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研究”2024年度书单:大陆出版

学术   2025-01-01 11:03   美国  


“政治哲学研究”2024年度书单:大陆出版


2024年匆匆而逝。在辞旧迎新之际,“政治哲学研究”公众号推出年度书单系列,按照推送文章阅读量,回顾过去一年中新近在大陆出版的20本新书。点击标题中的书籍名,即可跳转阅读相应书籍详情。



01 《海德格尔导论》


这是一部在英语世界中比较著名的研究海德格尔的入门著作,中译本诞生于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的流水线工人之手。这一事件深具意味:面对技术统治的世界,陈直证明了选择的自由始终存在;思考即抵抗,而海德格尔一直让我们思考如何思考。陈嘉映、孙周兴、王俊推荐。

2021年11月,“腾讯新闻·谷雨实验室” 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题为《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的文章,让当时还是农民工的陈直受到广泛关注。如今他翻译的理查德·波尔特所著的《海德格尔导论》终于出版。

齐泽克在他的新书《自由: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提到陈直翻译《海德格尔导论》这件事,并写道:“我们应该庆祝像陈直这样的奇迹——他们证明了哲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哲学可以突然中断我们日常生活的进程,让我们产生困惑。……今天,我们应该说:让一百个陈直研究哲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摆脱我们不幸困境的出路。”

理查德·波尔特的这部《海德格尔导论》,被认为是英语世界的海德格尔研究名著,波尔特先生为中译本写了序言,还根据海德格尔研究的最新发现,增补了内容,并更新了参考文献。

本书译文参考了之前中文世界对海德格尔著作的各种翻译,并通过大量译注予以细致的说明,方便普通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海德格尔哲学的各种概念。



02 《问物:可触摸的意义》


受西方哲学影响,当代中国哲学长期以抽象的概念和范畴为对象,而忽视对经验领域具体的人、事、物的思考,这与中国古代典籍对人物与故事的重视背道而驰。为此,陈少明倡导将“做中国哲学”当作一门与经验领域息息相关的“手艺”,以对具体事物的描述代替抽象的概念分析,辅之以“溯源”和“拼贴”的手法,从而跳出“从概念到概念”的窠臼,以“物”为中介探索进入和诠释中国哲学的新方法、新路径。

本书收录的十篇文章,是陈少明近十几年对“物”及其意义结构进行深入思考的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心与物、道与器、经典世界与历史世界的关系,涉及对孔子“在陈绝粮”、王阳明“南镇观花”、“特修斯之船”等历史典故和哲学公案的全新讨论,以及对商周青铜器、王羲之《兰亭序》书帖等具体的“物”之精神内涵的发掘与阐释,体现了建构与西方形而上学截然不同的“道器形上学”的宝贵尝试。



03 汪民安《亲密关系的核心是友谊》


此书是学者汪民安的思想访谈与随笔集,从2006年到访巴黎寻踪法国理论,到2023年的当下对社会与技术的一系列思考,时间跨度正好是21世纪的这二十多年,综合呈现汪民安在知识与经验、理论与现实之间所进行的探索。



04 《生活中的意义》


什么样的生活才值得一过?什么东西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本书为当代著名女性哲学家苏珊•沃尔夫的代表作,作者以分析哲学的方法,对“人生意义”的内涵做了抽丝剥茧的阐释,为我们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视角。作者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来介绍自己的哲学观点,极具感染力又很务实,说理清晰、深刻。全书深入浅出,译文精准流畅,能让大众读者充分领略哲学思考的乐趣。本书曾被列为普林斯顿大学新生指定读物,为近20年英语世界关于“人生意义”这个话题引用率最高的哲学书。



05 《我们为何如此焦虑》(赵宇飞 译)


“跳舞的时候,我就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

“读书和骑马,旅行和恋爱,食物和艺术,和女儿交谈,和猫玩耍,照料尚未完工的花园中的卷心菜。忠实地享受生而为人的一切。”

“在急于展示幸福的时代,诚实地表达悲伤。”

“我们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我们与自己疏远了。”

蒙田、帕斯卡尔、卢梭和托克维尔这四位哲学大师,以绝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思想力,探讨了幸福和焦虑的来源,把每个现代人脑海中时常冒出的想法,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出来。更为丰富的哲学视野,能够指引人们区分出哪些是人生中可有可无的装点,哪些才是生命里值得骄傲的桂冠。翻开本书,我们借此智慧的力量来平静焦虑的内心,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幸福。



06 梅洛-庞蒂《自然》


梅洛-庞蒂晚期的自然反思立足于现代哲学史和科学史,是思想观念和科学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梅洛-庞蒂敏锐地指出世界只是思想的内卷,为了跳出内卷,他从现代物理学和生物学等视角展开反思,并试图在肉身的形而上学中推敲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自然反思往返于哲学和非哲学之间,并在现代知识的整体上更新了人们的自然图景。

《自然》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956-1957年的自然概念,是对概念历史演变的梳理,它关联于自然的哲学史和科学史。第二部分,1957-1958年的自然概念,它是对革新自然概念的时代内容的钩沉。第三部分,1959-1960年的自然概念,是在历史演变和时代内容基础上对自然“时间建筑风格”的尝试。梅洛-庞蒂围绕生命科学展开探索,最终在人工生命、动物本能、欲求理论的符号化分析中,以肉身理论涵融符号生物学、符号人类学和精神分析等领域。


07 《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


公元3—9世纪欧洲历史从古代转向中古。半个世纪以来,依赖于某些经典叙事性史料建立的宏大叙事备受挑战,新的史料与新的解释多种多样。在这一学术背景之下,以中国古代历史为参照,基于史料分析,广泛吸纳已有的研究成果,《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3—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从政治与政治思想的互动角度,以罗马帝国观为关键词,对这一段历史转型进行了重新解释。随着古代罗马帝国遭遇政治和军事危机,多元化的政治思想涌现,帝国东西部也踏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东部地区率先成功转型为神圣的罗马帝国,而西部则经历了帝国消失、蛮族王国兴起、以自下而上的方式逐渐基督教化,并于7—8世纪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基督教精神世界。9世纪加洛林王朝以独特的方式复兴罗马帝国,从而明显地回归到从古代罗马帝国向中古神圣的罗马帝国的历史转型轨道,与东部地区的历史发展殊途同归。政治史的变动也在刺激着新的神圣帝国观念酝酿和生长。



08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新结构转型》


本书是哈贝马斯在1962年出版的成名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续篇。在该书中,哈贝马斯从社会史和概念史的角度定义了公共领域的概念,并认为公私划分是公共领域存在与运行的第一前提。


但公共领域从近代以来一直在衰退,新媒体的兴起是病源所在。电视和报纸的泛滥使得社会国家化和国家社会化的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型,公域和私域之间不再有明显划分。这在如今监护制度缺失的情况下,一方面导致公共领域的包容性特征正在消失,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声音的日益不和谐以及挑战性话题和意见内容的复杂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媒体消费者利用数字平台,退回到志同道合者的屏蔽式回声室。


哈贝马斯详细论述了新媒体及其平台特性,它们正日益将传统大众媒体这一旧的结构转型的决定性驱动力推向后台。新的传播形式损害了政治公众的自我认知,导致了公共领域的新的结构转型,对民主进程和协商政治产生了严重影响,甚至对人类的未来世代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哈贝马斯给出的建议是通过完善法律来保持一个媒体结构,使公共领域具有包容性,并使公众舆论和意愿的形成具有协商性。



09 《感觉的共同体》


二十世纪整个世界的人文社科领域都经历了从宏大到微观、从结构到解构、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大转型,不胜枚举的大师在今天仍然闪烁着熠熠辉光。但是,当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上个世纪的种种文化和社会症候并未消失,世界的动荡仍然在延续甚至激化,寻求共同意志的共同体和寻求独异性的个体之间紧张的关系伴随着身份政治的危机显得愈发严峻,人们想要自由,但人们又因害怕孤独无法逃离共同体。世纪之交带走了曾为社会苦心竭力的思想者们,随后崛起的新一代思想者——保罗·维利里奥、阿兰·巴迪欧、让-吕克·南希和雅克·朗西埃,能否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对我们栖居世界的共同感觉能否成为重塑共同体的最后手段?共同的文化是否能够最终实现?前辈给我们留下的只有他们走过的痕迹,一种理论的褶皱。


本书系统地考察了法国当代美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四个重量级学者:阿兰·巴迪欧、雅克·朗西埃、保罗·维利里奥和让 - 吕克·南希,并基于四人相互交叉的人生轨迹,指出他们的美学思想构成了一个德勒兹意义上的思想“平面”,或者说构成了一个理论的“星丛”,其主要关涉的领域为审美政治理论。尤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即在感觉的独异性与共同体之间形成的张力结构。本书以此为基本切入点,重新诠释了四位思想家的代表性理论,并且将之描述为法国理论之后法国当代美学形成的一个潜藏的理论架构,也细致勾勒出他们各自的倾向性和理论体系间的差异性。



10 《技术哲学导论》(张卜天 译)


技术哲学是哲学中一个年轻的分支,它是对技术的哲学思考,着重研究技术的本质、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价值,以及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如今,技术已经深入普罗大众的生活,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日常。如何处理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是现代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书探讨了技术的种种定义,讨论了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关系,并着重介绍了技术哲学中主要的研究课题,包括对技术理性的讨论,技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技术专家治国论,技术决定论和技术自主论,现象学和解释学在技术哲学中的应用,女性、非西方人和原住民等常被忽略的群体的技术贡献,反技术思潮,以及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等。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关于技术哲学的整体而全面的知识,为批判性地研究技术的性质及其对我们的影响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11 渠敬东《希望的谬误》


透纳在西方艺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但因其很难被划分进某一流派,他在普通读者心中的知名度恐怕比不上受其启发的后辈——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画家。基于此,关于透纳的相关学术著作,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概括透纳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本书广泛参考了艺术评论家罗斯金的代表作《现代画家》和《透纳与拉斐尔前派》,同时又将透纳一生的创作与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和欧陆的历史联系起来,不仅对透纳在艺术史上的开创性贡献进行了完整的呈现和深入的分析,同时也展现了透纳风景画创作背后的文明观和历史观,将对透纳绘画的分析从单纯的审美体验上升为对人类文明整体的思考,从而打破了艺术史和政治史、社会史的边界,为普通读者了解透纳、专业读者重新审视透纳提供了新颖独特的视角和较为完整的素材。



12 《从数学到哲学》


王浩是近代享誉国际的数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是人工智能重要研究领域“机器定理证明”的奠基人,是“王浩瓷砖”模型、“王氏悖论”命题的提出者,是“定理证明里程碑奖”获得者。


王浩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数学系,师从金岳霖、沈有鼎、王宪钧、杨武之等明师,与杨振宁是室友,与汪曾祺、何兆武交好。后在哈佛大学哲学系完成博士学位,又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他是“人工智能之父”明斯基崇拜的天才、“图灵奖”获得者库克的导师、蒯因的得意门生、库尔特•哥德尔的忘年挚友……天才王浩轻松拥有在旁人看来“一路开挂”的人生。


尽管在数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领域有着开拓性成果和突出贡献,王浩却痴迷于哲学,立志成为哲学家,他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数学哲学的研究和写作,是对世界哲学作出过深刻贡献的华裔学者。《从数学到哲学》是王浩的首本“大部头”,是一部循着从柏拉图到哥德尔“数学-哲学家”传统不断探索的哲学思想专著,是其代表作,也是正面集中阐释自己哲学思想的作品。


《从数学到哲学》于1974年在美国出版,是王浩的首部哲学著作,也是其重要代表作,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有中译本出版。近年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使学界对“机器定理证明”开山鼻祖王浩的怀念和研究的文章增多,学界对本书的出版呼声也日益增高。此次中译本首次出版,由专业译者精心翻译,斟字酌句,以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华裔学者王浩的数学哲学思想,了解他对世界的贡献。


13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李涛 译注)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一种善爱乐的幸福伦理学:善、爱、快乐是三个一级概念,当这三者都基于美德就统一起来了,达至至善就是幸福这个超级概念。伦理学总是追求至善-幸福,这是由美德来体现的,美德是真正的善,幸福就是美德的成全活动,从而是美德伦理学;幸福也是有爱的和快乐的,真正的美德才会产生真正的爱和真正的快乐,是爱与乐的伦理学;幸福只有在一个良好治理的城邦中才能达到,伦理学是广义政治学的一部分。《尼各马可伦理学》10卷书的行文次序也大致是美德、爱与快乐的先后次序:第1卷概要地讨论了幸福,第2-7卷讨论美德(包含伦理美德、思虑美德、不自制),第8-9卷讨论爱,第10卷1-5章(及第7卷11-14章)讨论快乐,第10卷6-9章总结了两种幸福。



14 《摇滚与哲学》


摇滚与哲学是相通的吗?当然!


摇滚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态度,作为永不过时的音乐形式,它探讨着同样永恒的哲学问题。


《摇滚与哲学》是一本哲学通俗读物。从小妖精乐队《我的精神在哪里?》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清晰回应,到鲍比·麦克费林《别担心,开心点》对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当代演绎,法国作家弗朗西斯·梅蒂维尔通过剖析35首摇滚佳作的歌词和结构,深入浅出地揭示出关于认识论、文化、艺术、政治、道德的哲学命题,引领我们走进摇滚舞台背后那广阔深邃的哲学世界。



15 《自由主义为何失败》


《自由主义为何失败》是西方近年来反对自由主义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对于理解特朗普时代,理解当下西方世界的政治危机至关重要。


作者认为,现代自由主义颠覆了西方政治思想中将自由理解为自律与涵养公民美德的传统,鼓吹过度的个人主义,并催生了人与自然的敌对,这导致了传统社会关系的瓦解与传统社会规范的衰落,从而造成了当今美国政治的一系列乱象。


本书出版后,因其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立场,不仅在美国知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普通民众中也反响热烈,讨论极多,作者帕特里克·德尼恩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美国当代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并对一些政治和公众人物的思想和立场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乡下人的悲歌》作者J. D.万斯。


无论大选结果如何,美国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已是基本事实,并不会因大选的结束而有所改变。“几乎没有读者会赞同本书的一切观点,但很少有读者会不从中获得启发与教诲。”作为一部难以被归入传统左—右政治光谱中的颠覆性著作,本书为观察和思考美国国内的价值冲突与政治危机提供了独特视角。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将其列为推荐阅读书单:“虽然我不同意此书的许多结论,但我同意它指出了自由民主国家的内在缺陷。”



16 《形而上学导论》


形而上学是研究何物存在及存在物之关联的哲学领域。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形而上学这一迷人领域及其分支,涵盖了存在、物质、时间、可能性、因果关系、自由意志和社会本体论等主题。很多发人深思的哲学问题,如“自然规律决定了一切吗”“时间在流逝吗”“福尔摩斯存在吗”等,都在书中得到了精彩的辨析,令读者得以一窥哲学的堂奥。



17 《马克思与黑格尔研究》


《马克思与黑格尔》法文版于1955年问世,英文版于1969年由美国基础读物出版社(Basic Books)推出。该书以文集形式收录了伊波利特撰写的关于马克思与黑格尔的九篇文章,这些文章被划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黑格尔的生命与存在概念”、“黑格尔的历史概念”、“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以及“真理与存在间的关系问题”,且每一部分都涵盖了二至三个章节。全书对黑格尔的生命意识、苦恼意识以及存在和意义等概念进行了讨论,也对《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尤其是黑格尔早期神学笔记和耶拿手稿进行了整体梳理。



18 《羞耻:规训的情感》


Choice杂志年度杰出图书奖,情感史首倡者彼得·N.斯特恩斯代表作。


一部关于羞耻的文化史,一种无处不在的社会治理术。


我们常将羞耻视为一种负面情感加以回避。而历史上,羞耻感在家庭、教育、刑罚、体育、政治等诸多领域都发挥着作用。社会用它来规范我们的行为、维持秩序、建立身份认同。


现代社会,羞耻感看似衰落,却仍在各种文化中延续,并不断被开发出新用途。而当新媒体时代的羞辱狂热给人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羞耻是否还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斯特恩斯比较东西方文化,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揭示羞耻无处不在的情感威力。



19  感觉的界限: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本书是英国日常语言学派重要的代表斯特劳森的重要著作。在书中斯特劳森依次讨论了康德第一批判的主要章节和核心论题,但他不是进行历史、文本性的哲学史研究,而是对康德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批判性的分析和重建。斯特劳森立足于当代逻辑学的发展,为了避免康德理论中一些不可接受的结论,对康德理论哲学进行了分拆,从而保留他认为有价值的部分。斯特劳森认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包含三个层次的工作:对经验的形而上学的分析、对超验形而上学的批判和先验唯心论的形而上学重建。首先,经验的形而上学是关于所谓普遍的经验结构或者关于经验的一般概念结构的理论。任何经验只要对人类而言是可理解的,就必须具有这些最低限度的概念资源。斯特劳森认为康德的这一部分工作是最有价值的;其次,康德认为,对于那些使经验成为可能的结构性概念做超越经验界限的运用,形成了各种超验形而上学的虚构和幻相。斯特劳森赞同康德的这种批判;第三,斯特劳森认为康德以上洞见整合在以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别为标志的先验唯心论所构造的形而上学中。他认为,康德的这种学说违背了自己的批判原则,是企图超越经验知识的界限,为经验划出界限,因而是无意义的。斯特劳森的研究虽然主要是对康德的思想进行分解,说明在何种意义上这些学说是可以互相独立的,哪些是可以被接受的,但他也力图说明在康德的原初设想中这些学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而且这些讨论往往言简意赅,胜义迭出,其价值也远超一般康德学者的研究。



20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


在该书中,作者独辟蹊径,以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论为基本线索,批判性地考察了费希特在1794,1798/99和1812年三个版本的知识学形态,指明了它们的内在的演进线索。该书指出,知识学的困境与“发展一种同时是存在论的形而上学”这一努力相关联。费希特要求,借助先验哲学的思维方式,不仅仅要去阐明其自身并不“存在”的存在者根据,而且要去推导出存在者的实存和规定。作者认为,这一要求太高,从而导致了知识学的内在张力与不断重写。作者主张,我们应该将存在论从形而上学中划分出去,存在论要自立门户。该书以其深刻的洞见,将费希特哲学放置到传统形而上学的视野去考察,不但对我们理解费希特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理解传统形而上学很有裨益。尤其是该书分析了1798/99和1812两个版本的知识学,对中文学界的后期费希特哲学研究所有帮助。


政治哲学研究
交流读书心得,收集和分享书讯、讲座信息与会议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