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死亡对她来说,就像疲惫的旅人迎来了睡眠一样受欢迎。”
安妮女王的医生之一约翰·阿布思诺特医生在给好友的信件中说道。
1714年8月1日上午7:30,英国安妮女王(Anne, Queen of Great Britain,1665-1714)结束了她疾病缠身、悲伤痛苦又充满戏剧的一生。
埃德蒙·里利,《安妮女王》,1703
安妮女王本名安妮·斯图亚特(Anne Stuart),
父亲是国王詹姆斯二世,准确来说是英格兰和爱尔兰国王詹姆斯二世和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七世。
那时候英格兰和苏格兰还不是一家。
母亲是平民王后安妮·海德,姐姐后来是英国女王玛丽二世。
画中两个小孩就是安妮女王和姐姐玛丽二世,那时候她们的爹还是约克公爵。
这幅画画完没多久安妮就失去了母亲,她才6岁。
彼得·莱利,《约克公爵和公爵夫人以及他们的两个女儿》,1668-1670
在安妮49年的生命中,生病是生活的常态。小时候她就得过“流泪症”,症状是眼泪过多。
18岁那年,她被家族安排嫁给远方表亲丹麦的乔治王子(Prince George of Denmark,1653-1708),这个男人比她大12岁。
约翰·莱利,《乔治,丹麦王子》,1686
尽管是“包办婚姻”,但安妮婚后频繁怀孕,看样子两人感情不错。
这是安妮女王婚后一年的样子,她身穿大红色礼服,身材窈窕,面带若隐若现的微笑,十分美丽。
威廉·维辛和扬·范德法特,《丹麦公主时期的安妮女王》,1684
这幅画是两位画家合作完成,威廉·维辛画了女王的头部和面庞;其他部分包括背景、人物的衣饰、鲜花及小狗则是由扬·范德法特完成。
因为画一幅油画耗时太长了,所以当时的画师为了提高“出图”效率,通常有一套“标准作业流程”。
主笔画师一般负责人物的头部及面部,其余部分则在“标准库”里选好姿势和风格,然后交给助手或合作画家完成。
从结婚的第二年(1684年)开始的16年间,安妮不断地怀孕,次数高达17次。
其中流产7次,死产5次。
生下来的5个孩子中,有两个刚出生没多久就死亡;还有两个都没有活过两岁。
只有一个孩子威廉王子(William Henry,1689-1700)活到了11岁时也不幸离世,死因不明。
戈弗雷·内勒爵士,《安妮女王和威廉,格洛斯特公爵》,1693
戈弗雷·内勒爵士,《威廉,格洛斯特公爵》,1698
我简直不敢想象,这17年间她要经受多少痛苦。
怀胎十月,等于她有14年都是在怀孕,其余的时候还要面临17次失去孩子的巨大打击。
在2018年的电影《宠儿》中,安妮女王养了17只兔子,并用自己17个孩子的名字给它们起名。
影片中,她说:“每失去一个孩子,我的一小部分就跟着他们死去。” (Each one that dies, a little bit of you goes with them. )
电影《宠儿》
1700年,失去威廉王子之后她就再也没有怀孕。
因为多次怀孕、流产及生育,再加上无数次的精神打击,她的身体早就被掏空。
到了1702年3月8号,安妮上位为女王。巧合的是,这个日子后来成为“三八妇女节”,感觉叫“女王节”也不错。
那一年她37岁,从此执掌英国12年。
约翰·克劳斯特曼,《安妮女王》,1702
彼时她已经严重发胖,并患有严重的痛风、胃病、糖尿病、子宫类疾病等等。
她经常感到四肢疼痛,再后来蔓延到胃部和头部。
她开始不良于行,要借助拐杖、轮椅才能行走。
第一代约翰·克莱克爵士在1706年说:
“女王在痛风发作时极其疼痛和痛苦,几乎和她最卑微的臣民一样狼狈。她的脸红肿并有斑点,由于衣着凌乱而显得有些可怕,受影响的脚裹着膏药和一些脏兮兮的绷带。看到这一幕,我感到非常难过……”
然而,命运还没有放过她。
1708年,她又失去了丈夫,伤心欲绝。
那个陪伴她25年、能够一起怀念孩子的人永远地离开了。
命运对她好像太残酷了一些。
查尔斯·博伊特,《安妮女王和乔治王子》,1706
迈克尔·达尔,《丹麦乔治王子》,1705
安妮女王的遭遇放在任何人头上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我不禁产生疑问:她不停地怀孕、总是生病、身体疼痛、精神抑郁,能胜任女王的职责、统治好一个国家吗?
事实上她做到了,并且在位12年间颇有政绩。
身体不行,安妮女王就基本在自己的寝宫处理政事,大部分在她的床上。
在床上,她发布政令,平衡党派之争。
安妮女王寝殿
她在位期间,英国加入反法联盟,参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
这场战争反对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孙子登上西班牙王位,以免法国和西班牙联合成为欧洲霸主。
安妮女王派出名将马尔伯勒公爵(Duke of Marlborough)在欧洲大陆上与法军作战,取得了几场决定性的胜利。
迈克尔·达尔,《马尔伯勒公爵》,1702
最终参战双方签订《乌得勒支和约》(Treaty of Utrecht, 1713),为英国带来了重要的领土和商业利益,包括获得了直布罗陀、梅诺卡岛,以及在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贸易权。
Peter Tillemans,《安妮女王在上议院讲话》,1704
1707年,在她的推动下,英格兰和苏格兰通过了《联合法案》(Acts of Union),两国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这标志着英国现代国家的形成,从此开始了崛起之路。
安妮女王也正式成为大不列颠女王。
另外,在1710年英国颁布《安妮法令》(Statute of Anne)。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版权法,被认为是现代知识产权保护的开端。
约翰·克劳斯特曼,《安妮女王》,1703
安妮女王尽管身体和心灵都饱受痛苦,却以强大的精神力来治理国家,并取得了历史性的政绩,从而为大不列颠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关于安妮女王,除了她的身体状况和政绩之外,还不得不提两个女人。
一个是莎拉·丘吉尔,另一个是阿比盖尔·马萨姆。
她们三人的故事可谓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简单来说,莎拉是安妮从小的闺蜜,比她大5岁,一直是以姐姐的姿态来保护女王。
等到安妮成为女王之后,莎拉成为女王的宫廷女长官(相当于贴身总管),在宫廷里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再加上她的丈夫就是上面提到的名将马尔伯勒公爵,她对政事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她参与党派斗争,支持辉格党。
归于戈弗雷·内勒爵士,《马尔伯勒公爵夫人》
女王后期倾向支持托利党,再加上莎拉的强势和咄咄逼人让女王越来越不爽,与她产生隔阂。
接下来,阿比盖尔登场,她是莎拉的堂妹,家道中落,在莎拉的推荐下成为宫廷女仆。
她逐渐得到女王的重用,并慢慢地取代了莎拉的地位。
最终女王与莎拉决裂,把她赶出宫廷。
阿比盖尔·玛莎姆
在2018年的电影《宠儿》中,导演脑洞大开,直接把三人的关系定义成三角恋、百合情,谱写了一场狗血的宫斗大戏,被网友戏称为“西方甄嬛传”。
当然她们之间并不只是单纯的“你跟我好、不跟我好”的问题,其中掺杂着政治斗争、两党博弈、利益相争。
莎拉支持辉格党,阿比盖尔背后是托利党的势力;安妮女王则在执政后期转向托利党。
莎拉恃宠而骄,总是想左右女王的决策;而阿比盖尔温柔、善解人意,对女王充满爱、责任感和崇敬。
所以,无论从政治立场还是人性出发,女王最终选择与自己更为契合的阿比盖尔。
至于她们的性取向,那就看你怎么解读咯,真相已经随风而逝。
戈弗雷·内勒爵士,《安妮女王》
1714年,正如开头说的一样,安妮女王终于摆脱了肉身的痛苦,得到永恒的安宁。
对于我们来说,安妮女王似乎名不经传。
她留给人们的印象不是很正面,肥胖、行动不便、体弱。她大概是英国历史上得病最多、生病时间最长的女王。
迈克尔·达尔,《安妮女王》
相比于其他赫赫有名、充满传奇的英国女王,她显得默默无闻,黯然失色。
比如,在她之前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以其铁腕统治和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而闻名。
还有玛丽一世因残忍地下令杀害几百名新教徒被称为"血腥玛丽"。
安妮女王之后的维多利亚女王,则见证了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和工业革命的高潮。
但是,了解她的故事之后,我敬佩她对身体疼痛和精神折磨的忍耐。
安妮女王能在身体饱受摧残的情况下,执掌政权12年。
在床上她统一了大不列颠,在她病弱的身躯下藏着多么坚韧的灵魂啊。
查尔斯·杰瓦斯,《安妮女王》
最后再分享一幅安妮女王的画像,来自画家迈克尔·达尔(Michael Dahl,1656-1743)。
其实上面也有好几幅他的作品。
迈克尔·达尔,《安妮女王》,1705
迈克尔·达尔是一位瑞典肖像画家,大部分时间在英国生活和工作,为安妮女王和乔治王子等英国宫廷贵族服务。
他有一幅画也出现在电影《最佳出价》中,就是下面这幅《女士肖像》。这位女士身份不详,应该也是一位贵族女子。
迈克尔·达尔,《女士肖像》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啦。我们认识了一位女王、电影《最佳出价》里的一幅画、以及一位画家。
迈克尔·达尔,《自画像》,1691
迈克尔·达尔(Michael Dahl,1656-1743)
他是那个时代最出名的瑞典肖像画家之一,为安妮女王和乔治王子等王室贵族绘制肖像。
他擅长捕捉人物的神态,展现出他们的个性和情感,赋予画中人更多的生命力。
没看够?请看往期回顾:
13、油画赏析——顶流爱豆,谋杀疑云
文:湛蓝
THE END.
喜欢的话,欢迎关注我,不定期有福利~
点个赞和在看的人最美啦,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