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满分回答是……

文摘   2025-01-27 20:00   山东  
大家小时候好像都问过父母“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你还记得父母们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吗?
“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充话费的时候送的。”
……
父母们哄骗孩子的回答千奇百怪,但一个共同点是:几乎所有父母面对孩子提出的这类问题时,都往往会因为有各种顾虑而无法正面回答。

随着社会整体对性教育的接受度逐渐提升,很多学校开设性教育课程,年轻一辈的我们终于不再“谈性色变”、遮遮掩掩,而是尊重科学事实,正视面对问题。但在我们觉得老一辈的观念太古板,决心彻底摒弃他们哄骗孩子的那套话术的同时,你可曾预想过,如果有一天,当我们也成为父母时,我们又该如何向孩子解释“孩子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这个问题?那些我们认为完全坦诚真实的回答又是否会对年幼的孩子造成“早熟”等负面影响?

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儿童对性的好奇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家长过早详细地告诉孩子,或是过度保护孩子而回避这类问题,都会对儿童身心发展不利。因此回答儿童关于性的问题是一项敏感而重要的任务,想要科学回答这类问题,大人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对应的解释方式:

幼儿阶段(0-5岁)
在这个阶段,小朋友可能会注意到自己和别人的身体差异,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为什么男孩和女孩看起来不一样?”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应当使用简单直接、适合他们年龄的语言,重在强调私人部位的私密性,告诉孩子私密处不能随便让别人碰,并解释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异,让孩子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不要因为问题的性质而制止他们提问,而是视情况冷静回答。


学龄阶段(6-12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可能会对性别角色和性别身份产生更多兴趣,他们可能会开始好奇生命的起源和生殖过程。大人在回答问题时应当简洁明了,根据年龄逐步提供基本的生殖知识,比如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生长,经过产道出生的,但避免给予过多或不适当的信息,同时也要强调尊重和隐私。


青少年期(13-18岁)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对于自己的身体、性别身份、性取向和性行为可能产生更强烈的好奇心,大人要提供更详细和深入的性教育,避免误导或错误的观念。大人们需要尽量使用准确而适当的性教育术语回答孩子的问题,避免用模糊或负面的词汇,确保向孩子提供准确、基于事实的信息,更要强调性关系需要建立在成年人之间的同意和尊重基础上,教育孩子了解什么是健康的性关系,强调负责任的性行为和避免风险行为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建立健康的性观念和态度。

尽管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性教育的方式会有很大区别,但有一点是所有家长不能忽视的,那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支持孩子好奇心的环境,让他们知道你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愿意去理解他们并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信息。想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就需要注意倾听,创造一个开放、包容、无压力的氛围,鼓励孩子分享他们的感受和问题,倾听他们的好奇心,而不是忽视或批评,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不必感到害羞或担心,随时向你提问。

当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家父母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对于性教育的看法和跟孩子讨论这类话题的承受能力也各不相同。但孩子的价值观来源于父母和家庭,父母给予孩子关于性的最初的教育是孩子最正确、可靠的信息来源,在性教育这个领域,父母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想要满分回答“我从哪里来”这类问题,需要父母们将性教育融入到家庭的价值观中,强调爱、尊重和责任,让孩子明白性是一个自然而美好的事物,但需要负责任和尊重他人。


文章|黄钰彤

插图|赵紫茉

编辑|赵紫茉

责编|孙浩令

审核|范   蕊

山大心理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用心理学提升生活满意度,山东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你一起向幸福出发!
 最新文章