尔卡尔登同盟及其对手,以及帝国政治(1530~1541)
第二十五章 作为“德意志的主宰”的查理五世(1541~1548)
第二十六章 帝国的胜利(1548~1556)
下册
第五部分 经营和平(1555~1618)
第二十七章“教派时代”的概况
第二十八章《奥格斯堡和约》后的皇帝、帝国官员和帝国等级
第二十九章 1555年后的制度发展:帝国议会、大区、宫廷 和法律
第三十章 帝国在欧洲
第三十一章 经营国内和平(1555~约1585)
第三十二章 共识的衰退(约1585~1603)
第三十三章 瘫痪(1603~1614)
第三十四章 哈布斯堡王朝的问题
第三十五章 马蒂亚斯皇帝统治时期的帝国(1612~1619)
第三十六章 哈布斯堡领地的危机
第三十七章 帝国公法以及关于帝国体制的斗争
第三十八章 战争前夕的和平主义和爱国主义
第六部分 1555年以后的德意志邦国和城市
第三十九章 解释的问题
第四十章 良好的环境?
第四十一章 国家创建?
第四十二章 国内秩序和防卫
第四十三章 教派化?
第四十四章 财政、税收与等级
第四十五章 宫廷的复兴
第四十六章 帝国城市
第四十七章 对危机的反应
第七部分 三十年战争(1618~1648)
第四十八章 德意志历史中的三十年战争
第四十九章 何种类型的冲突?
第五十章 奥地利和波希米亚的再征服(1618~1623)
第五十一章 斐迪南的胜利
第五十二章 丹麦以及帝国的战争(1623~1629)
第五十三章 何种类型的帝国?瑞典以及捍卫德意志自由(1630~1635)
第五十四章 华伦斯坦及之后
第五十五章 法国、瑞典和德意志道路(1635~1648
第五十六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第五十七章 战争对德意志社会的影响
第五十八章 三十年战争和德意志政体
参考文献
索引
购书链接
近期书讯
本公众号小编的两部译著已于京东、当当、淘宝等各大电商平台上市。
《社会科学的未来》(商务印书馆,2023)系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安德鲁·阿伯特的自选集,展现了阿伯特作为芝加哥社会学派领军人物数十年来的学术研究贡献和对社会科学的理论反思:
《我们为何如此焦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讨论了蒙田、帕斯卡尔、卢梭和托克维尔这四位哲学家对如何追寻幸福生活的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