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们所经历和面临的事情越来越多,这种“双向性焦虑”越来越常见,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小怜”,也可能成为“小凡”。想要减少这种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先要全面地认识它。
其次,社会文化背景与价值观的缺失也是人们极易在这种情况中被焦虑传染的原因。焦虑与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现实来看,学业、就业、甚至学生工作的压力确实在迫使当代青年不得不走向“卷”的道路,“内卷”文化已经深深地渗透进了当代青年人的血液里。“内卷”所代表的这种过激的心理竞争机制会放大我们对于失败与落后的焦虑感,“小凡”的“凡尔赛行为”就是让“小怜”产生了由自我满足到自我不满的转变,从而产生了焦虑。罗洛·梅认为,当价值观丧失时,人们就会感到空虚,产生焦虑。而价值观丧失的一大表现就是最大限度地谋求利益,从众的心理现象大量出现。人们之所以会轻易地被别人的话语所影响,由自我满足转变为自我不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代人的价值观是不牢固的,甚至是缺失的,个人的价值观往往也是从众的。因为价值观的缺位,所以总是被外界的话语影响,总是轻易地改变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与自我的期待,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被迫改变中丧失了对于外部世界的信任,更加丧失了对于自我的信任,不再拥有建构自我存在方式的主体性,所以我们才总感到自己在被别人狠狠地“卷”。
如果你不幸地被身边人“凡尔赛”或是无心地在亲密的友人面前“凡尔赛”了,不妨试试这几个调整心态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难免碰到“凡尔赛”的现象,更加使人内耗的是熟人在自己面前“凡尔赛”。其实他们大多数时候并非有意,如何应对这种无意中被制造的焦虑,是我们减少内耗的重要关卡,同时也是一种自洽心态的训练。我们争取不做令人焦虑的“小凡”,但也应当允许“小凡”的出现,更要学会如何做一个别人“卷不到”的“小怜”。
END
文丨韦宇伦
图丨耿子涵
编辑丨耿子涵
责编丨孙浩令
审核丨范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