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闲情|跳羊皮鼓舞的少年

时事   2024-11-20 07:17   陕西  



这一刻的共舞,舞出了羊皮鼓舞的传承之路。


  秋高气爽的日子,当车缓缓进入汶川,它的生态底色,扑面而来。车行山间,那份饱满的绿,一直看不到边。九月底的汶川,是翠绿的,是早晚微凉的,是青山绿树交融的,是高山深谷共生的画卷。


  汶川,古老蜀族最北生活地,可考文明近万年。它因汶水(岷江古名)得名,岷江由县北部入境,贯穿县域东部,长达88公里,流经地山高谷深,地形破碎,相对高差大。这个落差有多大?西部高山多,四姑娘山高高耸立,海拔6250米,可一到东南部漩口地区的岷江出口,海拔就降到了780米。一高一低之间,奔涌出多样风貌。


  这源于汶川的地理位置,它位于岷江上游,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省西北部,顺势造就了“北高南低”的地势地貌和“北旱南湿”的气候。在日照充足、干旱少雨的北部片区,自然而然发展起了“汶川三宝”(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等生态果业;在气候湿润、雨量丰沛的南部片区,则更适合发展现代林业、茶业。


  九月底,正是脆李子变红的丰收季节。当地人更喜欢叫它“红脆李”,红在皮无涩感,脆在爽脆多汁。这个时节,脆李子摊,随处可见;江边茶亭,沿水而立。“北旱”产脆李子,“南湿”产茶叶,地理与气候,最终都演变为一道道汶川风景,与人亲近。


  汶川有九镇,名字都很好听:威州、绵虒(sī)、映秀、漩口、水磨、三江、灞州、卧龙、耿达……在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我有幸来到九镇之一的灞州镇,进入一所小学——汶川县灞州小学校,见到了一群跳羊皮鼓舞的少年。


  阳光下的少年,一身羌族传统服装。他们头顶红边点缀的黑头帕,脚踏金色图案的黑色长靴。靴子是传统云云鞋的模样,貌似小船,鞋尖微翘。再配上紫蓝色图案镶底的金色长衫,外面套一件暖白色的羊皮坎肩,整体服饰色彩饱满又和谐,质朴又华丽。


  少年们左手持鼓,右手执槌,跟着心中的节奏,整齐地前进、后退、左转、右摆、甩脚、旋转……鼓点声时而集中时而短促,一面面羊皮鼓被打出了振奋的士气。阳光下的他们,如同一个个英勇的战士,用舞蹈诠释出羌族人的坚韧与豪迈。


  表演完后,这群少年就恢复了孩子的模样,开始打打闹闹。11岁的余仁骏岑,一提到羊皮鼓舞,眼神就发光:“第一次看的时候是五六岁,看爸爸跳,我当时不知道那是什么,妈妈告诉我才知道的。”他7岁开始跟父亲学跳羊皮鼓舞,爸爸一跳,他就跟着跳。在他眼中,爸爸是自己未来的样子,“他35岁了,每年参加好多回羊皮鼓舞的比赛,我也想一直跳下去。”他说。


  到了晚上,在篝火旁,我又见到了一个跳羊皮鼓舞的小小少年,准确地说,那是一个小娃娃。四岁的小耶格拿着特制的小羊皮鼓,穿着羌服,和一群大人共舞,他身高只到大人的腰部,舞姿却很是娴熟。一舞结束,他还扒拉着主持人,一定要独舞一段,火光投到他的脸上,天真无邪,自信严肃。原来,这个小家伙生长在一个羊皮鼓舞的世家,家族的人跳羊皮鼓舞,也制作羊皮鼓,已经传承了好几代,所以他一点都不怯场,表演的舞台仿佛是家里的院子。


  作为传统舞蹈,羌族羊皮鼓舞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在汶川,除了羊皮鼓舞,还有禹的传说、羌戈大战、羌年、碉楼营造技艺、羌族刺绣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这些非遗项目,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汶川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4岁的小耶格,11岁的余仁骏岑,他们边敲打羊皮鼓边跳的舞姿,定格为汶川非遗在时光传承中的美好一瞬。


  历史的注脚,文化的传承,是由无数个普通人书写而成。另一个普通人的面孔也让人难忘,那是一个20多岁的汶川女孩。她是一名讲解员,此行参观漩口中学遗址时,她的解说真挚感伤,催人泪下,有伤痛,有感激,仿佛回忆般无法忘怀,而她的家就在漩口,亲历过那场灾难……她的身影,也成为汶川历史的一个注脚。


  距离2008年已经过去了16年,如今的汶川早已焕然一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诚如恩格斯所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浴火重生后,汶川人民用坚韧与智慧,书写了新的传奇。今日的汶川,就像跳羊皮鼓舞的少年,朝气蓬勃,神采飞扬。


  离开汶川当天,我在路边遇到一位妈妈抱着四个月大的婴儿在散步,宝宝的笑容如同阳光般温暖,围观的人群都被这份纯真所感染。看着新生儿的天真烂漫,仿佛看到了汶川的现在和未来,充满生机与希望。






投稿邮箱:195681738@qq.com

来稿注明地址、联系电话、邮编、身份证号、开户行、账号

【请关注我们】

▲长按上面二维码可关注晚报微报▲

阅读完整内容,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浏览晚报数字报。

晚报微报
《西安晚报》微信版。由晚报总编室维护,每天更新报纸版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