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说|安庆衡:汽车合资转型需要四个变

汽车   2024-10-28 20:09   安徽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


10月25日,由中国汽车报社和中国汽车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主办的2024金台汽车论坛在北京汽车博物馆隆重召开。在中国汽车工业合资合作40周年之际,本届论坛以“四十解惑——新时代新汽车与合资车企的新未来”为主题,旨在解惑合资四十年,探索新时代新汽车与合资车企的新未来。

在圆桌座谈环节,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与各位嘉宾一起进行了积极互动交流。会后,安庆衡又进行了适当补充调整,形成了一篇完整论述,与各位读者分享。

一、应该正确评价过去执行的合资合作政策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多年的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从2009年起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所有为汽车工业发展而奋斗的人,都对此感到自豪和高兴。

在汽车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从一汽建成开始,各大汽车企业坚持自主开发,打下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

与此同时,对外开放、合资合作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正确评价和肯定过去多年执行的合资合作政策及取得的成绩,并支持和促进合资车企转型。

1、通过合资合作,我们成功引进了国外的大量先进技术,加快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速度、赢得了时间;合资企业有力带动了中国汽车技术及产品发展,促进了汽车工业快速成长。

2、通过合资合作,外资大量进入,我们形成了先进的汽车制造体系和能力,并具有了较高的水平;奠定了汽车工业大发展的基础,在合资整车国产化过程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3、应该说过去合资企业从技术、从组织、从品质,从各方面的水平在较长时期内,都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

通过合资合作,我们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汽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在合资企业发挥着作用,也成为大部分自主品牌企业的骨干力量。众所周知,现在一汽的董事长、奇瑞的董事长、上汽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广汽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北汽股份的董事长都有在合资企业工作多年的经历。

现在新势力车企也好,其他民族品牌车企也好,都有不少人是我们原来合资企业出来的人才。

当然,自主品牌企业也培养出了不少人才,比如也经常会在一些新企业中见到来自福田汽车、长城汽车培养出的人才。

国外大企业培养和管理人才有一套成功的经验,在中国的众多的合资企业中,这些经验继续提升,也会更加适合中国国情。

4、近年来,各大汽车企业都在努力发展自主品牌产品,这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的。但同时也不可否认,在绝大部分汽车集团中,包括一汽、上汽、东风、北汽和广汽等,很长时期内,是合资企业产生的效益支撑着集团的发展,合资企业为各大集团发展自主品牌提供了资金保障。

也正是中外整车合资和外资大量进入,提供了中国品牌发展所需的土壤,这个土壤包括了人才、技术、管理、制造、产业链等等各个方面。

5、合资在中国汽车工业由小变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外资的大量进入也直接带动了汽车产销量的迅速增长,促进了产业的蓬勃发展和转型升级。多年来,合资产品占了中国汽车产销的大头。没有合资,就没有中国现在的汽车全球产销第一,也不会有现在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

合资企业成立前的1982年,中国汽车产量是196304辆,不到20万辆,轿车只有4030辆。2009年全国乘用车产销达到1038万辆,合资企业占了大部分。我国乘用车市场连续九年超过2000万辆,2023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合资车企在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然,伴随着外资的大量进入,外资企业自身在中国市场也取得了巨大发展。过去一些年,合资企业在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在主要跨国公司中占有很高的份额,盈利也是其全球重要利润来源,甚至是第一利润来源。

总之,我们应该正确评价过去执行的合资合作政策,充分肯定合资取得的成绩,并根据形势发展需求对政策进行调整,努力在新形势下把合资企业办得更好。

二、合资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当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合资合作正加速进入2.0时代。原有的合资企业却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

1、自主品牌快速发展使中国汽车市场结构变化。自主品牌市场占比已经超过60%,合资企业市场占比明显减少,这使得一些合资企业的产销快速下降,挑战不小。北京现代曾经年产销过百万辆,2023年才销售25.7万辆。丰田、本田、日产、大众、通用等在华合资企业产销也都在下降,这不会是暂时的。而且,随着中国品牌的水平快速提高,合资企业获得的溢价红利也越来越少,这对合资企业的发展确实形成了不小的压力,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是他们目前面临的十分严峻的挑战。

2、部分合资企业已经不适应中国市场发展的现状,一些大公司在考虑调整在中国的投资布局,铃木等公司已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

3、2018年中国的合资政策开始对外放开,2022年则完全对外开放,取消合资股比限制,部分大公司又成立了新的独资企业、控股企业等,外资在中国的竞争自然也在加剧。

4、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并开始处于领先地位,原有的合资企业在技术上的优势正在消失或减弱,这使得市场换技术的时代一下子宣告结束。当下,随着大众汽车入股小鹏汽车,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集团入股零跑汽车,标志着以反向合资为特征的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新一波合资潮,新合资企业的性质和作用正在发生变化。在这些合资中,中国车企更具主动权,尤其是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在新一轮合资合作中中方企业扮演着技术输出的角色。

总体来讲,合资企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临着新的抉择,合资企业的转型势在必行。

三、对合资车企转型内容的思考

初步考虑,合资企业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转型:

1、战略转变。以传统燃油车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加快向以新能源/低碳汽车为核心的战略转变。要充分结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市场规模、服务生态等优势,综合在华既有汽车业务布局、制造和服务体系,以及考虑战略亏损期长短等,平衡好燃油车业务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发展。

2、模式转变。强化在华研产销经营体系、提升体系能力,将长期以来“总部开发、引进生产”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转变为“本地开发、本地制造”为特征的新发展模式,并反哺全球业务。宝马、大众等公司正在行动。

3、市场转变。将原来主要面向中国市场调整为面向中外两个市场。中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已经具备国际领先的竞争力,可以充分发挥中国的技术、制造优势和外资企业全球的营销网络优势,扩大出口、满足海外市场需求,以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

4、速度转变。智能新能源汽车不同于传统燃油车,迭代速度极快,跨界融合非常深入。有的新势力车企在软件层面甚至可以做到一个月OTA一次。合资企业要想成功发展智能电动汽车,也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努力跟上这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步伐。另外,在企业的运营方面,也可以参考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模式,比如股权激励、分红激励、员工持股等,吸引优秀人才。

相信做好这些转变,合资企业会改变面貌。

四、对中外双方携手共赴新合资时代的建议

1、合资车企注册在中国,工厂在中国,员工在中国、纳税在中国,市场主要在中国。这些合资车企都是中国企业,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续与国际主流车企合作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这一点看法不应改变。期待合资车企失败绝对不是我们的战略,也不应该是我们的战略。

2、汽车产业是典型的全球化产业,特别是中美欧三个超大的全球市场。美国市场中,日系车的占比常年都在30%左右;欧洲的市场更是丰富,日系美系常年占据一定的份额。中国的汽车市场也绝对不是关起门来过小日子的地方,合资合作政策长期以来都是汽车产业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石。合资企业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合资企业仍然是中国汽车产业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其实,合资车企也在努力争取破局,我们应该支持和促进合资企业调整和转型。大部分合资车企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前瞻布局,长期来看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仍可贡献技术价值和促进作用。此外,不少企业在资金、技术、体系能力等方面,资源储备非常充足,应该激发这些优质资源,使之成为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建设。以北京现代为例,它背后的现代汽车集团业务辐射全球,布局的不仅仅是汽车产业及配套产业,更在智能化领域、空中出行领域、氢能等领域布局深远,坚持与现代合作会有好的前景。

大众、福特、宝马在新能源领域也在加大在华投入,今后这些合资企业必定还是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力量。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与国际大公司合作还会有利于解决与欧盟等的矛盾,单枪匹马地发展是不可能的。

另外,合资车企分布于南北东西各省市,且背后几乎都有国资控股,早已是当地的核心经济支柱,充分融入了当地的经济生活。合资车企的改革和地方政府也应该协同推进,打造转型的标杆案例。

3、中国已经是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和供应基地。与外方携手,利于建立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全球75%以上的国际零部件集团均已在华布局基地,部分甚至成为亚太中心,与这些企业合作是提高中国汽车零部件水平,建设世界水平的产业链的有利条件,不容忽视,不应放弃。

4、加强对国际市场和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研究,正确部署力量,中国汽车与国际大公司携手走向世界。

往期链接:
智库说|付于武:不要否定不要质疑合资合作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关键历史性作用
智库说|刘小稚:“跪下去”的上汽必须做减法
智库说|安庆衡:理想100万,新势力在争议中突围的旗帜
智库说|钟师:“换道超车”不可以简单复制到国际市场
智库说 | 何仑:车企海外投资,最好悠着点
智库说 | 吴松泉:是时候制定国家顶层汽车战略了
智库说|郑赟:2030年东南亚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达38%
智库说|沈进军欧洲归来,与西班牙方面沟通最多的就是互惠互利
梅松林论车|上汽大众,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智库说 | 吴松泉:飞行汽车发展六大制约与瓶颈
智库说|何仑:车圈三大歪风邪气源自“走火入魔”的互联网迭代思维
智库说 |合围Model Y,“五大门派”今晚聚齐!
智库说|刘小稚:并购海外工厂最大的优势就是快
智库说|《台州宣言》虽迟犹至,吉利应该学习特斯拉和比亚迪!
智库说|金伟华:欧洲车厂,从失速到找回原本节奏
智库说 | 何仑:车圈第二大歪风邪气——只要颜值,不要脸
智库说|不能用“智能化”的名义拉踩燃油车
智库说 | 安庆衡:直面内卷,有序竞争
智库说 | 何仑:车圈第一大歪风邪气——要速度,不要命
智库说|大众关闭德国工厂,不能简单判定欧洲电动化转型失败
智库说 | 董扬:美国也在推进车路协同
智库说 | 何仑:中国汽车进入“某”时代?
智库说 | 蔡蔚:分享一个价值过亿电驱技术开发经验
智库说 | 吴松泉:四大问题制约汽车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智库说|“引望”最大的挑战是华为的合作理念
智库说|引望迈开一大步,距离“宁王”还有漫漫征途
智库说 | 董扬:发展碳化硅芯片正当其时
智库说 | 何仑:电车的自燃与自残
梅松林论车|“王晓秋+贾健旭”组合,当务之急是设立合适的战略目标
智库说|反思极氪“背刺”老车主
智库说 | 刘小稚:上汽通用,小打小闹的改革肯定不行!
智库说 | 董扬:中外汽车零部件企业合作的新模式
智库说|金伟华:要让供应商赚到钱,才能陪车厂在全球跑马拉松
智库说|上汽奥迪logo风波,大胆创新还是无奈之举?
智库说 | 董扬: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三点理由
智库说|销量“周榜”里的秘密,蔚来、理想为何分道扬镳?
梅松林论车|美国汽车市场也要引进一条“大鲶鱼”
智库说蔚来|左延安:有芯有魂,情理之中,成本之外
梅松林论车|美国汽车市场也要引进一条“大鲶鱼”
智库说|吴松泉:传统汽车合资企业亟待实现四个转变
智库说 | 董扬:低空经济也是汽车产业的机会
智库说|郑赟:泰国的日系车天下将被撼动?
智库说 | 何仑:避免换道翻车,“油电同权”要倒计时了
智库说 | 吴松泉:“卷”的底线是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智库说|安庆衡+张君毅:反思武汉无人车事件,自动驾驶不进则退
智库说|朱西产:人车同权,无人驾驶汽车应赋予人类驾驶员相同的路权
智库说|刘岱宗:自动驾驶引发“阵痛”无法避免,谨慎大规模推进是关键
智库说|郑赟:欧盟反补贴关税,让中国车企对目标市场更加明确
智库说|吴松泉:着眼于“四个强化”,建议尽快启动氢能高速示范
智库说|张君毅:欧盟反补贴关税只是开始,中国车企应退出盲目竞争
智库说|刘小稚:上汽,被赶超只是时间问题?
智库说|张君毅:上汽换帅,止血以稳固,变革以发展
智库说|安庆衡+左延安:员工收入和供应链不能“卷”
智库说 | 付于武:再不纠正“卷”就会扭曲整个产业的价值观!
智库说 | 再出发,夹缝中的领克需要被看见!
智库说 | 沈进军:驱散内卷阴霾,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发挥作用!
智库说 | 吴松泉:妥善处理废旧动力电池意义重大且紧迫
智库说 | 董扬:内卷严重,政府应该管控市场竞争规则
智库说|郑赟:面对“内卷”,中国车企需要全球视野
智库说|何仑:不要让电车长成巨婴!
智库说 | 何仑+钟师:面对内卷,车企底气各不相同
智库说 | 张君毅:上汽固态电池不是噱头,“整零合作”是大势所趋
智库说 | 原诚寅:全固态电池产业化,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梅松林论车 | 比亚迪、吉利热效率之争,利远大于弊!
智库说 | 左延安:过度竞争在侵蚀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智库说 | 何仑:安全和质量,刺破电车泡沫的关键一针?
智库说 | 吴松泉:我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不可忽视的五大问题
智库说 | 致魏建军,初心、聚焦、放权!
智库说 | 长城,到底怎么了?
智库说 | 何仑:驾驶辅助,别一天到晚瞎忽悠
智库说乐道 | 刘小稚:不要陷入多品牌的泥潭,通用是前车之鉴
智库说 | 朱西产+钟师:上汽奥迪,新阶段与新挑战
智库说乐道 | 张君毅:多品牌是手段,正道是做强品牌!
梅松林论车|零跑“新合资模式”出海,有利有弊、先易后难!
智库说 | 乘用车乱象不应在商用车重演
智库说 | 付于武:车圈“饭圈化”,应引导公众关注“含金量”更高课题
智库说 | 对比:中美汽车在对方的存在感相差几何?
智库说 | 何仑:北京车展,同质化内卷到底有多可怕?
智库说 | 安庆衡:反思北京车展,下个十年谁能走下去?
智库说 | 董扬:液态和固态电池将长期并存
智库说 | 日系车企联手中国大厂背后说明什么?
梅松林论车 | 理想,洗掉狂妄的浮躁气
智库说 | 吴松泉:新能源快速替代燃油车背后的三大风险
智库说 | 董扬:从小米造车到北京汽车工业的思考
智库说 | 梅松林:中德汽车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大战略合作
智库说 | 金伟华:内卷无意义、雷军的使命更厚重!
小米造车启示录 | 梅松林:小米是一个相对均衡的六面战士
小米造车启示录 | 刘小稚:固定打法击穿盈亏平衡点!
智库说 | 吴松泉:便利汽车消费,还有哪些“堵点卡点”?
智库说 | 张君毅:用户和生态也是“双刃剑”
智库说 | 众擎资本管理合伙人余宁:小米汽车最大的优势是雷军
智库说 | 刘小稚:小米汽车最大的劣势在制造端
智库说 | 梅松林:小米汽车不太可能一击就中
智库说 | 何仑:“电动车孤岛”关键是怎么个“孤”法
智库说 | 崔东树:新能源价格战对消费者购车促进分析
智库说 | 吴松泉:中国汽车出海需要直面五大差距
智库说 | 梅松林:卓越的创业者在争议中自我突破
智库说 | 安庆衡:MEGA遭遇网暴不代表理想不行了
智库说 | 钟师:中国市场变成“电动车孤岛”的逻辑是成立的
智库说 | 左延安:避免恶性竞争不断升级,以至在国际竞争中后劲乏力
化的品牌
智库说 | 安庆衡:碳达峰目标为结束汽车业粗放式发展设定了时间表
智库说|六大维度看透小米造车
智库说 | “十四五”汽车税收改革至关重要
智库说丨三论自主品牌二次冲高:中国汽车在疫情洗礼下悄然质变
智库说|新能源汽车“铁三角”,坐标中国合肥!
智库说救市 | 付于武:给限购松绑,需要城市交通管理升级
智库说救市|安庆衡:放开限购可以分为六个层次
智库说|罗兰贝格郑赟:蔚来“补短板”的难度比特斯拉更小
智库说|王秉刚:给补贴退坡后的中国电动车十个建议
智库说丨安庆衡:对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应充满信心
智库说 | 沈进军:汽车存量市场时代,需提高置换率拉动新车销售

附: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专家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付于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王秉刚  国家电动乘用车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
安庆衡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原北汽集团董事长

左延安 前江淮汽车董事长

赵福全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

董   扬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席理事长、德载厚资本董事长

沈进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
赵   英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陈玉东 博世集团董事会中国事务顾问、资深汽车专家

林   雷 大钲资本合伙人、董事总经理

梅松林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

何   仑 网通社汽车研究院院长

钟   师 资深汽车媒体人

张君毅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亚太区汽车与工业品业务负责人

刘小稚 FISITA中国大使亚仕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徐向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蔡   蔚 教育部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哈尔滨理工大学头雁教授、精进电动创始人

吴松泉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

施雪松 腾讯车联副总裁、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

顾剑民 法雷奥集团中国区CTO
崔东树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

郑   赟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高级合伙人

杨殿阁 清华大学学科办主任、车辆与运载学院首任院长

徐大全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朱西产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

原诚寅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

金伟华 华登国际风险投资合伙人

余   宁 众擎资本管理合伙人

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
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是资深汽车财经媒体人聚合业内专家,联手打造的第三方独立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