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医学遇到人工智能,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中医药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将如何给中医药振兴发展全面铺路?11月9日,2024长三角健康大会暨第四届中医药交流会、第九届江苏省中药学术会议在泰州举行。多位医疗健康领域的知名学者大咖齐聚盛会,共话健康新未来。
顾晓松:
数字中医人 “智”惠万家健康
在2024长三角健康大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顾晓松作了题为“科技进步与健康中国”的主题报告。
顾晓松表示,人类的科技进步总会应用到健康和生命领域,人工智能、互联网给中国医疗健康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当人工智能具备辨证认知能力后,大师的诊断标准在网络上就可以给老百姓使用了。”在主题报告中,顾院士特别提到了“数字中医人”未来应用场景。顾晓松表示,这是一次人工智能和传统医学的碰撞,通过手机移动端望舌象、问信息,收集四诊资料,“数字中医人”就像是中医图书馆,将国医大师、名师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都做成了模块,采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多模态特征分析,既可出具详细的中医体质辨识报告,还能为我们提供健康信息在线咨询等。
“比如说慢病、糖尿病、帕金森,老年性痴呆等一些疾病的早期症状被大数据模块分析后,再结合现在的分子诊断,当病人的数据输入到数据库后,就能开出处方。”顾晓松说。
“数字中医人”是当今的科学技术,整个人类社会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医学的结合和我国中医的结合这个时代的产物,它是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是体现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新方向。在顾晓松看来,“我们想通过探索‘数字中医人’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资源,让很多慢病能够达到有效的防控,实现大健康的目标。”
近年来脑机接口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其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能够解决很多之前不能解决的问题,为科学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顾晓松表示,脑机接口是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的集合,把人类的思维通过电信号采集出来,经过解码、编码的过程,运用人工智能等方法,实现机器代替人完成工作,接口连接的是大脑里的想法以及机器,最终实现人们希望它实现的功能。“各国这几年都在脑机交互新赛道上加大投入,我国的论文产出已经超过了美国,是美国的3倍。”顾晓松表示,中国在这个新赛道上的技术路径主要集中在脑机接口设备的改进、信号提取特征、脑机接口的应用等方面。此外,他还认为在健康领域,脑机接口要想取得突破,还需要充分发挥国家重大创新平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功能整合联合作用,构建具有良好生态引领发展的未来产业孵化平台。
余海洋:
健全政策体系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在2024长三角健康大会现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法监司原司长余海洋带来了主题报告《健全政策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国家战略层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顶层设计日臻完善、政策举措更加健全、地方落实更加有力。”余海洋对政策体系建设的特点进行了三点总结。
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第一个以国务院名义发布的中医药发展中长期规划,将中医药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医药法》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医药领域的基本性专门法律,是一部扶持与规范并举的特别法,在法律层面表达国家意志,保障中医药发展,在中医药相关法律中具有最为优先适用的地位。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意见》”),这是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中医药的文件,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对中医药工作作出全方位、战略性、系统性安排。
余海洋表示,通过相关政策法规文件的颁布实施,特别是2019年印发实施中央《意见》以来,各地党委政府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出台了中央《意见》落实举措,28个省份颁布新修订的地方中医药条例,各部门陆续出台中央《意见》《中医药法》配套文件,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总体来看,中医药政策供给更加全面系统、有力有效,既有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的战略安排,又有法律层面的规范要求,更有可操作、可落地的细化举措,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较为成熟的政策体系。
中医药发展的战略定位明确了中医药的内涵外延,明确了中医药的历史地位、现实作用,明确了中医药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定位。“发展中医药,对于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余海洋表示。
中医药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余海洋介绍,《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了中医药事业中长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并从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七个方面提出了24项重点任务,并从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加大中医药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包括总则(10条)、中医药服务(10条)、中药保护与发展(12条)、中医药人才培养(5条)、中医药科学研究(4条)、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5条)、保障措施(6条)、法律责任(7条)和附则(4条)。“这部法律体现了国家意志、明确了政府责任、突出了系统观念、强调了遵循规律、注重了制度创新、凸显了扶持规范并重。”余海洋说。
中央《意见》从六大方面提出了20项重点任务和一系列具体措施。中央《意见》健全了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了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会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余海洋表示,中央《意见》提出要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并提出了特色发展若干政策举措,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来源:新华日报健康客户端
记者:安莹 王甜
编辑:乔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