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活出内在力量》
【德】 海灵格
生命的运作从内在开始,然后转而向外。
生命的力量首先在内部凝聚,然后才在生活中实践出来影响他人。
而我们也是先由内在觉知到理智,然后才把它运用到实践。
内在之旅也从内在开始,然后转而面向一切。
先是同意自己,如实地同意自己的处境和生命,然后是他人,再后来是朝向所有的外在。
——海灵格
这里讲得前提就是接受。
当我们接受父母给予我们的生命。
我们就是存在的。
存在的我们,同意一切,一切来去自如,不留下痕迹。
存在的我们,允许一切,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自然淬炼。
让我们一起进入出神入化的境界,一起探索人生存在的奥秘。
内在的旅途上,我们有时会认为自己正在前往某个地方.
然而我们所认为的自发行动,其实是起于某种力量.
它带动着我们的所作所为,牵引着我们。
这样的力量是一种赠与。
这句话应验了我们经常讲的:轻松赚钱,丰盈富有;轻松工作,水到渠成。
当我们修为达到干净通透纯净的时候,一股伟大的力量悄然而至,引领着我们前行。
犹如我们在系统排列场域里,无论是排列师,还是角色代表,完全地放空自己,客观中正的感受那股力量的流动。
可能那股力量推动我们走向被家族排除或遗忘的人那里,给予他们位置。
可能那股力量推动我们营造加害者与被害者见面的机缘,创造和解的氛围。
可能那股力量推动我们引领一些人回家。
无论是什么样的移动,其背后都饱含着深深的爱。
应验了那句话:“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内在之旅只是我们的回应。
我们跟着这股力量前行,因为在我们觉知到它之前,它早已开始运作。
这股力量带着爱推动着我们。
于是,我们不需要多做什么,也不需要试着把它抓在手里。
我们唯要做的只有——把自已交付出去。
这里,无论是系统排列师,还是来访者;无论是角色代表,还是其他参与者,都保持一颗敞开、安静的心灵。
我们既不用逻辑分析,也不用大脑思考;我们既不控制,也不干扰。
坦然、安心的把自己交托出去,只是静静的等待。
那股力量自然而然地推动着每一位参与者前行。
走向哪里呢?
走向爱的境界。
不必担心自己做得对不对,我们所领受的赠与难道还会出错?
毫不逃避地迎接所有到来的一切吧。
在那个境界里,没有对错、好坏、是非之分。
我们就是与其一道行动,既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多移动一步,也不按照自己的设想后退一步。
既不担心、也不着急;既不恐惧,也不期盼。
就是完全信任、完全接纳一切的呈现。
就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跟合适的人相遇,恰到好处,走向人事物该达到或和解的境界。
目标达成了,我们的任务完成了。
之后,我们全然忘记了曾经发生了什么。
接着在那股力量的引领下,走向下一个成功。
突然之间,我们会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另一个境界——超越了目的,超越了善恶,也超越了对错。
我们只是放下,让自身运作并如实地同意一切,接受所有的层面。
我们就是这样的移动,没有自己的思考。
所有的思考,都是过往记忆的呈现。
临在当下,是灵感的闪现,是神性智慧的流淌。
在那里,没有善恶、对错。
完全在“零”的状态,“空”的状态,“无”的状态。
涵容一切,有形的、无形的,都在,都不在。
我们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是人生修为最高境界。
还能有什么阻碍吗?
又有谁能为我们指引另一条更好的道路呢?
我们就这样获得赠与,我们就这样在其中感受恩赐的爱,并领会我们的使命以及该完成的行动。
到了那个境界,没有任何阻碍。
难道还有更好的道路吗?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那么,我们又回到了“有”和“无”、“好”与“坏”、“善”与“恶”的二元世界,形成了内耗和纠缠,没完没了。
在这样的状态下,排列师失去了“公允、客观、无为”的排列。
角色代表参入了自己的想法、念头和期盼,干扰了来访者的系统场域。
来访者进入了评判、指责、抱怨维度,开始推卸责任,为自己不愿想成长埋下了伏笔。
这样的一连串想法,导致其排列结果无效。
同时,处于这样状态的生命体,难以接受到宇宙的恩赐,也得不到爱的滋养。
人生的道路进入漫长的黑暗和煎熬阶段。
直至痛苦难熬,再次回到“归一”场域,交托给那股力量,无为而无不为。
再一次完成这一生该完成的使命和行动。
也许,依然没有“归一”,而离世了,那下一世接着来。
实际上,在生物学里,有一个名词叫“代际遗传”,就是这一世的未竟之事,后代来替我们完成。
结果耽搁了后代要完成他们自己的事。
只能有后代的后代来接替完成上一代的未竟之事,一直循环下去。
造成系统能量的大量内耗、甚至衰竭而转移了。
还有什么更能使我们凝聚?
还有什么更能满足我们呢?
“接受”带给我们动力。
“接受”使我们保持“空”。
“接受”让我们成为自己。
我们全然接受人生遇到的一切人事物.
允许一切流进来,既不阻抗,也不评判。
需要有一份敏锐的觉察,感受到那股移动的动力。
觉察到流进来的人事物是属于自己的责任,百分之百圆满完成。
把它留在属于它的空间,我们继续向前移动。
属于他人的,厘清责任,划分界限,全然交托于对方。
我们的内在始终保持在一种“空”的状态。
我们内在的无形能量凝聚起来,支撑着我们走向觉悟的境界。
接受也使我们懂得付出,让我们爱与被爱。
因为唯有接受的人才全然地存在,活生生地存在。
存在,就是那股能量平衡的结果。
存在,意味着施与受的平衡。
在“存在”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倾心付出,也要坦然接受。
我们始终爱自己,同时爱他人、爱世界。
只有在爱与被爱的体验中,内在的能量得到淬炼,将更加的干净、纯洁、通透。
人生无论遇到什么,无论属于自己的事,还是他人的事,都是在教会我们如何正确的、成熟的、智慧的爱自己和爱他人。
盲目、幼稚、忠诚的爱,提醒我们是否活生生的存在,
这里的“存在”是自己真正的存在,而不是“活他人”“为他人”“替他人”的存在。
我们觉察,有多少生命是在活自己的人生?
我们敢活出自己的人生吗?
每一次进行系统排列练习,选二个代表,检验“生命的真正的存在”:一个代表自己,另一个代表“真我”,
结果大部分的人的自己与“真我”是彼此远离的,甚至有的还躺了下来。
只有二合一,才是“全然地存在,活生生地存在”.
也唯有接受的人才能够爱与被爱。
我们从谁那里得到最多的爱?
从接受的人那里——全然接受。
为此,我们学会接受。
先接受什么呢?
先从父母那里接受生命。
没有父母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生命。
无论父母曾经对我们做了多少我们认为的伤害。
那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完全丝毫不差地做对了。
我们全然接受,不增不减。
我们的拒绝,我们的抗拒,我们的割裂,都是对“爱”的打折和排斥。
没有了爱,一切无从谈起。
有了爱,生命的丰富、事业的发展、财富的积聚,都水到渠成。
写在最后
人生的奥秘,就是生命的觉醒。
觉醒先接受一切,允许一切流进和流出。
如此这样,内在的生命就不一样了。
觉醒就是从内在凝聚开始。
当我们宁静下来,跟随那股力量动而动,静而静。
自然,生命就全然的从安详中觉醒。
内在升起了爱,并且将不断地围绕着我、你、他。
幸福的人生启动了。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