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欧盟就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举行投票。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声明显示,欧委会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提议获得了欧盟成员国的必要支持。
据悉,此次欧盟委员会投票过程中,包括西班牙在内的12个国家投票弃权,德国在内的5个国家投票反对,仅有剩余10个国家表示赞成。
不过,关税出台并没有关闭中欧谈判的大门。欧盟表示,将继续努力与中国探索替代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必须完全符合世贸组织规定、能够充分解决委员会调查所确定的损害性补贴、并且可监控和可执行。
关税决定性投票反应的是欧盟成员国的犹豫,曾高举关税大旗到今天“重新考虑”立场的西班牙就是最好体现。
反补贴关税发布初期,基于法国和西班牙的支持,加之两个国家在欧盟中拥有的人口基础,关税政策得以顺利通过。而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9月11日结束访华后表示,西班牙需要做的是成为欧盟与中国之间的一个建设性的力量,并强调他将重新考虑的立场。
政府态度大转变之下,西班牙社会更是表现出极大热情。
9月19日,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CADA)和西班牙经销商协会(FACONAUTO)联合主办的首届西班牙-中国汽车峰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如期召开。峰会得到了来自西班牙和中国两国政府代表、汽车企业和经销商及金融保险机构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
西班牙工业及旅游大臣Jordi Hereu先生
西班牙工业及旅游大臣Jordi Hereu在峰会致辞中表示,中国和西班牙双边关系互信互利,西班牙汽车产业链非常完整,同时也是西班牙的支柱产业。中国作为西班牙的合作伙伴,两国企业应进一步充分沟通、深入合作。西班牙愿意与中国共同合作,联合创新。
西班牙经销商协会总裁Marta Blázquez女士
在部分欧盟国家抵触中国汽车进入时,西班牙对于中国汽车的态度究竟如何?中国汽车又该如何融入当地国家?
中国驻西班牙王国大使姚敬先生
针对中国汽车出海相关热点问题,本期智库说,对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
沈进军
核心观点:
正是由于国外经销商对中国品牌表现出了极大热情,并希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能够牵桥搭线,此次西班牙论坛才得以落地。 未来将是双赢的局面。经销商参与帮助中国品牌落地做好服务,让当地的消费者能够认可我们品牌的同时,为西班牙经销商提供商业机会。 欧洲成熟市场下的消费者注重购车后的服务,他们对当地经销商的认可十分关键。如果全新的中国品牌进入与经销商脱轨,消费者可能并不买帐。 中国企业要建立起跨国公司的理念。简单来讲,就是从产品的设计理念到市场战略,方方面面融入当地国的文化中,不能用原有的思维去管理当地国。 从管理层、供应链到消费端都应该尽量做到本土化。只有当地国家的人才能充分挖掘本国人的消费理念和文化,更好地将这一系列的因素与产品进行融合。 与整车厂类似,大部分经销商目前仍没有充分发展跨国公司的理念。因此,走出去做4S店,我觉得困难重重。
智库君:这次西班牙之行,您发现西班牙汽车经销商对中国品牌出海的态度如何?西班牙经销商有没有抵触或者担心?
沈进军:实际上,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全世界经销商都对中国品牌展现了极大的热情。作为商人,他们很希望能够有新的产品带来增量。此外,去年在珠海年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就应国外经销商的诉求参观了两个中国工厂,美国经销商主席也十分乐意参与其中。
正是由于国外经销商对中国品牌表现出了极大热情,并希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能够牵桥搭线,此次西班牙论坛才得以落地。我们也愿意将国外的经销商资源介绍给我们中国的自主品牌,让他们能够借助国外的经销商实现出海。
会上,我特意强调,未来将是双赢的局面。国外经销商参与帮助中国品牌落地做好服务,让当地的消费者能够认可我们品牌的同时,为西班牙经销商提供商业机会。
另外,我认为属于中国车的市场是一定存在的。目前,名爵已经建立起自己的渠道,奇瑞在巴塞罗那也有自己的工厂和一个新名字——Omoda;此外,江淮汽车在西班牙也有亮眼表现。
中国品牌轿车,特别是乘用车,不管出口多大的量,都是一辆一辆售卖。这意味着未来需要一辆一辆提供服务,渠道在此时变得十分重要。欧洲成熟市场下的消费者注重购车后的服务,他们对当地经销商的认可十分关键。如果全新的中国品牌进入与经销商脱轨,消费者可能并不买帐。
目前,中国的车企在欧洲采取了直营或者订阅制的模式。对于直营,我认为当下有几个问题需要思考:
1.没有量的前提下,直营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2.像当年的特斯拉一样,倘若起初就在当地建立直营后遭到当地的经销商抵制,应该如何应对?
3.相较于本土经销商,直营的执行团队要如何做好本土化?
对于授权模式,问题也在逐渐显露出来。近期,有一家中国车企找欧洲当地国最大的经销商作为代理进行推广。然而,由于二者发展过程中的分歧无法解决,导致这个中国车企收回了当地国的经销权,但是这一举动引发了当地经销商们对于中国车企产生了负面印象,影响非常不好。
智库君:您认为如何定义好的品牌?中国汽车出海还要做什么准备?有什么建议?
沈进军:首先,要建立起跨国公司的理念。简单来讲,就是从产品的设计理念到市场战略,方方面面融入当地国的文化中,不能用原有的思维去管理当地国的经销商。
第二,品牌想真正扎根当地国,必须有渠道帮助产品进行宣传。我认为渠道对于当前阶段的中国品牌,特别是乘用车企业,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渠道,品牌才能为当地消费者做服务,让当地消费者认可品牌。
第三,我认为从管理层、供应链到消费端,都应该尽量做到本土化。只有当地国家的人才能充分挖掘本国人的消费理念和文化,更好地将这一系列的因素与产品进行融合。
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回顾在中国成功的跨国公司,都是先通过产品进口,在中国市场保有量到达一定程度后,开始转向中国生产。逐渐完善供应链体系,更好地保障零部件供应体系和产品的售后服务体系。
最后,在本土化过程中与当地国互利互惠。我与西班牙官员、经销商、行业协会会长沟通,他们都强调一点——互利互惠。中国品牌出海后,需要能够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提供税收等,真正做到融入当地国。
总的来说,西班牙作为欧洲第二的传统汽车生产国,背后的市场一定是中国车企们都不愿放弃的。但是企业走出去,需要首先建立起跨国公司的理念,接受并且融入当地国的文化,而不能拿着中国人的思路到当地国卖车。本地人去主导,才能建立起更加本土化的渠道和思维。目前很多车企都在布局欧洲市场,但是到底欧洲市场怎么做,我认为车企们目前还在准备阶段。
智库君:您觉得中国的经销商要不要就跟着中国车企出海,这对中国的经销商是不是一个机会?在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沈进军:我认为我们还没有准备好。与整车厂类似,大部分中国经销商目前仍没有充分发展跨国公司的理念。因此,走出去做4S店,我觉得困难重重。
首先,在中国车企通过当地经销商建立良好销售渠道前,中国经销商过去争饭碗,为中国车企出海增加了难度。其次,因为汽车4S店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建立4S店并雇佣当地的员工,难免受到当地工会的压力。
最后,无论是主机厂还是经销商,我们还没有准备好To C(面向消费者),To B(面向企业)才是我们当下最好的选择。
余 宁 众擎资本管理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