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
常听到朋友抱怨说,我们也知道阅读很重要,但是只要一空闲下来,就只想刷短视频,或者看手机其他内容,根本就不想看书……
我还记得,有一次读书会,问书友们最难戒掉的习惯,大家一致反馈,最难戒掉的便是:“睡前刷手机”这个坏习惯!
很多人抱怨:“我没有时间阅读!”,但很少人会说,自己没时间刷手机。我们甚至会为“刷手机”这件事,而“主动加班”“主动熬夜”等等!
在《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这本书里,作者已经将刷手机、打游戏这些事背后的危害讲得非常明白。拥有15年丰富临床经验的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儿童精神科专家,运用最前沿的神经科学知识,解释了无处不在的电子产品和网络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大脑和行为习惯的!
书中通过分析多巴胺、皮质醇、内啡肽、催产素和血清素等神经化学物质的作用,揭示了电子产品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情绪的!
大家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越刷手机、越玩游戏,人变得越来越疲倦、越来越焦虑、越无聊?看起来是休息,实际上对大脑的危害是无穷的!那么,过多屏幕时间,到底有哪些危害?
1、大量不健康的皮质醇分泌,会触发压力反应; 2、对有害的多巴胺大量渴求,会导致上瘾; 3、减少内啡肽、催产素和血清素的自然释放,这种自然释放是长期保持健康、幸福和成功的关键;4、以减少催产素(或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分泌为代价的过多的多巴胺(或愉悦感),会使我们感到孤独、焦虑,情绪低落。为了与这些不适感对抗,我们就会想要更多的多巴胺。与此同时,这些神经化学物质的释放,很大程度上受大脑四个微型结构的支配,即“海马体、杏仁核、脑垂体和下丘脑”,它们被共同成为边缘系统,正是这个系统产生和控制我们的情绪反应。 在屏幕时间里,恐怕最让大多数人上瘾的除了打游戏,就是刷短视频了……那么,短视频又是如何一步步吃掉我们的大脑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 年底,中国短视频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151分钟(也就是 2.5 个小时)。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统计,中国人每日平均休闲时间是 2.76 小时!也就是说,刷短视频的时间,可能和大多数人拥有的休闲时间持平! 短视频带来的危害是,除了多巴胺带来快感外,更重要的是增加你的“渴望感”!你的手指会不停得往下刷,忍不住刷一下,再刷一下,总觉得下一个会更好!尤其是人躺在床上准备休息的那几个小时,更是如此! 让人难以拒绝的是短视频的“算法机制”!短视频越刷,越会出现你喜欢的东西,而且每个人的信息流刷起来完全不一样,基于算法,短视频会呈现千人千面!这种基于算法推荐的短视频机制,可能让人更容易沉迷于短视频,甚至成瘾,刷短视频经常给人一种时间飞逝的感觉,回过神来可能又觉得啥也没干,这种沉浸体验可能带来巨大的沉迷风险!另外,在一项小型调研中,随机招募的 208 名大学生中,筛选出了 5.9% 存在使用短视频严重问题(可能成瘾)的。沉迷短视频的人会怎样?现有研究发现:可能出现更高的抑郁、焦虑情绪;注意力变得更不容易集中;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健康问题;影响社交、孤独感更强了等等。
那么,我们如何从手机短视频等屏幕诱惑中逃离出来,去过更加自律、更有意义的生活呢?有几点小建议,供大家参考!
1、从微习惯的培养开始!规定自己每天睡前看30页书籍或半个小时书籍,或者听书、冥想等,来替代毫无节制刷手机……不管想不想做,就是要有这个微习惯的动作,试一试,效果不错! 2、多去没有天花板的地方!我们都知道有一个“20分钟公园效应”,人在休息时不要总是呆在屋子里,要多去没有天花板的地方,例如小区楼下、附近公园,或者河边等,与大自然相处,去闻花香、看晴空、追晚霞等等! 3、适当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例如和自己的好友相聚,约一顿美味的晚餐;三五好友约个下午茶,聊聊最近的心情;或者小范围约着自己的闺蜜,一起骑行、一起跑步、一起做运动等等。 4、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在下班或空闲的时间,更多将精力放在兴趣爱好上,如果你喜欢做美食,可以研究如何做一顿可口的晚餐;如果你喜欢摄影,可以在空余时间,多捕捉美好瞬间;如果你喜欢阅读,那可以再空下来的时候,多读几本自己想看的书等等! 5、多享受美好的家庭时光!在家里的放松时间,多去用心陪伴孩子,多和家人交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聊天,甚至可以去做一些家务,有朋友说在收纳家务时,居然能体会到“解压”的快乐,当然享受家庭美好时光的方式还有很多。 愿我们不要成为屏幕时代的“奴隶”,处理好虚拟世界和现实的关系,放下手机、放下游戏……让生活回归到本来的样子! 不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说到和做到之间的距离!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愿我们都能知行合一,摆脱屏幕时代的诱惑,真正从一点一滴的行动中,去过更加自律、更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