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①印度会和我们“冰释前嫌”?②我国的立场。③天南河谷的情况。
本文地图都是自制,仅示意边境实际情况,非官方,一切以我国官方口径为准。
一、印度会和我们“冰释前嫌”?
不管有些文章描绘得印度近期多么“软化”、多么“友好”,都无法回避一个事实,印度坚持“解决边境剩余问题”是两国关系恢复正常的前提条件。是不是有人压根搞不明白这句话的要求是什么,才认为印度会妥协、“冰释前嫌”呢?
苏杰生明确解释,剩余问题就是“巡逻权和巡逻能力”的问题(Jaishankar,5月12日)。也就是我国撤出我军实控的1000平方公里天南河谷和100平方公里典角曲上游的中国领土,允许印军进入“恢复”巡逻。(白拿)
苏杰生对于4月莫迪所谓“软化”的表态,也明确解释,莫迪是站在两国发展的大局观上说的;不涉及谈判的具体问题(Jaishankar,5月12日)。意思是中印改善很重要,但问题在中国,具体问题上中国必须退让。强调中印关系越重要,那中国原罪越大,越该马上让。(扣帽子)
他在近两次与我国外长会晤中,在四方会谈中也多次明确说清楚了,“中国必须尊重印度的权益,必须遵守原有的协定,必须尊重实控线。” 这里的潜台词他也早就说明白了,就是中国2020年越过了印度单方面指称的“实控线”,“破坏了”两国边境协定,严重侵犯了印度的国家利益。“尊重印度”就应该改正这些错误。(虚假叙事)
苏杰生“直白地”讽刺道,“毕竟,如果有人以不友好的方式出现在你门前,你不可能像没事人一样走出去”。(中国得拿出印度期望的“友好态度”,印度才可能会原谅)
如果印度一步也不会让,那么你能接受冰释前嫌么?
苏杰生说的不希望(不指望)第三方插手中印谈判,很明显说的是试图当和事佬的俄罗斯,毕竟美国就算想做谈判的第三方它在中国这边也没有话语地位。而且印度需要美国这个第三方关于中印边境的情报提供、军事支持等,这些和谈判无关;美国近日也重申继续为印提供这些帮助,强调美印关系的深化。而俄罗斯也不过是怕印度在对抗中国的情势下越走越远,愈发靠近美国。大家都在“微调”。
总之,在研判印度政策走势的时候,万变不离其宗,都要问一问以上几点,印度有没有可能改变?或者再上升一下,问问印度会不会放弃联美抗中的根本战略选择?会不会放弃坚决摆脱对华经济依赖以培植自身制造业?
二、我国的立场
我国官方的表述这里不再重复;要强调的一点是,我国认为中印边界西段自2022年9月加南达坂脱离接触后,已经解决了两军脱离接触问题,这个没什么好谈的。所谓天南河谷(2020年)和典角曲(2018年)“剩余问题”是印度提出并纠缠的议题,硬生生又拖了两年。
既然站在中国立场的评论,那么自己要搞清楚,不要说出“两军尚未在剩余地区实现完全脱离接触”这种印度话术。
印度对于中国,只要不一边倒靠拢美国,保持中印对话的基本面,就足够了。能改善减轻些压力当然是好的,但是再怎么“改善”,到了中美战略对决的时候,印度都会撕掉所有伪装,积极“进取”。做好最坏打算是我们的预期底线。
从2020年起,现在的热和平状态就是莫迪政府治下中印边境以及印度对华政策的新常态,越来越稳的常态,这就是当今中印关系的“正轨”,没有一些人想的中印友好正轨了。
三、天南河谷的情况
(一)概念
“天南河谷争议区”指的是我国天南河流域一带,位于天文点与河尾滩哨所之间。它的北部是达普桑平地,南部是西大沟流域。印度将这个争议区称作达普桑。它由我国主张的“1959年11月7日的实控线”(国界)和印度主张的“1962年9月8日线”围成。面积约1千平方公里。
(二)争议情况
1959年后,像西段其他通道一样,印军也侵入此地设点。1962年自卫反击战,我军彻底清除境内印军。但是没有在这里设哨。
直到1976年,在1971年肢解巴基斯坦和1975年吞并锡金的骄傲之下,印度在西段划定了65个巡逻点,确定了所谓“1962年9月8日线”(LAC)和“巡逻界线”(LoP);从此,再次进入天南河谷巡逻。并且大言不惭地称,为了让中国意识到其行使主权,特意留下香烟盒等物件;还承认利用我国在此修的公路巡逻。
2013年,为了抗击印军的蚕食,我军首次在天南河谷设营扎寨,印军随后增援对峙,由此爆发“帐篷对峙”。经过两国的三次国旗会谈和外交斡旋,21天后争议得到解决,双方同时撤军,未发生伤亡。可笑的是,对峙地点竟然比如今我方哨所还往里,已经深入国境8公里多,印度却反诬我军跨过实控线19公里(离印主张实控线的直线距离)。
2020年,我军在大平口(印称Y字路口)设哨,就像气球的气嘴一样,堵死了印军进入的瓶颈。印媒哀号不已,也是国大党在议会最爱指责的。从2020年7月第4轮军长级会谈开始,让我军撤离就成了印度牛皮糖一样的议题。四年了。
根据印媒的示意图,其所谓巡逻路线为:ITBP从布尔察河口据点出发,跨过瓶颈,走过Y字路口,往南越过天河西达坂,进入西大沟流域;经乳头关沿西大沟到北大沟河口(PP13),逆北大沟到天河东达坂(PP12)回到天南河流域;再往北进入奇普恰普河流域,于冰莲山岔路口打卡PP11A,转向西分别打卡冰莲沟东(PP11)、冰莲沟西(PP10),再折向南翻分水岭,回到Y字路口,返回布尔察。
在我军阻断印军的同时,我们也无法越过印ITBP的哨所前往国界,没有拿到38平方公里的河口地区的控制权。这里我国主张的国界几乎贴着印方的达布克/什约克-DBO公路大动脉,具有军事战略价值。
从东到西,从我国的河岔口到印布尔察卫图视频
瓶颈地区
(三)撤军方案
天南河谷终究是需要“脱离接触”,才能让印度闭嘴的。那各自退多远才行呢?
印方要求的是恢复其整个主张区的巡逻,那意味着我们后撤到冰莲山,还把在争议区的新天空公路暴露给印度,甚至还得我们撤出整条西大沟才能保证。绝无可能。
2023年5月,印媒爆出,在中印第18轮军长级会谈中,两国终于拿出了实际的撤军方案。
中方方案是“中脱离”,在该地区设立15~20公里缓冲区(不得巡逻)。推测是根据Y字路线两个分支提出,即我军北撤10公里到天南河谷分水岭外,南撤9公里到天南河谷分水山口——天河西达坂,向东沿干流后撤7公里;而印军撤7公里到河口我国主张线外,或者撤8公里到河对岸的布尔察据点(下图红色线)。基本是双方同时撤离天南河有通道的区域。
印方方案是“小脱离”,提出3-4公里的缓冲区,推测是我军撤2公里到河岔口以北,印方后撤1.5公里到一个平地(下图蓝色线)。
争执的焦点在于印方是否退出我国主张的河口区域。
但是很遗憾,印媒报道,军长级会谈和师长级会谈密集且时间长,是因为双方为了G20首脑会晤而加紧了努力。但是后来没有会晤,边境问题解决也暂时失去了紧迫性。随后印方态度转趋强硬,恢复了要求我军彻底退出的方案。
在此后的历次军长级会谈中,我们就经常看到“坦诚”“建设性”之类滑稽词语,你完全可以猜想,除了互摊底线的“坦诚”;就是我方搞出一贯的“一揽子方案”的思路,以西换东;印方则变着法子创造“巡逻”新方案,总之就是要“恢复”完全的巡逻。
(四)地理
在地理上,这一段的边界显得很荒谬。你看下图一怎么也猜不出边界走向。多少国人耿耿于怀中国应当以喀喇昆仑山脉雪山主山脊为界,却被喀喇昆仑山口这个“公认”的中国-拉达克界标所限制,导致国界(条拜提部界)只能拐到东边,强行在平坦的达普桑平地切分开来。让这里成为西段两军最有可能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地区。
但是这不是清朝喀什主簿李源鈵在喀喇昆仑山口竖碑的错,因为这个山口“自古以来”是新疆南疆去往拉达克最短路径的必经之路,山口也许早就是一个分界点,在1865年英国约翰逊所绘的列城至额里齐(和田)地图中,就将山口所在的山脉标注为“喀喇昆仑山脉”,此后的1868年海沃德、1873年的福赛斯地图(下图),以及之后直到新中国的地图,都如此。但是新中国和它们不同的是,它们将分水岭标注为喀喇昆仑山脉,而我国以边界最高山脉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