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只是只脆弱的蝴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文摘   2025-01-15 10:26   山东  

心理课上,老师给大家留了一项作业,让大家去观察人类的幸福,小易决定从年龄入手。

查了查相关资料、文献,在心里做好简单预设后,小易走上了马路,决定去简单验证一下书上的结论:“居民的年龄与其幸福感是有关系的,通常呈现出U型曲线关系”。

小易设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

⚪“你对于近期的生活状况满意吗,能分享一些让自己感到快乐幸福的瞬间吗?”

⚪“平静、孤独、精力充沛,三个词中哪个词相对来说更符合你近期的状态呢?”

⚪“你认为自己现在算是幸福吗,你认为你的幸福能持续多久呢?”

……

“幸福,今天妈妈带我去吃肯德基了!”

“不幸福!爸爸说要给我买玩具其实是骗人的。”

“上有老下有小,家里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呢,能幸福到哪去?”

“一般,家里小孩要管教育,老人也得时刻注意着身体,没办法,等孩子长大就好了。”

“挺幸福的呀,我爸妈对我挺好,老师同学都是些很好的人。”

“怎么不算幸福呢,家里小孩都在外地发展很好,忙是挺忙的,但是平时也老打电话来,我安心养老就是咯。”

......

一圈问下来,小易发现大家对于幸福的看法和感知大致符合自己查阅的资料中所描述的情况。正准备回去做一个问卷,大范围调查一下,小易看到一个安静的少年走近,于是决定再多加一个样本。

“幸福,爷爷对我很好,老爸老妈在外地工作,但是也经常打电话回来。”

但当问到“幸福能持续多久时”,少年却摇了摇头,

“不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幸福也是,幸福的事都消失了,就没办法幸福了。”

小易有些意外,这是一个听起来理性但对于小孩哥这个年纪称得上是悲观的回答。

在后续查找资料时,小易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概念,

幸福的脆弱性”:

幸福的脆弱性

人们认为幸福是脆弱和短暂的,而不是稳定的。学者调查发现,乐观程度低的人的脆弱信念与幸福感呈负相关,但乐观程度高的人的脆弱信念与幸福感不会呈负相关。所以说,降低主观幸福感的并不是认可脆弱信念本身。鉴于情绪和我们日常经历的短暂性,“幸福是脆弱的这一观点甚至可能被认为比“幸福是稳定的、完全可控的这一观点更为现实。这种观念并不等于对于幸福的悲观看法,而更倾向于一种对于幸福的个人理解。

除此以外,还有学者发现,幸福的脆弱性观念并不直接影响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而具有一定的中介效应,当这种观念提高了人们对幸福的重视程度时,与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呈现出的是正相关。换句话说,只有在对获得幸福缺乏信心的情况下,持有脆弱信念才会对主观幸福感造成损害。

许多学者也进一步对幸福的脆弱性提高幸福感的机制做了一些合理猜测。首先,研究表明,高估幸福的价值可能会导致生活方式的不平衡,并最终降低主观幸福感。例如说,当人们为幸福设定不合理的高标准时,由于现实和期待的落差,可能甚至会降低主观幸福感。在现实中有些人将幸福视为人生的永恒追求,遇到困难时他们会说服自己:想要获得幸福就是需要一些牺牲的,要是能换来幸福,这些牺牲能算什么呢?可牺牲后却发现,自己想象中的幸福竟然充满着鸡毛蒜皮的烦恼,可他们的其他人生意义已经被舍弃,“追寻幸福”竟变成了自己唯一的心灵寄托,只能再源源不断地向其中进一步投资,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但若人们将幸福视为转瞬即逝的,并受到一系列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时,就很有可能会削弱幸福对于自己人生的价值,从而为其他的人生目标,如生命的意义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等留出空间。因此,持有该种信念可以减少我们放弃其他只为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幸福的可能性。其次,当幸福没有实现时,相信幸福是稳定和可控的,会导致自责感增强。当幸福没有实现或失去时,脆弱信念反而能提供一些安慰,提高个人对于负面情绪的接受度。

“人生总是充满起起落落,我无法时时幸福,但我也不会永远失意。”



END



参考文献:

[1]吉木拉衣,李涛.年龄与幸福有关吗?——基于CGSS201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2020,36(03):105-111.
[2] Joshanloo, M.;  Park, Y. O.; Park, S. H., Optimism as the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gility of happiness beliefs and experienced happi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7, 106, 61-63.
[3] Wong, W.-l. L.; Yuen, C.-k. J., Associations between fragility of happiness belief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Chinese: Inconsistent mediation by valuing happiness. Current Psychology 2022, 42 (18), 15564-15574.


文章 | 罗   伊

插图 | 王嘉麟

编辑 | 王嘉麟

责编 | 孙浩令

审核 | 范   蕊


山大心理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用心理学提升生活满意度,山东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你一起向幸福出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