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科院访问学者辛海会 | 与智者并肩 共筑生命防线

文化   2025-01-02 14:00   北京  

本文将刊发于2025年第2期《劳动保护》杂志“特稿”栏目。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访学之旅是独特的,展现着学术碰撞、知识交融和文化互动的优势;同时又是激昂的,奏响着学术互补、知识共享和文化交流的旋律;更是有方向的,指引科技工作者在探索之路上矢志前行。本刊从2024年10期开始,陆续刊发数位安全研究人员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访学经历与收获,让安全科研之光在交流与碰撞之间始终熠熠生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矿山安全研究所访问学者辛海会(左一)

与智者并肩 共筑生命防线

——访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矿山安全研究所访问学者辛海会


作为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安科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后首位前往中国安科院的访问学者,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教授辛海会回忆自己初来时的“鸭梨山大”(网络用语,用来形容压力像山一样大)。“正是这份压力,让我在短暂的访学期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辛海会自豪地回忆起在安科院的访学经历。



既然加入 就不负初心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2016年,辛海会在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本硕博连读毕业后,凭借在校期间突出的日常表现和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在专注于教学和科研的同时,他对自己的表现逐渐“不满意”,始终怀揣着提升自我的想法:“如果不提升自己,那怎么能教好书、育好人?” 因此,他决定寻找快速成长的途径,而访学无疑是最佳选择。中国安科院矿山安全研究所(以下简称“矿山所”)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成为辛海会心仪的访学目的地。

虽然访学只有一年,但他却如数家珍般列举了已经完成的工作:参加国家矿山安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有关矿山安全顶层设计文件的起草;用一个月的时间跑遍山东省某市所有的金矿,为其进行隐患排查;参加山西某煤矿瓦检设备的安装工程;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某煤田火区治理……其中有许多,在辛海会访学结束后,一直延续至项目完成,足以证明,这是辛海会与中国安科院的“双向奔赴”。

“最晚一次加班到了凌晨两点。”回忆在国创中心参与矿山安全顶层设计文件编写时,辛海会说道。一方面,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迫切需要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平衡不同意见的难度,令辛海会一度看不到工作顺利完成的希望。面对挑战,辛海会从不打“退堂鼓”,他采取“专家会诊”的方式,先是在编写小组内部研讨,多次头脑风暴,随后请教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相关领域的同事,就如何凸显优势和创新等部分内容深入交流,直到统一意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为“大家”不留余力


近几年,山东省某市陆续发生大大小小多起金矿生产安全事故,因不满足安全生产条件不能复工,成了困扰该市的痛点难点。地方经济受损的同时,让矿工们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地方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找到中国安科院矿山所,希望可以派几位专家现场指导工作,辛海会就成了其中一员。他的主要任务是实地考察每个矿井,针对矿井通风系统等问诊把脉,提出整改建议,帮助矿井进行整改与提升。

记得一次检查时,辛海会发现有矿井疏于日常管理,如作为井下“呼吸命脉”的通风系统,由于风门漏风严重,导致出现了反风现象,造成风流紊乱,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解决,一旦复产将直接威胁矿工们的生命安全。因此,辛海会郑重其事地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并严谨地提出整改方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直到所有存在问题的矿井都得到改善,才让辛海会放下心。



科研助力 安全可期


2022年,国家某特大型煤矿企业的负责人向中国安科院寻求合作,期望能够实现井下瓦斯检测(以下简称“瓦检”)的智能化,进而提高矿工的幸福感。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在智能化实施之前,该煤矿的瓦检人员必须沿着漫长的巷道进行巡查,有时一天的行走距离可达十余千米。由于工作量巨大且强度高,瓦检人员难免出现疏漏。当这位负责人了解到,中国安科院院长周福宝在煤矿安全领域,特别是在瓦斯治理方面颇有建树时,便立即联系上周福宝团队,将瓦检巡检智能化项目提上日程。

工作安排下来后,对煤矿颇有研究的辛海会便成了中国安科院瓦检智能化项目组的一员,前往该煤矿。根据周福宝院长对此项目的工作部署,他从前期数据分析开始,先是关注巷道内是否存在瓦斯积聚的风险,询问矿工们在封闭的采空区是否发生过瓦斯超限的现象,更为得到精准的数据,辛海会还会在矿井中长期“蹲守”。

“记得我在记录数据时,经常能看到瓦检工穿梭在巷道中定点检查,一跑就是几个小时,很辛苦,我更坚定了助力企业改造瓦检巡查方式的决心。”回忆那段时间,辛海会的语气中满是心疼。

除了“蹲守”数据,辛海会还与中国安科院团队一起重点测试瓦检传感器的性能,包括在巷道内稳定性、极限性、可靠性以及调试周期等关键指标,确保其能够满足该煤矿的瓦检需求。“我个人的能力有限,能做到如此,要感谢中国安科院整个团队的力量,尤其是使用的自主研发检测产品,大大缩减了我们的工作量。”

当辛海会与团队一起将传感器铺设到位后,长舒了一口气。此后,他还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后期数据的监测和维保工作,因为他深知这些数据对矿工们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即便是访学结束,辛海会依旧认真对待这项工作,无论是数据的实时分析、异常检测,还是日常维护与保养,他都尽可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最好,遇到难以独自解决的问题时,辛海会便会积极联系矿山所的同事,展开探讨,找“病灶”拔“病根”。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辛海会,一位致力于矿山安全领域的教育者和研究专家,与来自中国安科院的精英团队携手合作,深入矿井一线,走近矿工身边,学有所用、学用相长,并传道授业于课堂,共同为我国的矿山安全筑起坚固防线,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健康。这正是辛海会扎根于矿山安全领域并不懈追求的目标。

         公众号                    视频号

尊重  热爱

保护生命

《劳动保护》杂志

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面包

劳动保护杂志
“全国百强科技期刊”——《劳动保护》杂志官方微信公众账号,每日为您呈送当月杂志各栏目文章的精彩摘要、最新安全生产监管要闻、安全生产与工伤保险热点问题最权威解答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