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後期的經濟衰退和軍備競賽,如何使得蘇聯陷入難以紓解的制度危機?

文摘   2024-08-08 17:01   中国香港  


蘇聯模式的制度性危機首先表現在經濟領域。作為一種依靠國家壟斷和政治動員實現發展目標的「計劃經濟」體制,缺乏基於市場機制的內生的發展動力,並且導致經濟結構的失衡,不可避免地陷於經濟效率遞減的困境。這是戰後蘇聯經濟運行的基本態勢,也是經濟體制改革被提上議事日程的原因。

但是,1960—70年代,西西伯利亞地區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和出口為改善經濟形勢、延緩危機提供了急需的資金支撐。猶如身患痼疾的病人有所好轉,症狀緩解的同時也擱置了通過改革尋求出路的治療方案。從1970年到1980年,西西伯利亞的石油開採量從3100萬噸增加到3.12億噸,天然氣開採量從95億立方米增加到1560億立方米。當時恰逢國際市場石油價格高漲,1970年代,蘇聯每年從出售石油和天然氣中得到的外匯收入增長了22.5倍,達到200億美元。通過石油天然氣的出口創匯和大量進口必需物資,勃列日涅夫時期度過了因效率低下、結構失衡而導致的糧食和消費品短缺的危機。然而,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在日趨保守的統治者手裏卻成為蘇聯經濟的依賴性「麻醉品」。農業危機其實並未緩解,糧食供應持續緊張,只能動用外匯和黃金儲備從國外增加採購量以彌補缺口。1973年進口糧食佔國內總產量的13.2%,1975年佔23.9%,1981年佔41.4%。據進口糧食的數量統計,1970年為220萬噸,1975年增加到1590萬噸,1980年進一步增加到2940萬噸,1984年更達到創紀錄的4600萬噸。1980年代蘇聯成為世界最大的糧食進口國,其採購量佔全世界糧食採購額16%以上。1980年代中期,三分之一的糧食製品是用進口糧食加工的。為了保證國內糧食供應,蘇聯與主要糧食出口國簽訂了長期採購協議,每年從美國購買900萬噸,從加拿大購買500萬噸,從阿根廷購買400萬噸,從中國購買150萬噸。即使如此,從1970年代后期開始,居民的食品供應和基本消費品供應仍然日趨惡化。很多地方只能用憑證供應的方式來解決生活必需品的嚴重短缺,並由此拉大了各社會階層的實際收入差距(因不同地位、職業,居住地物資供應渠道、數量和質量的不平等)。同時伴隨着消費品價格的上漲,1981—1985年,麵包的平均零售價上漲6.6%,土豆上漲7.9%,糖果糕點上漲11.6%,棉布上漲17.9%。對一些市場供應的緊俏商品,政府用主動漲價來平衡需求。根據蘇共中央決議,1979年6月1日起,黃金製品零售價提高50%,白銀製品提高95%,天然皮毛製品和地毯提高50%,輕型汽車提高18%,進口成套傢具提高30%。漲價後這些商品仍然供不應求,需要排號等候很久。由居民未滿足需求轉化的「被迫儲蓄」額1970年為175億盧布,1985年達到609億盧布,年均增長16%。

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經濟的另一個沉重負擔是與美國的軍備競賽,以及維持勢力範圍和擴張世界霸權。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後,蘇聯為縮小與美國的軍事實力差距,集中力量發展戰略核武器及運載工具,並在常規武器領域繼續保持數量優勢。1969年蘇聯在戰略核導彈的數量上追平了美國。1972—1982年,蘇聯製造了4125枚陸基和潛射洲際彈道導彈,是同期美國製造導彈的4.4倍,其擁有的戰略武器數量超過了美國。此期間,蘇聯軍工企業開發出先進的、可攜帶10枚核彈頭的巨型洲際彈道導彈SS-18(「撒旦」)和分導式中程彈道導彈SS-20(「先驅者」)。蘇聯還研製了先進的中型轟炸機圖-22M(「逆火」)和「颱風」級核潛艇。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蘇聯計劃經濟體制中,軍事工業又是一家獨大,佔用了大量社會資源和相當比重的資金投入,加劇了國民經濟的比例失調。在經濟效益每況愈下的局面下,「經濟局勢暫時依靠燃料能源和原料資源的國際高價位來維持。只有一個經濟部門始終處於繁榮狀態,這就是軍事工業綜合體。國家在力不從心的軍費開支負擔重壓之下疲於奔命」。

軍備競賽對蘇聯來說,主要不是國家安全受到威脅,而是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需要,也就是支撐「社會主義帝國」必須付出的代價。勃列日涅夫時期恰逢美國因越戰失敗而戰略收縮,在美蘇「緩和」的形勢下,蘇聯獲得了擴張勢力範圍的機會。1970年代蘇聯在非洲、拉美和西亞多處出擊,扶植親蘇政權,擴大勢力範圍,展示其軍事力量遠距離「投射能力」和「全球大國」的角色。索馬里、埃塞俄比亞、安哥拉、莫桑比克、尼加拉瓜、阿富汗等國先後建立起蘇聯支持的「左翼」政權,它們成為蘇聯在這些地區挑戰美國霸權的戰略據點和軍事基地。到七十年代末,蘇聯的勢力範圍已經從東歐、亞洲(蒙古、朝鮮、越南)和拉美的古巴等採用蘇聯模式體制的社會主義國家,擴大到更廣泛的「第三世界」很多親蘇的「準社會主義」國家。與此同時,蘇聯用於維持「社會主義帝國」的財政壓力也大大增加。據戈爾巴喬夫時期公開的數據,當年蘇聯援助越南的資金每年400億盧布,給古巴的援助每年250億盧布。除了這兩個大頭,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親蘇政權也都能得到蘇聯的無償援助和低息貸款。甚至一些西方國家共產黨(如法共、希共、葡共等)開辦的貿易公司也能夠得到蘇聯提供的優惠合同,讓他們在對蘇商業交易中賺取額外的差價以作為這些政黨的活動經費。這種虧本買賣實際上是蘇共中央國際部按照中央政治局的指示,通過對外貿易部實施的支持各國共產黨的經費撥付。共產國際時期延續下來的用於「世界革命」的支出和社會主義陣營建立後用於「兄弟國家」的國際主義援助,再加上與美國爭奪「第三世界」所需的巨額外援資金,使蘇聯的經濟列車掛上了越來越多的加載車廂,最終使動力不足的車頭不堪重負,即使依靠石油出口創匯「蓄力」也難以維持收支平衡。

內生經濟動力的衰退和「帝國負擔」的加重,是1980年代初蘇聯陷入制度性危機的主要因素。在1970年代獲得比肩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並自詡建成「發達社會主義」的同時,蘇聯社會呈現出日趨嚴重的危機徵兆,這個「跛足巨人」的病體已經出現了諸多潰瘍。1979年貿然出兵阿富汗和1980年的波蘭危機猶如兩個潰破的創口,從內外兩個向度將蘇聯的制度性危機推向爆發的「窗口期」,而1981年開始的石油國際市場價格下跌和蘇聯石油出口能力達到極限,則成為蘇聯進入危機狀態的信號燈。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自然規律在蘇聯領導層更新中發揮了作用,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三位年邁領導人相繼去世後,正值盛年的戈爾巴喬夫被推上了權力的頂峰。這位蘇共二十大後走上政壇的新世代領導人,面對的是一個亟待從改革中克服危機的國家,但他雖有改革的理念,卻沒有清晰的改革方向和路線圖,也沒有準備好應對複雜局面的政策工具箱。就是在這樣一位領導人及其政治局團隊的帶領下,蘇聯進入了前途莫測的最後歲月。

 閱讀推薦 

1

蘇聯的最後歲月:

從制度危機到聯盟解體(1985—1991)

余偉民 著

ISBN:9789624593617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蘇聯解體過程的俄國檔案文獻收集整理與研究」的結項成果,按時間線索敍述蘇聯解體的過程。第一章對蘇聯模式社會主義體制的發生、制度的本質和特徵,以及作爲戈爾巴喬夫改革緣起的制度危機做了概述。第二章敍述戈爾巴喬夫改革第一階段的重要事件和蘇聯領導層的施政方針。第三章敍述戈爾巴喬夫改革第二階段的重要事件和蘇聯政治體制的重大變化及其影響。第四章敍述戈爾巴喬夫執政最後階段的重要事件和蘇聯國家體制的重大變化。第五章敍述從「八一九事件」到《阿拉木圖宣言》即狹義的蘇聯解體過程,重點解析「八一九事件」的發生邏輯及其後果。


立即購買

內地

中商進口商城:點擊書封即可購買


香港

中華網店:https://pse.is/68qpwe

2

對抗與革命:

冷戰與越南的印支戰爭(1945—1991)

游覽 著

ISBN:9789624593587

本書嘗試從一個全新的視角構建印度支那戰爭的國際史。綜合利用越、中、美、俄等多邊檔案文獻,以越南在印度支那的政策實踐與演變作為主線,考察在域外大國介入和相互間合作與對抗的背景下,越南的地區性軍事、政治、外交活動。通過對相關史實的梳理總結,可以有助於理解和研究今天越南外交政策的某些特點。


立即購買

香港

中華網店:https://pse.is/68qpqp

3

來自中下層的「革命」:

二戰後初期蘇聯對華政策的轉軌(1945-1949)

郝江東 著

ISBN:9789624593631

本書通過揭示二戰後初期蘇聯對華政策的演變過程,探討蘇聯對華政策在1949年2月發生轉軌的原因。蘇聯對華政策在1949年2月基本完成了轉軌,在這個過程中,蘇聯外交決策體制中那些負責對華事務的中下層機構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以往研究通常聚焦於蘇聯最高決策者的決定和行為,本書研究發現,所謂最高層的決定性作用主要體現為他在這些中下層機構所建構的對華關係格局的基礎上做出最終決定。正是這些中下層機構長期“拒蔣迎共”塑造的對華關係格局,促使最高層在1949年初着手調整對華政策時更容易也更願意繼續推進或利用這種格局,以達成蘇聯在中國的現實利益。


立即購買

內地

中商進口商城:點擊書封即可購買


香港

中華網店:https://pse.is/68qpru

4

世界革命的最後努力:

歐洲共産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的興衰(1947-1956)

崔海智 著

ISBN:9789624593624

本書從二戰後初期蘇聯對外政策轉變的角度對歐洲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活動的整個歷史過程進行系統的研究,對於了解其成立及其開展的活動,探討冷戰初期蘇聯共產黨同該組織其他成員的關係以及蘇聯同東歐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關係,對於考察二戰後蘇聯對外政策的轉變以及冷戰的起源、乃至冷戰初期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狀況等問題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立即購買

內地

中商進口商城:點擊書封即可購買


香港

中華網店:https://pse.is/68qptz

5

陌生的兄弟:

中國與民主德國關係史初探(1949-1965)

葛君 著

ISBN:9789624593570

本書試圖梳理1949—1965年間中國與民主德國關係的主要發展線索,提出並分析這一時期兩國關係發展過程中的特點,最後將其視為研究冷戰時期社會主義國家關係的一個個案,嘗試對社會主義國家關系結構作一番理論性的思考。


立即購買

內地

中商進口商城:點擊書封即可購買


香港

中華網店:https://pse.is/68qpuk

6

從握手到冰封:

冷戰前期中蒙關係史研究(1949—1968)

谷繼坤 著

ISBN:9789624593563

本書主要考察1949年至1968年中國與蒙古關係的歷史。作者在充分發掘使用中國、蒙古、俄羅斯三國解密檔案和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通過梳理1949年至1968年中蒙關係起步、發展、「蜜月」直至「轉冷」的歷史過程,解釋此種歷史過程所呈現出的歷史現象,最後分析該時段內中蒙關係波折變遷的影響因素與經驗啟示。可以看出,意識形態、政治互信以及經濟驅動是影響期間兩黨、兩國關係如此變遷的主要因素。


立即購買

內地

中商進口商城:點擊書封即可購買


香港

中華網店:https://pse.is/68qpv5

7

敵友之辨:

跨陣營交往下的中法關係(1949—1969)

高嘉懿 著

ISBN:9789624593594

1949—1969年中國與法國在跨陣營的交往過程中,展現了一條清晰的脈絡,反映了以意識形態劃分敵友的冷戰國際關係範式轉向了以民族國家自身利益來評判敵友關係的傳統範式,最終構建了和平共處、以合作互利為主題的交往方式。在中法關係的引領下,中國與其他西方陣營國家甚至美國,也逐步走上了國家關係正常化與互利合作的道路,從一個國際秩序的革命者轉為了國際秩序的合作者與維護者。這反映了中法順應了發展正常化國家間關係的社交需求,也對冷戰兩極格局造成觸動,促進了面向國際多極化、民主化的發展潮流。


立即購買

內地

中商進口商城:點擊書封即可購買


香港

中華網店:https://pse.is/68qpvn




關注我們



豆瓣 @香港中華書局

小紅書 @香港中華書局

微博 @香港中華書局

抖音 @香港中華書局

Facebook @香港中華書局 

Instagram @chbook.hk

官網:中華書局

www.chunghwabook.com.hk


購書渠道

內地:

• 中華商務進口圖書專營店

• 外圖圖書專營店

• 廣州聯合書店 

• 聯合書店·本來藝文館


香港:

• 全線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門市 

• 各大書店

•「一本」文化閱讀購物平台

www.mybookone.com.hk

• 中華書局線上店鋪

www.chunghwabookstore.com


台灣:

• 博客來 

• 誠品書店

• 三民網絡書店 

• 各大書店




香港中華書局
中華書局成立於1912年,1927年設立香港分局,1988年香港分局更名為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中華書局現為一家綜合性和多元化的文化出版機構,秉承「弘揚中華文化,構建現代文明」的理念,堅持重學術、重原創、重本土,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