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心灵活泉》
灵魂跟随着爱,爱在灵魂深处产生影响。可是爱或者灵魂的运作,往往不是被个人掩盖,就是被个人压抑。
——海灵格
01
愤怒通常是爱的替代,以爱接近某人远比以愤怒接近更有挑战。
看到一个人愤怒的呈现,我们就知晓他是在用愤怒的方式表达爱,只是表达的方式错了。
愤怒的人用愤怒在表达,如果他有觉知的话,就知晓自己在表达爱,只是用错了方式。
一个生命,真正用爱表达的时候,觉得有难度;而用愤怒表达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殊不知,虽然是爱的表达,采用了愤怒,既伤害他人,又伤害了自己。
生命需要觉醒,愤怒只是提醒我们觉醒的一种情绪形式。
当我们明白了情绪的真相,就学会了爱的表达。
既和谐关系,又滋养看了自己。
02
人只要放下恐惧,眼前就会出现道路,最后一路平安。
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是每一个生命身上都有的。
正是有了恐惧,才让我们谨言慎行,安全生存。
过度恐惧,就成为阻挡生命前进的障碍墙,变成了阻碍生命前进的拉扯力。
生活在恐惧中,不断拉低了生命能量,成为束缚自己和他人前进的捆绑力。
这个时候,我们看着“恐惧”,对恐惧说:
亲爱的恐惧,我看到你了。
你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一直陪伴着我成长。
谢谢你。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完全有能力照顾好自己。
我愿意放下恐惧,跟你告别。
当我们承认、尊重、放下、告别。
这个时候的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眼前呈现出一条光明大道。
从此之后,我走向幸福之路。
03
如果我们不再索求,不再执着,伤痛就会可以过去。
人生就是服务和奉献。
人生就是彼此的给予和祝福。
人生的痛苦,来源于索求、期盼和执着。
我们向父母索求,我们向爱人索求,我们向孩子索求。
索求,就是在榨取他人的能量,剥削他人的果实。
一旦满足不了,就陷入痛苦中。
人生无求,自己创造,一片艳阳天徐徐展开。
04
具有攻击性的孩子,正是因为这种攻击性,它才能存活。他们与死亡抗争,他们想战胜死亡。
一个孩子,表面上的攻击性,让父母感受到孩子生命状态的不正常,甚至引起焦虑和恐慌。
实则,孩子的攻击性,来源于内在情绪的暴涨,难以控制。
进行外在发泄与释放,不至于引起自残和内伤,而走向死亡。
内在情绪的暴涨,来源于父母或家族潜意识情绪的承接。
父母之间的冷暴力,父母一方对另一方不满情绪的强制压抑,家族系统里出现极大的情绪而没有释放,都会导致孩子内在承接这些情绪。
需要在适当时机,采用合适的方式或寻找专业的老师陪伴,允许孩子交还那些不属于自己的情绪。
孩子回到自己,一切重归于平静。
05
缺少爱的人,对爱才会有恐惧。被爱包围着的人,会忘记恐惧。
生命,是爱的结晶。
这个世界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生命。
我们所作所为,都是围绕着爱。
没有爱的服务,心怀鬼胎,事业的发展胆战心惊,财富的积聚诚惶诚恐。
心中充满爱,看谁都一样。
这一生,就是不断学会爱、传承爱、服务爱。
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爱的使者。
我们成为爱,一切爱的信息与能量源源不断,纷至沓来。
没有恐惧,没有担忧,没有不安。
“心底无私天地宽,人到无求品自高。”
06
每一次担心都是在渴望死亡。
担心是诅咒,祝福是保佑。
担心就是在吸引不好的事物或信息、能量。
每一次的担心,生命内在能量降低。
每一次担心,就是在期盼不好的事物降临。
与其担心,倒不如内心充满祝福和爱。
这个世界,该来的自然会来。
来了,就接住,坦然面对,安然送走。
不该来的,也不来了。
非得担心,本不来的,被我们“担心”来了。
担心,就是在拉低自己生命能量。
而低能量的生命,是在走向死亡。
07
愧疚的背后其实是傲慢。
“愧”是亏欠和自卑。
“疚”是心病日久以后产生的自责和负罪感。
“愧”久了,就是“疚”。
心理学家霍金斯在关于各类情感能量等级的分析中,把羞愧排在最低位,其次是内疚。
认为羞愧和内疚是人对自己伤害最大的不良情绪,负面分数超过悲伤,愤怒和恐惧。
一个人最大的傲慢,是总觉得自己被亏欠。
总是觉得自己在每段关系中都被别人亏欠,仿佛所有人都应该为他服务,为他付出。
愧疚的人,是不愿意行动,不愿意付出的代名词。
一个愿意行动的人,就是在付出。
付出的人,是服务的人,是谦卑的人。
08
没有恐慌,没有目的,智者承认一切如是。
我们面对人生经历的一切,需要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一身正气。
一切的发生,都是伟大力量的自然呈现。
我们尊重一切的发生。
期间,没有预设,没有期待。
没有期待,就没有恐慌。
把所有一切都交托给那股伟大的力量。
我们只是顺道而行。
这就智者。
写在最后
爱,宛如星星之火,点亮了我们的内心。
成为爱的使者,是灵魂的本然。
我们都是爱的使者。
爱着自己,爱着他人。
我们就是爱。
END
【深度了解】
海灵格生命智慧与家庭系统排列,进行深度了解与体验,加我:
【重要提醒】
为了不错过后续更文,请将我们设为
星标,两步加星标方法如下: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