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單|從藝術家的回憶裡,看到香港的時代掠影

文摘   2024-10-07 17:00   中国香港  


「知並不是一件難事,最怕是不肯去知,既然不知,所見的也就極為有限了,而光拿所見的來批評,就不免會有所偏差矣。」

「一個人醒着當然有許多好處、醒的時候不盲目,不盲目的時候就看見別人、也分得出自己。」

以上這兩句,出自西西的電影評論集《西西看電影》。初讀這兩句話,讀者或會以為,這是西西寫下散文,藉此記敘自己對生活觀察的哲思體悟。但實際上,這是她對於某部電影的評論。
比起堆砌理論的論文,這樣富有文學性的影評反而令人耳目一新。
西西寫作藝術評論的文風,像極了七十年代香港藝術業興起的一個隱喻,即以圈外人的視角,跳出既定的程式之外,反倒別出心裁。

第五十三屆香港藝術節參展節目 《巴黎舞會》海報(圖源:網絡)

今年十月中下旬,第53屆香港國際藝術節即將開幕。與「地鐵」(1973年第一條港鐵線路開通)、「港式電影」(七十年代開始興盛)一樣,「香港藝術節」同樣起源於香港飛的七十年代。
1973年,香港藝術節正式亮相。此後不少世界藝術團到此巡演,共同促使這座小島變成了亞洲第三的藝術品交易中心
有意思的是,香港藝術節創辦的初衷,只是旅遊業為了打造香港的國際形象,並吸引更多的遊客駐足的「一時興起」。比起那些純藝術性的盛典,當年香港藝術節的主辦方們反倒更具備全局視野,他們關心的是:如何讓遊客對香港留下深刻的印象,並對外傳播此地的藝術故事。
作家西西(圖源:網絡)

本期一本書單的關鍵詞是:「七十年代香港藝術」。在書單的第二部分,我們額外分享了一些西西的美學評論合集書籍。

從藝術史和口述史中,我們可以從藝術家的回憶裡看到香港的時代掠影。但同樣的,在一名作家對生活的細緻觀察里,我們亦能體會到「美」之於「人生」的磅礴力量。

01
七十年代的香港藝術光陰

生活就是你的藝術,你把自己譜成樂曲,

你的光陰就是十四行詩。

A

R

T

S



「廣式生活的虛靜恬淡,大量融入到香港當代藝術中。這些藝術家屬於中國推行改革開放(1978年)期間出生的世代,童年生活在英國殖民統治末期(英治於1997年結束)。
這段時期,是超現實的倒數時期,一個晚期資本主義的地域。這是歷史倒轉、矛盾深刻的數十年。」
黃韻然《博文集》


 01
《與香港藝術對話:1960-1979》










作者:黎明海、劉智鵬

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4年06月03日

READING
書籍介紹

本書以口述歷史形式集結整理香港藝術發展的歷程和面貌,將十五位活躍於二十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香港藝術圈人士之簡歷及訪談輯錄成書,並著意保留問答形式,只解釋證據、檢查考證。
本書在訪談者與受訪者有意識的互動中,填補文獻檔案記載,印證現存香港藝術史料的可靠性,讓當年在藝壇擔當不同崗位的受訪者各自表述見證舊事之餘,分享他們對香港藝術發展的獨到見解。

 02
《些子往事:香港的盆景藝術與文化史》









作者:何頌衡、何芷穎

出版社: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23年03月10日

READING
書籍介紹

盆景古稱「些子景」,寓意以植物創作出些微的景觀。目前,香港盆景文化正日漸衰落,與香港盆景文化相關的歷史資料也陷入散佚的危機,急需有系統的整理及紀錄。

本書試圖發掘及保存這些史料,揭示香港盆景歷史的發展脈絡,加深公眾對盆景文化的認識。此外本書嘗試探索盆景風尚衰落之由,並為未來的保育和振興提供建議。


 03
《文藝勞動:香港創作人的工作與日常》











作者:何建宗

出版社:非凡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07月15日

READING
書籍介紹

16個你或許熟悉的創作人名字, 16個在文藝勞動背後陌生的故事。本書是作者何建宗博士與16位創作人的深度訪談錄,他們都活躍於文字、音樂、電影和視覺藝術界。
不是由他們坦誠道來,誰又會認真思量創作人顛簸的工作與日常?其實他們的熱情都來自使命感,信念都來自被肯定,掙扎都來自不甘心,堅持則因為有同路人。 
這些都是香港創意工業下,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故作者提倡政策訂立者以「創意生態」(creative ecology)的角度切入,重新思考文化及創意產業政策,以改善文化及創意工作者的生活素質和工作待遇問題,為向來單一的經濟想像,帶來了新的思考維度。

 04
《風采五十——香港藝術節薈藝術國際》










作者:香港藝術節協會

出版社:香港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21日

READING
書籍介紹

每年一度的香港藝術節,透過音樂、舞蹈、歌劇、戲劇等藝術形式,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帶進劇院,一點一滴滋潤了香港的文化土壤,推動藝術文化發展。五十年來,香港藝術節為觀眾帶來過千個藝團及藝術家的演出。
《風采五十——香港藝術節薈藝國際》回顧藝術家與藝術節共同奮鬥過的旅程,講述鮮為人知的製作故事,台前幕後,共同成就了香港藝術節這個國際多元的藝術盛宴。有賴社會各界支持,展望將來繼續緊貼時代脈搏,與香港並肩同行。

02
西西眼中的藝術世界
我唱你的眼睛,晴朗純潔,
猶如瑪瑙黃金;
你的懷抱宛如忘川,黑發
仿佛冥河深沈


A

R

T

S



「欣賞電影的人和批評電影的人的分別是前者應該選擇電影去看,後者應該甚麼電影都看,因此,欣賞電影的人要培養自己的鼻子,批評電影的人要培養自己的眼睛。」
西西《電影與我》

 01
《畫自己的畫》











作者:西西

出版社: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24年07月15日

READING
書籍介紹

本書主要收錄西西於一九六○年代寫作的談藝文章,共六十七篇。這些文章當時刊於《中國學生周報》「藝叢」版和「畫家與畫」專欄,由淺入深、有系統地向讀者細說西方藝術的發展,從埃及的文物遺產寫起,然後着力於文藝復興的藝術,最後以藝術理念收結,是西西有意識寫作的專書。
述及眾多藝術家(如喬多、杜西奧、高克多)、藝術作品(如《基督誕生》、《岩間聖母》、《最後審判》)與藝術風格(如錫耶納畫派、翡冷翠畫派、哥特式建築),內容既深且廣。


 02
《可惜,葆拉》











作者:西西

出版社: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24年07月15日

READING
書籍介紹


本書是《畫自己的畫》的續編,延續了藝術這個主題。書中收錄西西一九七○年代在《大拇指周報》發表的文章,以及一直延伸的藝談小品,共四十九篇。題材十分廣泛,除了西方的畫家與畫作,還遍及建築、音樂、舞台表演、民間工藝、玩具等不同的藝術形式。
《大拇指周報》時期的文章,因對象為年輕學子,文字較為淺易;後期的文章面向廣大讀者,寫法徐徐變化,淺出但深入,流動而開放,表現出西西對文學藝術的深研,以及看世相人情的通透。


 03
《西西看電影》











作者:西西

出版社: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24年07月05日

READING
書籍介紹

本書一套三冊,涵蓋西西早年在報刊談電影的文字,致力呈現她在六十年代賞評電影的全貌。
上冊收錄《中國學生周報》「電影與我」專欄、單篇短文,以及《新生晚報》「開麥拉眼」專欄,屬於西西電影時期的「前期」寫作成果。
中冊收錄《香港影畫》「開麥拉眼」專欄、《亞洲娛樂》「每月影評」專欄,以及一些單篇短文,屬於「中後期」寫作成果。
下冊收錄《星島晚報》「特稿」專欄,「電影筆記」專欄,以及西西以罕見筆名發表的作品,屬於「後期」寫作成果。
三冊均備相關電影及人物譯名,俾便讀者按圖索驥。








想了解書單更多詳情
可掃碼於一本官網
閱讀並購買






關注我們



豆瓣 @香港中華書局

小紅書 @香港中華書局

微博 @香港中華書局

抖音 @香港中華書局

Facebook @香港中華書局 

Instagram @chbook.hk

官網:中華書局

www.chunghwabook.com.hk


購書渠道

內地:

• 中華商務進口圖書專營店

• 外圖圖書專營店

• 廣州聯合書店 

• 聯合書店·本來藝文館


香港:

• 全線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門市 

• 各大書店

•「一本」文化閱讀購物平台

www.mybookone.com.hk

• 中華書局線上店鋪

www.chunghwabookstore.com


台灣:

• 博客來 

• 誠品書店

• 三民網絡書店 

• 各大書店




香港中華書局
中華書局成立於1912年,1927年設立香港分局,1988年香港分局更名為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中華書局現為一家綜合性和多元化的文化出版機構,秉承「弘揚中華文化,構建現代文明」的理念,堅持重學術、重原創、重本土,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