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厂设计之“车间总平布局”篇

创业   2025-01-24 15:00   北京  

当厂区总平初步确定之后,各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层数层高”还是需要和“产品、产能、工艺、物料、人员、规模”相适应,实际上,车间内部布局决定了单体建筑的长、宽、高,所谓“工艺优先”原则。

建筑设计,当然不是简单的平面布局,它包含了四大基本元素:

1

功能:

在建筑物内实现的“活动”功能,在图纸上将变成“面积分配、空间设计、材料运用、人物流出入口安排、工艺分区、设备布局”,并将与建筑物的外部“活动”相衔接。

2

空间:

所谓的“活动”功能,当然包括“生产活动、辅助生产活动、仓储、动力、办公、检验、住宿、吃饭、停车”等等,那么各种活动都需要有特定的空间,需要一种立体化的设计,“空间”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空间形状、空间出入口、空间尺寸”的设计。

3

几何学:

对于“空间”的实现,各建筑元素之间的连接,点、线、面、体,视觉效果,建筑美学,依靠“几何学”实现“空间”的构建,进而实现建筑物的“功能”。

4

环境系统:

任何单体建筑,任何空间构成,都要与周围环境实现和谐相处,包括各单体建筑之间、山形水势、造型色彩、绿化植被、人车物流,任何建筑设计,都要根据环境条件决定其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和独立性,所谓的大环境、小环境、微生态,都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

车间总平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车间外围的人、物流位置

决定了生产线布局的大方向。

比如车间周围的道路、车间内部的楼梯、客梯、货梯位置,决定了人员从哪里进出、物料从哪里进出,同时也就决定了生产线主要工艺设备的布局走向。

2

工艺流程与工序设置要求(工艺规程)。

工艺流程决定了工序的设置要求,工艺流程中的设备工艺参数,决定了设备在功能房间的排列组合,同时人员的操作、活动、物料的周转、暂存,也决定了功能房间的大概布局。

3

产能、批量、物料暂存、

转运方式需求(产品与物料清单)。

品种、规格、产能、批量、物料清单、生产班次安排,决定了人员活动的规模、活动的空间、物料的周转量、物料的存储空间。

4

设备选型、布局、操作、维护、

验证要求(设备清单与参数)。

工艺的实现离不开设备,设备选型、布局、操作、维护、验证要求,一方面决定了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验证的要求,另一方面决定了车间的空间设计与空间布局。

5

功能分区与洁净级别要求。

制药厂房,在功能实现的功能分区基础上,我们不得不考虑洁净级别要求,那么首先是功能分区,还是要根据产品性质、剂型类别、工艺流程,来实现功能分区,尤其要关注“关键生产区、辅助生产区、污染与清洁区域”,对于易产生污染和去除污染的操作放在污染与清洁区域,对于辅助生产区和关键生产区域,尽可能分区设计,在工艺流程顺利实现、人物流简洁高效的基础上,尽可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其次才需要考虑ABCD的洁净区设置和环境控制要求。

6

公用介质的提供与布局。

根据工艺流程要求、设备配置要求、功能实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公用介质,对于公用介质实现合理提供和有效控制。
洁净空气的提供、洁净环境的控制,我想把它归于公用介质来设计和管理。

撰稿人 | 焦红江

责任编辑 | 邵丽竹

审核人 | 何发





必看视频


推荐阅读

2025合成生物商业化工艺工程与厂房建设论坛盛邀您来!

收藏 | GMP飞行检查重点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的西林瓶灌装机充氮系统性能分析

本文来源于制药GMP工作室,仅供交流学习。由“制药工艺与装备”平台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关注“制药工艺与装备”公众号,获得最新制药业创新技术、新闻动态等热点话题。

制药工艺与装备
“制药业”的宗旨是“服务中国制药业”,用整合的资源更精准地服务业内人士,更好地履行媒体使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