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 | 《周秦之变的社会政治起源》
[1] 书籍信息
黄涛,《周秦之变的社会政治起源:从天子诸侯制国家到君主官僚制国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5月。
[2] 作者简介
黄涛,湖南省邵阳市人,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所撰博士学位论文获评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研究领域包括周秦汉国家史、现代国家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互动、人大制度等。在《教学与研究》《中国政治学》《世界政治研究》《国家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撰写内参数十篇,参与一些政策文件的起草。合著有《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怎么做》(202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2023)等3部。
[3] 书籍简介
本书尝试在充分占有相关历史文献和政治学理论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坚持中国主体性、以中国为方法、基于世界视野、历史和理论结合、时间和结构互嵌”的历史政治学研究进路,梳理周秦之变的历史内涵和学术研究史,阐释周奏之变的政治学意义,全面系统剖析和探究周奉之变的本质、内涵、过程、动因、机理、规律、历史定位、世界意义和理论价值。本书以“从天子诸侯制国家到君主官倚制国家”定位周奉之变对这两种国家形态的基本内涵、整体结构、运行机制、基本定位、主要不足以及转变过程等作了深入探讨,并由此探究中国古代国家的基本内涵、整体结构、运行机制、主要特质、形成和演进规律、世界定位,考察周秦之变和君主官僚制国家形态在人类官僚制度史、现代国家形成史上的地位,回应“东方专制主义”“中国停滞论”等关于古代中国的阐释。
[4]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何以中国之世纪叩问
第一节 周秦之变研究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本书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周秦之变理论阐释框架
第一节 周秦之变的历史内涵和政治学意义
第二节 国家形态演变的内涵
第三节 国家形态演变的类型
第四节 两种国家形态界定
第三章 天子诸侯制国家:以西周为中心
第一节 立国基本理论
第二节 国家基本制度
第三节 国家统治方式
第四节 国家和社会关系
第五节 社会和阶级结构
第六节 国家经济形态
第四章 周秦之变历史过程:演进脉络和阶段性特征
第一节 天子诸侯制国家时期(公元前1046—前707年)
第二节 君主官僚制国家奠基期(公元前707—前238年)
第三节 君主官僚制国家形成期(公元前238—前206年)
第四节 君主官僚制国家定型期(公元前206—前87年)
第五章 君主官僚制国家:秦朝形成和西汉定型
第一节 立国基本理论
第二节 国家基本制度
第三节 国家统治方式
第四节 国家和社会关系
第五节 社会和阶级结构
第六节 国家经济形态
第七节 西汉的改造和定型
第六章 天子诸侯制国家和君主官僚制国家的基本定位
第一节 天子诸侯制国家:东方早期国家之代表
第二节 君主官僚制国家:古代中国主流国家范式
第七章 周秦之变:成因和机理
第一节 特殊地理和环境因素的深刻塑造
第二节 国家起源之路的深远影响
第三节 国家中心主义路径的“内在锁定”
第四节 国家最高权威和周制合法性双重衰落耦合
第五节 精英集团相互取代、边陲取代中心
第六节 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战争的推动
第七节 思维模式影响和天命论的本体意义
第八节 经济因素的基础性作用
第九节 重大事物到来时序的深刻影响
第八章 历史定位:伟大的国家和文明转向
第一节 中国国家形态正向变革和自我升级
第二节 解决时代核心问题并形成超大规模国家治理范式
第三节 决定性塑造中华国家范式和演进道路
第四节 是古代中国影响最深远的大转型
第五节 决定性地塑造中华文明和华夏世界
第九章 世界意义:人类政治文明的奠基和分流
第一节 形成世界领先并长期领先的主流国家形态
第二节 初步解决现代国家构建的两大世界性难题
第三节 对人类官僚制和现代国家构建产生巨大影响
第四节 走出更具代表性的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转型道路
第五节 对亚洲和世界格局及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第十章 结语:世界性中国及其理论意义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理论意蕴
参考文献
后记
购书链接
近期书讯
本公众号小编的两部译著已于京东、当当、淘宝等各大电商平台上市。
《社会科学的未来》(商务印书馆,2023)系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安德鲁·阿伯特的自选集,展现了阿伯特作为芝加哥社会学派领军人物数十年来的学术研究贡献和对社会科学的理论反思:
《我们为何如此焦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讨论了蒙田、帕斯卡尔、卢梭和托克维尔这四位哲学家对如何追寻幸福生活的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