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的妆容(或叫扮相),是一项复杂繁难的技术,其演变大致有几个阶段。
唐宋时期,古代秦声戏曲只是简单地以“涂灰抹粉”和面具并用。元明时期妆容开始分角色行当,净角有了简单脸谱,旦角为掩饰男性特点,用头帕包头(应该是依据古代妇女不能“抛头露面”的规矩、以帕苫头面之意,称为“包头”)。
清乾隆年间,著名秦腔演员魏长生在秦腔妆容上,特别是旦角化妆上做出了一系列的创改,开始贴上用榆树刨花汁刮的两条人字形水鬓,再戴上用假发做的模仿妇女发髻的顶子、梳大发髻(大头)。
到20世纪20年代,旦角有了红白鲜丽的面容。20世纪30年代,著名剧作家、导演、教育家封至模先生,把京剧的化妆风格和化妆品带回陕西后,添加了模仿妇人发髻的后纂和用黑丝绳编织的线衣子,演员们开始用胭脂(只有大红颜色),用软、硬眉笔画眉眼、勾花脸,旦角贴花鬓代替老式的人字鬓。易俗社两度去北平演出,妆容上受到多位京剧大师的指导。他们还从北京购回水钻、点翠头面,大大改善了旦角的妆容。
20世纪50年代中期,秦腔开始吸收话剧、歌剧的化妆方法,改用油彩化妆。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舞台灯光技术的提高,原来强烈对比色的化妆逐渐被柔和的生活淡妆取代。
早先秦腔演员化妆时,多就地取材,比如打腮红用的粉是用红土过滤、沉淀、晾干,磨成的细粉。净角和丑角最常用的白叫“粉子”,是把铅粉硏磨成粉面状,与甘油、白糖一起搅匀成硬面团状使用的。生旦涂手、手腕、脖子也用这种粉子。画眉眼时,则常用锅底刮下的草木灰或烧过的柴棒。
使用油彩化妆后,白、肉色、大红、朱红、黑、黄、绿、蓝等各色油彩,配上舞台灯光,一下就丰富美化了戏曲舞台,但也出现演员黑脸、彩脸的情况。查找原因后,发现油彩配料中含铅,且用于包装的金属管含有害物质。之后技术人员研制出了无毒戏剧油彩,把锡管换成无毒塑料盒,一直使用至今。这一时期,胭脂也有了茜红、朱红、桃红等颜色。
演员化妆的步骤,生角旦角一般是打底油-打底彩(老生老旦底彩色较深)-打底红(老生老旦不打底红或少许)-用干粉定妆-画眉眼、上口红。丑角按习惯要剃光头,一般不打底彩,只在上脸鼻子周围打少许红,根据角色画白瓦块(有脸谱)。净角最为繁复,要剃头,按照不同的脸谱勾画到半个头顶。其他各类人物的面部化妆,着重点在于眉、眼、鼻、口等几个方面。
化妆时也有一定的技巧,要根据对人物的理解和对真实生活观察的提炼,选择符合剧情的色彩和形态。油彩要用得自然没有硬茬,如打腮红,用不好会出现两个脸蛋上下一色的两片红。正确的画法应该是从下眼睑起渐淡,到嘴部周围时,基本就和底彩融合,不能出现白嘴圈。加鼻梁用红或浅灰或咖啡色,要把线条边沿用手指拍朦胧。然后用干粉定妆,再用眉笔和软小笔画眉眼。画唇,如无特殊要求,小生、小旦、正旦都用大红油彩画唇,一般不用干粉定,但如《双玉蝉》中的姐姐曹芳儿,从少女到中年病重,唇色就要变化,最后是土紫色,示意灯尽油枯。像《杨门女将》里的佘太君、《拷红》里的老夫人等老旦,适用老年底色加一点朱红,而《清风亭》里的老旦,前部戏可用这个色,后部戏人物病重时就要用土色加白。
关中秦腔戏剧脸谱第四代传承人陈耀武展示秦腔脸谱工艺品 记者 马相 摄
面部化妆只是角色造型的初步,对头部的装饰还要进行勒头、戴头面(发式和各种头部装饰物,也叫“头搭”)等。除丑角外,为了固定头上戴的东西,所有角色都要勒头。第一步是提眉,这样做能让整个脸部都提起,显得精神,且利于表演,尤其是眼睛的表演。小生、小旦、老生、老旦都要提眉,彩旦和净角不提眉。提眉必须用纯棉黑布或棉线织的提眉带,因为棉布涩,固定性好。现在提眉也用化妆胶带,演员不再因担心掉眉而受勒紧疼痛之苦。生角提眉后,再戴一种用马鬃编织的像瓜皮帽一样的网子,之后上水纱。水纱是一种戏曲特用的、用纯蚕丝织的纱,轻柔,薄如蝉翼,因用前需用水泡过而得名。除丑角外,基本每个行当都要用水纱。水纱的作用较大,蘸了水可以绕成随意的形状,如生角的月亮门额形,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在水干后收紧时,能使提眉带和网子不变形、不滑脱。另外,水纱可用作鬼魂、阴间的标识,《探阴山》中的包公就在相帽搭上水纱表示他去了阴间。水纱还可以做成吊雁儿,常用于贫穷或处于忧境的正旦。
上完水纱,生角和净角就可以去穿服装了,而旦角下来还要包头、戴头面。封至模当年从北京带回的是九小弯两大鬓,后改成现在的七小弯两大鬓,如秦香莲、王宝钏、王春娥等人物,基本上都包大头贴九页鬓。除了九页鬓外,还有贴两页鬓成月亮门状、中间加刘海的,常用于古装戏,如《谢瑶环》中的谢瑶环、《望江亭》中的谭记儿等。也有的混搭,包大头,再戴顶子。有的角色,如《坐楼杀惜》中的阎惜娇贴花鬓,把一条大鬓一边斜贴,一边的小弯划成小丝,这种一般用于妖浪、轻浮的非正经人家女子,也用于活泼少女、仙、妖。
头面的戴法是根据人物和剧情而灵活配搭的。常用的头面有红钻(小旦、闺阁旦、刀马旦等都可戴),白钻(小旦、正旦、正小旦都可戴),蓝钻(正旦、正小旦可戴),粉钻(小旦戴),点翠(原是用翠鸟毛拼贴,现在用点绸或点漆代替,身份高贵的妇女戴)、银头面(初用银制,因银贵、太软易变形、易氧化变黑,后改用金属电镀,贫妇或罪妇戴)。
近些年,随着文化、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专业化妆师和演员不断创新,面妆的技法越来越多,头面的样式和品类也越来越丰富,秦腔的妆容呈现出以往未有的璀璨绚丽。
(作者系国家一级导演)
阅读完整内容,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浏览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