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 | 《大清算:纳粹迫害的遗产与对正义的追寻》

学术   2025-01-05 11:00   美国  

本文转载自“历史书讯指南”微信公众号

一直以来,相较于认罪态度暧昧的日本,人们习惯性地将德国奉为反思“二战”罪行、直面过去的典范。西德总统勃兰特的 “华沙之跪”、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念活动深入人心。

人类历史中黑暗不堪的一页似乎已经翻过,正义似乎已经得到伸张。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本书作者在回顾“二战”后几十年间的纳粹审判实录后指出:清算远未彻底进行,众多纳粹暴力“加害者”逃脱了罪责,把目光过度聚焦于“奥斯维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清算本应具有的深度与广度。奥斯维辛是恶的象征,但远不是全部。

《大清算:纳粹迫害的遗产与对正义的追寻

作者:(英)玛丽·弗尔布鲁克 (Mary Fulbrook)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理想国
原作名:Reckonings : Legacies of Nazi Persecution and the Quest for Justice
译者:陶泽慧
出版年:2024-1
页数:868
定价:159.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理想国译丛
ISBN:9787513948012



责任者简介

玛丽·弗尔布鲁克(Mary Fulbrook),伦敦大学学院德国史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近代早期欧洲的宗教和社会、20世纪的德国独裁统治、大屠杀后的欧洲。曾任英国国家学术院近代史分会主席、英国德国史学会主席、《德国史》联合创刊编辑。著有《剑桥德国史》、《德国史:1918—2014》、弗兰克尔奖(The Fraenkel Prize)获奖作品《奥斯维辛附近的小镇》(A Small Town Near Auschwitz)等多部著作。

内容简介

从华盛顿特区的大屠杀纪念馆,到柏林人行道上刻有铭文的铜片,纳粹暴行受害者的纪念设施遍布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游客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反思罪行的活动也在此举行。“奥斯维辛”经常被用来指代纳粹大屠杀,但把目光止于一个集中营远远不足以伸张正义。如何全面公正地定义“受害者”与“加害者”,纳粹迫害在几代人、几大洲之间遗留了怎样的长期影响,都值得更深入地思考。

本书考察“二战”后几十年间的审判与证词、加害者与被害者的言谈,从更广义的角度探讨纳粹清算,力求校准正义的天平;揭示在历史长河中,纳粹暴力的非人道程度远胜于后来人们对它的解释。从早期的排犹政策到“安乐死计划”、犹太隔离区、死亡集中营,再到战后几十年有选择性地认罪,作者消解了官方的神话——所谓的“直面过去”实则是“绝大多数施暴者未被追究责任”。在东德、西德、奥地利等第三帝国继承国,对纳粹的追责力度大相径庭,冷战格局加剧了清算的复杂性。司法审判有选择性地进行,前纳粹分子轻易重返社会。在清算未能彻底进行的背景下,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后代背负纳粹主义的遗产前行,暴力的后果仍在时间中回荡。

目录

导读 记忆和见证是最本质的“清算”/ 徐贲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纳粹过去的意义
第一部分 人性的深谷:迫害的模式
第二章 国家支持的暴力的大爆发
第三章 制度化的谋杀
第四章 暴力的微观世界:以波兰为棱镜
第五章 人生终点:灭绝的机械
第六章 界定人生的经历
第七章 沉默与沟通
第二部分 冲突:司法大观
第八章 过渡时期的正义
第九章 分头审判:继承国的选择性正义
第十章 从安乐死到种族灭绝
第十一章 大型集中营审判:不止奥斯维辛
第十二章 罪责的衍射
第十三章 为时已晚,为时太晚
第三部分 交汇:记忆与探索
第十四章 倾听受害者的声音
第十五章 寻找过去的意义,生活在当下
第十六章 令人不适的区域
第十七章 父辈的罪孽
第十八章 迫害的漫长阴影
第十九章 遗忘与纪念
结语
第二十章 一段充满回响的过去
注释
索引

看点

★ 德国是反思战争与屠杀罪行的典范吗?刷新刻板认知,打破“二战”后德国彻底清算纳粹罪行的神话

一直以来,相较于认罪态度暧昧的日本,人们习惯性地将德国奉为反思“二战”罪行、直面过去的典范。西德总统勃兰特的 “华沙之跪”、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念活动深入人心。人类历史中黑暗不堪的一页似乎已经翻过,正义似乎已经得到伸张。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本书作者在回顾“二战”后几十年间的纳粹审判实录后指出:清算远未彻底进行,众多纳粹暴力“加害者”逃脱了罪责,把目光过度聚焦于“奥斯维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清算本应具有的深度与广度。奥斯维辛是恶的象征,但远不是全部。


★ 纳粹只迫害犹太人吗?追根溯源,指出反人类罪行早在屠杀犹太人之前就已见端倪

提起纳粹迫害,人们往往将其等同于对犹太人的屠杀。然而纳粹迫害的对象远不只是犹太人。早在纳粹政权大肆屠杀犹太人之前,就早已打着“优化社会”的旗号,秘密甚至半公开地迫害、杀害“没有生存价值的人”,其中包括身体/精神残障人士、同性恋者、拒绝与纳粹媾和的政治犯。反人类行径早有端倪,直至在众人的默许下演进为滔天罪行。


★ 为什么说清算纳粹是一种“选择性正义”?揭示不公正的清算标准与被操控的国家赔偿

“二战”后,除少数罪魁祸首被处决外,大量施加迫害的纳粹“中坚力量”利用政治漏洞、法律漏洞逃脱罪责。在西德、东德、奥地利等纳粹继承国,不同的国别政策与文化,令清算难以形成公正、统一的标准。冷战格局下,各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令清算之路雪上加霜。战后人才匮乏、百废待兴的形势更令众多曾为纳粹服务的医生、律师、基层公务员丝滑地转投新社会,操纵面向受害者的国家赔偿。


★ “没看到”“没想到”“迫不得已”“奉命行事”,展现世态如何在制度之恶与人性弱点的双重打击下愈加恶化

回顾往事,与集中营一墙之隔的学校教师称“没有亲眼看到行凶”,给犹太儿童注射毒剂的护士称“只是奉命行事”,将残障亲人交给“专业机构”隔离照料的亲属说“没有想到会被谋杀”……当人性的弱点被恶的制度利用,一切都一发不可收拾。


★ 堪称《奥斯维辛:一部历史》续篇,追踪纳粹极权制度给几代人带来的阴影与隐痛

世界史经典必读之作《奥斯维辛:一部历史》曾抛出“犹太人回家之后怎样”的问题。本书以极富洞察力与人性色彩的叙事回答了这一问题,打破了人们对“逃出生天的犹太人会拥有幸福余生”的错觉。失去亲人的痛苦、受害者有罪论带来的耻辱、身体与心理的后遗症、索赔之路上的阻碍伴随他们的余生;在养育子女时,父辈的隐痛时常转化为病态的教育观,波及子孙后代;而加害者的后代,也在逃避、抗拒、自卑等心理中挣扎。


★ 斩获国际重磅奖项。2019年沃尔夫森历史奖获奖作品,坎迪尔历史奖决选作品。


★ 四十幅珍贵历史图片,再现纳粹统治真实场景。


政治哲学研究
交流读书心得,收集和分享书讯、讲座信息与会议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